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这是一首由布摩在庄重严肃的气氛下演唱的古歌,古歌歌颂布洛朵的创世功绩。歌中唱道:“很古的从前,布洛陀分天地。天和地分开,人和兽分居,人类和兽类,禽兽不同居。飞禽在树上,走兽在树林,人住在山洞。”后来,“砍树盖茅屋,铁器代石器,铁器当武器,虎豹才远离。畜禽关着喂,人才得安居。”柏玉芳、高凤英唱述,田兴开翻译整理。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卷),16开,2页,94行,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王明富)
长法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广南县壮族聚居区。壮语“长法”,意为“造天”。歌中唱道:“是谁造星星、月亮、太阳?‘埂奔’造星星,‘越吉’造月亮,‘额龙’造太阳。”罗宝芬唱述,王明富录音并翻译整理。32开,1页,22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分天地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该歌由布摩唱诵。歌中唱道:“远古天地相连,虎与人同坐,穿山甲抬不起尾巴,猴子仰不起脸面。布洛陀带人们分天地,分物种,分雌雄。称天轻天上浮,称地重地下沉,称雌的重雌的在下,称雄的轻雄的在上面。”反映了壮族阴阳交合化生万物的哲学思想。杨荣富、王良吉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4页,120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称天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广南县壮族聚居区。唱述远古时期,布洛陀带人们分天地,将天地万物过秤称。歌中唱道:“天连月亮做秤盘,河流做秤杆,山峰做秤砣,星星做秤花,弯月做秤钩。‘越兴’造星星,‘越季’造月亮,星再亮不如月,月明天不算亮,再造出太阳。称天有三万一,称地有七万二。”梁正华、沈龙坤唱述,王明富、陆廷山根据录音翻译整理。32开,3页,54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天狗造天地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天狗脚一蹬,蹬出三层天,天狗又再蹬,蹬出三层地。天有七个太阳,石头都晒化,那太阳是天火,牛角被火烧着,牛角才有刻印。”“兄妹商量射太阳,只留下一个,昼夜才分明。”李文惠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1页,22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布洛陀教降雨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该歌唱述:“远古大旱七年不下雨,布洛陀教人们牵狗来犁田,狗不应拉犁,牵狗来拉犁,天炸裂降下大雨,下九日九夜不停,洪峰奔天,人类遭淹没。”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2页,26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洪灾歌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该歌由布摩唱诵。歌中唱道:“轰隆一声响,坛大雨颗落地上。水碓尾喷洪水,水碓顺水淌。雷雨三天不停,霹雳五天在响。水从素弘坡淹起,布洛朵山露水上。……留一种不剩另一样,剩下阿兰藏葫芦,留下姑侄竹筏上。”此歌还唱述布洛朵劝导姑侄婚配传人烟的情景。陆开府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卷),16开,1页,47行,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王明富)
布洛陀教传物种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人类遭洪灾淹没,仅剩下姑侄俩,布洛陀劝导姑侄婚配,后来生下一块有生命的肉团。布洛陀叫姑侄拿刀来切成小块丢。丢在河中变成鱼,丢在田中变成稻,丢去下方变鹿,丢在高处变青蛙,丢在山中变野兽,丢在箐里变猴,人烟从那时兴起,人类才兴旺起来。”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8页,64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种葫芦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人类遭洪水淹天的大难,仅剩下姐妹俩,仙人叫姐妹俩种葫芦,葫芦有房子大,葫芦像囤箩,可拯救人类。”李文惠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1页,42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葫芦载人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洪水滔天,兄妹藏身葫芦得以生还的情景。歌中唱道:“若遇洪水淹天时,藏到葫芦里;你口渴想喝水时,拿锥子锥葫芦,等到喝饱水,又拿棉花塞。”李文惠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1页,12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兄妹传人烟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壮族先民对人种起源的解说。歌中唱道:“洪水淹天过后,人间仅剩下两兄妹。兄妹成家生下一块肉,像块磨石,兄拿刀剁成小块,丢在果树上的变成人,丢在姜棵的变侬景,丢在刺棵的变仆拉,丢在树尖的变摆依,丢在平地的变土僚,丢在篱笆的变沙人(壮族),丢在树桩的变苗家……汉人跷起脚在街上做生意,侬景占田头……”李文惠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2页,68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射太阳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远古天上有七个太阳,树木被烤干,仅剩下千针眼树,砍千针眼树做弓,扯葛藤做弦,射落太阳五个,留两个守天。