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看好英国1727年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准备将它译成法文,但调研发现该书内容已经过时。于是他决定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并邀请作家狄德罗主持此事。普鲁东不会料到,他的出版计划将把法国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狄德罗出生于法国朗格尔一个刀匠家庭,童年在教会学校学习,后到巴黎求学。虽然他的父亲只准许他学习法律或医学,但他的兴趣都奉献给了数学、语言学、哲学和文学。在普鲁东找到他之前,狄德罗长期过着潦倒的生活,不过也正是穷困让他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1745年,狄德罗开始了呕心沥血的编撰工作,倾注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在编书的同时,他还写了许多杰出的哲学著作,如《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等。由于这些作品宣传无神论思想,触怒了统治阶级,狄德罗被关了3个月。出狱后,他全力编纂《百科全书》,希望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革命。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他自己不仅亲自撰写了1000多条有关哲学、历史和应用科学的条目,而且还经常到工匠作坊去观察了解各种机器、工具的结构和性能,写出详细内容,并托人详细绘制成图像。
《百科全书》长长的合作名单中,还赫然罗列着这些人的名字: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布封、霍尔巴赫、马蒙代尔等。尽管忙于写《路易十四时代》和《道德论》,伏尔泰还是抽空给阿朗贝尔(《百科全书》的一个编辑)寄了几篇短文,说:“你随意安插在你正在堆砌的不朽大厦中,增减随便。我贡献出自己的沙石,希望能在墙角占一席之地。”
《百科全书》,这座启蒙时代的丰碑,镌刻着狄德罗和所有启蒙思想家的无限光辉和热诚,他们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此,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参加《百科全书》编写的人士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他们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称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恶都是缺乏教育和有害的制度造成的。他们认为,迷信、成见和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点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的精神。(www.xing528.com)
在狄德罗的领导和组织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部著作,针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批判。书中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百科全书》最终出版35卷。虽然这部巨著曾遭到多次禁毁,被教会称作“魔鬼的新巴别塔”,但启蒙思想家们顶住教会和政府的迫害与压力,最终将35卷书全部出齐,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顺应时代的产物,总是很受人们欢迎的。《百科全书》的出版,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米舍尔称赞狄德罗是替现代人盗火的“真正的普罗米修斯”。由于征订者众多,书价提高到每卷980里弗尔,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中产阶级几个月的生活费用!而每卷的印数也达到4000册之多,到1782年时已出版8次,可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狄德罗倾注一生的心血,将一个平常的业务拓展成一个吸引全民族、全欧洲注意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关链接】
《拉摩的侄儿》
狄德罗最伟大最有创见的一本书是《拉摩的侄儿》,歌德称它为“一个特殊者的代表作”。这本书完成于1761年,但是由于思想内容不易消化没有出版。直到狄德罗去世,这本书的一份手抄本才传到德国,继而引起轰动。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拉摩的侄儿是个统治阶级的帮闲,他低三下四,任人作践,但他又坦率耿直,无情地唾骂、鄙视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在他身上,才智与愚蠢,高雅与庸俗,疯狂与沉静,正确与错误,卑劣与磊落奇怪地融为一体。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众生的刻画和辛辣的评论不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而且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