“致知”一般是指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它是以获得可言说的、普遍的、规律性的显性知识为直接目的,教师“致知”的结果就是获得了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致行”是指对高质量教育实践活动的追求,它是以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技巧、获得一些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为直接目的,教师“致行”的结果是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获得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师范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进行科研但不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两种现象(问题)都说明了师范生和有关教师只停留在“致知”状态,而没有进入“致行”。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实践活动,任何围绕这种实践活动所开展的研究和学习,最终必须落实到实践活动本身,能够引起该实践活动相应的变化,这样开展的研究和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教师无论是在入职前的师范学习还是入职后的教学科研,他们的目标重心应该发生改变,即从“致知”走向“致行”。
首先申明一点,教师要走向“致行”,但并不是不要“致知”。“‘致行’并不是说,教育学要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或者说教育学可以直接导致教育实践的发生;而是说,教育学应该将知识的兴趣从追求纯粹知识和实践规范,转向探讨提升教育实践有效性的前提,包括实践者的内在品质、良好实践的特征及其条件。”本书多次强调教学机制作为一种实践行动,对它的研究主要是阐述行动本身的动因、条件和过程,而没有过多着墨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原因即是如此,但由此并不能否认教师具有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实际上,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经常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交互在一起。教师的实践中总是包含着某种理论,称为“实践的理论”。韦尼格尔认为,实践的理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以实践为对象的混沌的直观认识,即实践者未必意识到的然而内化了的教育观念、教育见解、教育规则。第二层次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由许多戒规、经验法则、口头禅、格言等所体现出的要求。这往往是实践工作者所实际采用的理论;第三层次是理论家的理论,它是可以明确言说的并得到了验证的科学理论。第一、第二层次的理论我们称为个人教育理论,第三层次的理论是公共教育理论,但无论是哪一层次,它们都体现了真正的教育实践是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并受教育理论的引导。由此,我们在强调“致行”的时候,前面必然有一个“致知”的过程,但最后的落脚点却是在“致行”。
教师“致行”的直观表现是教师能够直接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和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通过“致行”,教师在面对普通的教学现场时,能够从容应对,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从而使教学活动开展得自然而流畅。以其中的教学模式为例,乔尹斯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归纳出22种教学模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他认为师范生至少应该掌握其中的七八种模式。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掌握也有一个过程,最开始是模仿和借鉴,既有教育理论的直接移植,也有对其他教师的学习和借鉴;接着是整合多种教学模式,试图进行自己的发展和创新;最后达到超越各种教学模式的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既有相应的“章法”,又看不出固定的“套路”。(www.xing528.com)
总的来说,教师开始进行的实践很可能是“技术性实践”,它主要是按教育理论的要求,实践一些普遍的方法和技巧,进而达到一种非常熟练的程度。但教师“致行”的最后目标是“反思性实践”,它要求教师不断思考教学现场的意义,思考自己的行动所蕴含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动。这样,教师在运用某种教育理论时,总是努力使该理论与教学现场达到一种契合状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