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苏联卫星上天后,国际关系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的太空背景也随之产生巨变。此后30多年,太空被看作美苏冷战的领域之一,成为双方武装冲突的“替代品”。在“太空竞赛”背景下,两个超级大国为展示自己在太空领域的领导能力、技术能力和软实力,开始在各自集团开展太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了多个国家太空能力的发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西方国家中。而除苏联外的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太空能力并无多大起色。中国则依靠自己的力量在1970年发射首颗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俱乐部。当时的国际太空活动格局基本与地缘政治格局相近,也呈现出两极格局体系。
到冷战末期,尤其是冷战后,东西方政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太空活动的环境也随之而变:由两个超级大国支配的两极太空世界转变为多极化太空世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独立发射能力的国家数量增加。冷战时期,仅苏联、美国、中国等国家具有向太空发射卫星、航天器的能力,而现在能够独立研制运载火箭的国家/行为体已扩大到13个,即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日本、以色列、欧洲空间局、乌克兰、伊朗、朝鲜、韩国。其中欧洲空间局是由欧洲17个国家组成的联合体。此外,还有两个非国家实体,即美国的海上发射公司(海射,Sea Launch) 和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nternational Launch Services,ILS)具有卫星发射能力。这两个组织的运载火箭由具有相关能力国家提供,主要为有关国家提供商业轨道发射服务。目前,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国也在发展运载火箭[1]。不久的将来,具有独立发射能力的国家或行为体肯定会继续扩大(见图1-1)。
与此同时,还有15个行为体具有亚轨道发射能力。亚轨道发射能力是指依靠运载火箭把航天器发射上天,但航天器的高度达不到围绕地球旋转的轨道。这些行为体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伊拉克、意大利、利比亚、巴基斯坦、沙特、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
第二,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太空领域并拥有自己的航天器和卫星。到2009年,一共有50个行为体先后向太空发射过卫星[2]。这些卫星有的是依靠所属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有的则通过商业火箭入轨,即依靠相关国家或机构如中、俄和欧洲空间局发射卫星,或通过海上发射公司与国际发射服务公司这两个商业机构发射。这些卫星或航天器也分为三种情况:一国独立研制的;一国与他国开展国际合作而取得的,如巴西与中国合作研发了“资源一号”卫星;一国向商业公司购买的。商业公司如英国苏雷卫星技术有限公司(UK's Surrey Satellite Technology Ltd)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小卫星,方便一些无研制能力的国家购买。自1990年代以来,该公司已帮助7个国家(阿根廷、马来西亚、尼日利亚、葡萄牙、韩国、泰国、土耳其)研发了其本国的第一颗民用卫星。2009年又有几个国家进行了尝试。伊朗于2009年2月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成为最近一个具有独立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为了准备2014年把卫星发射升空,印度尼西亚成功地发射了首个国产运载火箭,尽管它还不具备轨道发射能力。朝鲜也在2009年发射了一颗“卫星”[3],2012年12月成功发射卫星。韩国在2009年也进行了一次部分成功的发射,因为卫星并没有进入预定轨道,2013年1月终于成功发射卫星。巴西也宣布将在2010年进行自己的运载火箭试验[4]。2009年世界共进行了78次发射[5]。
图1-1 具有独立发射能力和拥有卫星国家数量增长图(1955—2009)
资料来源:Space Security Index,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86. http://www.spacesecurity.org/SS2010.pdf.