一个白天出叫太阳,一个夜晚出叫月亮。夜晚兴男性,一夜串几方;白天兴女性,劳动在白天。天不会再热,气候多清凉。园边长椿树,树尖顶着天,人把椿尖掐;村边竹篷发,三天顶着天,天不容它长,将竹尖压弯,低头到今天。”米庆华、米映文唱述,王治能翻译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2页,42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郎再叫太阳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广南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早期天上有十二个太阳,被郎金用弓箭射落,天又变黑暗。天上没太阳,外出找不到路,入山箐回不来,叫谁去接回太阳,‘郎再’去接太阳。‘郎再’叫太阳重升,卯时太阳出,人们好晒谷。”罗宝芬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32开,2页,1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火种歌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广南县壮族聚居区。远古时,人们学会用火后,火种从何来?歌中唱道:“火种在‘崩毕’,火母在‘崩里’,竹筒和竹筒摩擦,午时太阳辣,中午太阳烫,拿火草来点,抓油草去包,火星起火燃。”梁正华、沈龙坤唱述,王明富、陆廷山翻译整理。32开,2页,1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故造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故”,意为“篇、章”;“造”意为“创造、兴起”。歌中唱道:“远古,正月火烧山,二月火烧坝,山上的树干死,坝里的树枯干,人们外出不识归家路。”“远古的时候,有水不兴有沟,有人不兴有社,有牛不兴有厩。”后来“狗尾藏稻谷种,人们取来栽种,有水才兴有沟,有牛才兴有厩,人们才兴有主有皇。”杨荣富、王良吉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29页,146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天地年月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唱述了天、地、年、月和四季的形成。歌中唱道:“年底树叶黄,开年树叶绿。天兴一年转,老年将走过,新年又转来……”王兴兰唱述,王治能翻译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2页,30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造哲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壮语“造哲”意为“创造时间”。歌中唱道:“远古天和地媾和,白天黑夜不分,人和虎同坐,猴在箐林起身不得,人要立膝走也不行。大神布洛陀,带领人们分天地,才看见蓝天白云,才兴分四季,一世为120岁,一轮60春秋,一年分12个月,1月有15天明、15天暗,一天分12个时段,历法由此而推算。”陆开府、陆远培口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10页,5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造时辰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述古人划分一天的时辰为:“寅时公鸡叫,卯时黎明,巳时早饭,酉时黄昏,戌时黑静……”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2页,12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造魂魄 壮族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彩虹媾和,三十股彩虹上升,一百二十条彩云升腾,才有风有阳光,才会有人的灵魂,才会有人做官,才开展祭祀活动。”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2页,12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鸡鸭认姊妹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反映壮族先民对物种起源的解释。歌中唱道:“鸡和鸭认姊妹,洪水来时鸭背鸡渡水,鸭肚冷不能孵蛋,鸡帮鸭孵蛋抱儿。”李文惠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1页,14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养鸡生蛋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壮族民间常用鸡蛋占卜,用红鸡蛋做吉祥物,故重视养鸡生蛋。歌中唱述养鸡、做鸡窝、鸡生蛋的过程。歌中反映壮族畜牧业及生产生活等民俗活动。田水英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38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www.xing528.com)