根据美国国防部2011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太空运行的卫星和航天器大约1100颗[6]。其中通讯卫星约占66%,地球科学/气象卫星占5%,宇宙学/太空物理学卫星5%,地球观察/遥感卫星5%,军事侦察卫星6%,导航卫星7%,其他的卫星6%。在这些所有卫星中,美国大约占了一半,俄罗斯接近100颗,中国大约50颗[7]。
第三,太空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且遍及五大洲。美国是最早设立负责太空活动事宜机构的国家,早在1958年就设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战后,许多国家成立了自己的太空机构。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乌克兰和俄罗斯于1992年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太空机构。1990年代太空机构的增加被看成新地缘政治背景的一个直接结果[8]。截至2005年,全球共有民用太空机构36个,广泛分布于北美、南美、欧洲、亚洲、非洲(参见下表1-1)。从表中可以看出,太空行为体不只限于“北方”,“南方”的太空机构也有了可喜进展。可以预见,新太空机构肯定会继续增加。2005年5月,南非科学与技术部宣布将在2005年年底建立自己的太空机构南非国家太空署,但是,这一进展缓慢,直到2010年才正式组建。2009年12月,英国科学与革新部宣布英国将成立自己的太空机构,取代英国国家太空中心(British National Space Centre,BNSC),主管本国的太空政策与项目。目前,英国的太空政策与项目分别由该国一些政府部门和研究委员会控制。2011年4月,美国航天局(UKSA)正式成立,负责太空项目的研发。墨西哥政府也宣布组建国家太空机构,管理目前由多个政府部门实施的太空项目,2010年并正式组建自己的太空机构。2009年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Mikhail Myasnikovich)宣布该国计划组建国家太空机构[9]。
表1-1 2005年民用太空机构的地理分布
资料来源:Nicolas Peter,“The Changing Geopolitics of Space Activities”,Space Policy, Vol.22,2006,p.102.
第四,进行或宣布进行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的国家越来越多。目前,进入太空领域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向太空发射卫星,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展开深空探测。美国和欧洲空间局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并取得相当成果;日本、中国、印度先后发射了月球探测器;俄罗斯、美国宣布重返月球,准备在月球上建立基地[10];印度、韩国、德国等国家都公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或火星探测计划。
载人航天国家数量也逐渐扩大(见图1-2)。2003年中国首次进行了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继苏联(1961年)、美国(1962年)之后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其他一些国家也表示要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日本表示要研制出载人飞船,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并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欧空局也表示要进行载人探索月球、火星,不过没有确定时间表。2006年,印度宣布了自己的载人探月工程,在2008—2009年本国的无人探月工程成功后,也就是“月船一号”(Chandrayaan)进行绕月飞行后,宣布到2015年实现载人登月。2009年5月,来自英国、意大利、德国和丹麦的6名宇航员组成欧空局的宇航员“军团”,2009年9月进行培训,大约要等若干年后有机会进行太空飞行。加拿大太空署在首个宇航员进入太空25年后又挑选了两名新宇航员[11]。
图1-2 载人航天飞行(1961—2009)(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Space Security Index,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93.
[1] Space Security Index,Space Security2007,August2007,p.58.根据报道,伊朗于2008年2月和8月试射、发射了卫星运载火箭和卫星。
[2] Space Security Index,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84.根据美国2011年2月公布的数据表明,大约60个政府和公司进入太空,拥有1100个航天器。“National Security Space Strategy(NSSS)”,Unclassified Summary,January2011,p.2. http://www.defense.gov/home/features/2011/0111 _ nsss/docs/National Security Space Strategy Unclassified Summary _ Jan 2011.pdf.
[3] 不过外界对其发射卫星存在质疑,认为朝鲜进行的是导弹发射。
[4] 以上内容参见Space Security Index,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p.86-87。2010年12月13日,巴西成功发射了实验火箭,并成功回收了火箭有效部分。此前有过几次成功与失败的发射。
[5] 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87.
[6] “National Security Space Strategy(NSSS)”,Unclassified Summary,January2011,p.1.
[7] David Wright,“Space Debris”,Physics Today,October2007,p.35.
[8] Nicolas Peter,“The Changing Geopolitics of Space Activities”,Space Policy,Vol.22, 2006,p.102.
[9] Space Security Index,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87.
[10] 奥巴马政府宣布取消小布什政府的重返月球计划,载人探索的目的地改为火星。
[11] Space Security2010,September2010,pp.92-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