璋乓派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壮族聚居区。壮语“璋乓派”意为“种棉织布”。歌中唱述壮族先民种棉织布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发现棉种、种棉、收棉、纺线、织布、裁缝服饰等。卢世兰唱述,王明富整理。16开,12页,360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开街歌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广南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谁先开街市,何日赶花街。该歌唱述:“是谁来开街,哪个创集市?布洛陀开街,‘囊星’创市,创市在‘圩所’,‘皓干’买晌午,力大赶午街,酉天赶‘嘎那’,午日赶‘咱义’,寅日赶‘富畴’,卯日赶花街。”梁正华、沈龙坤唱述,王明富、陆廷山录音翻译整理。32开,2页,24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远古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远古,人们只知道摘果为食,不知会死,如同灭火不会留火种。到后期,有母皇‘乜弘’,有财产,母皇的两个儿子为争财产相互残杀,经过12次生死较量,让哥哥管天界,享用供品,让弟弟管凡间,在地方收取赋税。”杨荣富、王良吉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20页,9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干旱歌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道:“远古的时候,唱那干旱歌;天干七年后,大旱八年多,水不泼一滴,雨不落一颗。地裂深过腿,田缝宽过脚。”“先辈来商量,聚众祭者处,杀鸡鸭去供,祀者处下雨,求者处降雾。供三天无雨,祭五日无雾。满天出红光,大地火焰黄。地裂三丈五,田开五丈六。鱼死干在河,蛙死干在塘,蛇藏洞也枯,母出外晒死,屋内儿难活。”王友其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卷),16开,1页,66行,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王明富)
干旱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该歌由布摩唱诵。歌中唱道:“远古的人类,遭三年天旱无雨,八年干旱地枯裂,田裂口深过膝盖。树在山上枯,蛇藏洞里死,黄牛找不到草地。”后来,人们“下田拣枯蚌,拣蚌骨卜卦。马不兴犁田,拉马来架犁;狗不兴拖耙,叫狗来耙地;蛇不做藤索,拿蛇做绳索。天才霹雳炸,雨颗从天降。”杨荣富、王良吉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30页,14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汉弘与素弘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该歌由布摩演唱。歌中唱道:“从前这么讲,远古这样说,哥哥前娘生,弟弟后母儿。汉弘是弟弟,素弘是哥哥。哥不依弟弟,弟拿刀砍哥。”此歌叙述人们崇拜的两位大神,原是兄弟俩,哥为素弘,弟弟是汉弘,汉弘要谋杀素弘霸占财产,霸占生活地域;素弘上天造十二个太阳烤大地,撒魔虫使稻无收。经大神布洛陀调解,由素弘管天,汉弘管地。至今壮族的宗教祭祀活动还祭汉弘和素弘。侬正宽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卷),16开,6页,360行,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王明富)
单蒙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壮语“单”意为“驱赶、追杀”,“蒙”指“外族贼、匪”。歌谣反映了壮族早期部落战争的历史。歌中唱道:“汉人多了生贼,蒙人多了出匪。可知汉贼进我地,可知蒙贼入我城?皇儿卯日就下楼,说是去跟汉贼斗,去了九个月不见回;皇儿辰日离开家,说是去跟蒙贼战,去了一年多不见回……”杨荣富、王良吉唱述,何正廷、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壮族经诗译注》,16开,4页,118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明富)
岔赛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壮语“岔”意为“寻找”;“赛”意为“主、官、王”。歌中唱道:“古时兴有水不兴有沟,兴有地方不兴有官员,每天抽刀相对抗,每天抽刀相残杀,每天瞪眼相向……到了新一代,兴有水才兴有沟,兴有地方才兴有官员。官员互相说好话,才不拿刀相对抗,才不抽刀相残杀……”此歌叙述古代社会,矛盾日增,仇杀不断。人们为了得到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到处去寻找品格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来做统领。反映了民族首领产生的起因和经过。杨荣富、王良吉唱述,何正廷、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壮族经诗译注》,16开,28页,136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明富)
尚领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壮语“尚”指“交”;“领”意为“实物地租、赋税”。歌谣反映了壮族古代赋税产生的历史。歌中唱道:“大家在店铺中商量,咱们换班吃早餐,咱们轮班守路口……”“以往每天出兵厮杀,聚集赋税兴交谷子,现在已经停止兵戎相对,才兴把稻谷舂成白米。”杨荣富、王良吉唱述,何正廷、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壮族经诗译注》,16开,24页,120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明富)
故勐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壮语“故”意为“篇、章”;“勐”意为“村寨、地方、区域”。歌谣唱述了远古时期,壮族先民选择定居村落的基本条件,以12类村落田园作对比:“五张弓宽的田块不选,缺水产量低的不选,到处都长蝗虫的不选……”杨荣富、王良吉唱述,何正廷、王明富翻译整理。收入《壮族经诗译注》,16开,33页,162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明富)
母皇与父皇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唱述了母皇生儿,父皇不理睬,儿长大后到另一个部落做上门女婿。歌中唱道:“父皇扶妻子坐竹榻,婴儿落榻出阴门,三天用水淋,七天取水洗。三天能眨眼,七天能看人。有意找父帮洗,父皇不帮洗……”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3页,22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罕皇和祖皇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唱述了一段壮族氏族社会发展史。歌中讲的是:已经历三代的祖皇有两个妻子,前妻生罕皇,后妻又生新一代祖皇。日常生活中,祖皇遭虐待,逢餐罕皇先吃,祖皇吃剩饭,新衣给罕皇,破衣给祖皇。存有粮的仓分给罕皇,空仓分给祖皇。罕皇继承父皇所管的地界,祖皇不得继承父皇的皇位。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4页,32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罕皇与祖皇争战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壮族氏族社会的始祖罕皇与祖皇发生战争的史实。歌中唱道:“用大象皮做盾牌,砍栗树做棍,举起锋利的矛,拿着长把的大刀,追杀在田峒,激战不分输赢。”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5页,54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母皇重分财产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壮族早期社会,由于祖皇不得继承皇位,分得的财产没有罕皇的多,祖皇和罕皇发生战争。母皇又重分财产。歌中唱道:“我(母皇)要把财产分均匀。分有水口的稻田给祖皇,分平坝地给祖皇,手镯银饰分好银给祖皇,脸白嫩的奴仆分给祖皇,脸艳如桃花的姑娘分给祖皇……祖皇心慈不再与罕皇争……”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5页,54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母皇和祖皇谋杀罕皇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壮族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内部的争斗史实。歌中唱道:“母皇要喝地下泉,祖皇和罕皇同去挖,祖皇推罕皇落井底,谋杀罕皇霸管村寨……”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10页,7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罕皇上天施术降灾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壮族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内部斗争的史实。歌中唱道:“祖皇谋杀罕皇,罕皇升天变成大神,关天门,七年大干旱,稻田裂口深过膝盖;罕皇放虫吃稻秧,施瘟病在稻田,祖皇五年无收成。”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6页,42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祖皇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壮族原始社会时期,前娘生的罕皇和后娘生的祖皇,两人为争夺地盘发生战争的史实。结果,大神布洛陀叫祖皇在地上管理天下人间,收取赋税;罕皇在天上管天界,享受凡间祭祀的供品。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2页,26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灵魂的归宿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西畴县壮族聚居区。歌中唱述:“灵魂根源与罕皇有关,指定在罕皇那里。赎魂要用黄牛、水牛做供品。落水死、死于稻田,灵魂在罕皇那里;难产死、跌崖死,各种死亡,其灵魂都在罕皇那里。”歌谣反映了壮族先民对灵魂的解释。王安元、陆远培唱述,王明富翻译整理。16开,6页,48行,稿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王明富)
拷潭归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壮语“拷”意为“说、讲”;“潭”意为“砍”;“归”意为“芭蕉”。歌谣反映了早期壮族的一个族群,在战乱年代集体迁徙的历史。歌中唱道:“一半歇上寨,一半歇下寨,大家来约好,鸡叫就起身,哪样为路标?砍芭蕉为号。上寨是公鸡,下寨是母鸡。公鸡叫得早,上寨先出行;下寨走在后,路标芭蕉已长高。”“下寨人马追不上,定居在开化。”李文惠唱述,王昌发翻译,马永祥、陆仕华等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2页,64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砍芭蕉 壮族古歌。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壮族聚居区。歌谣反映了布傣先民部落联盟迁徙,出发前约定,鸡啼鸣出发,迁徙路上砍芭蕉为行进路标。其中一个部落养公鸡,一个部落养母鸡,公鸡叫得早,母鸡叫已天明,两部落前后出发时间相距甚远。后出发的看到路边被砍的芭蕉已长高,失去路标,就定居在今文山县境内,繁衍生息至今。王家福、余炳全、李朝德等唱述,王治能翻译整理。收入《文山壮族(布傣)史诗集》,16开,3页,90行,文山县民委、文化馆1982年编印。(王明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