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十进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

《中国十进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副主编同志:谢谢你寄给我两本《云南图书馆》季刊1985年3/4期,看过《中国十进分类法》新评后有几点意见,遵从你的意思把这几点意见写下寄给你发表。我们图书馆工作者有责任对于那些不应有的错误的图书分类法提出帮助改正错误的意见。我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对各家图书分类法提供参考意见的。

《中国十进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

副主编同志:

谢谢你寄给我两本《云南图书馆》季刊1985年3/4期,看过《中国十进分类法》新评后有几点意见,遵从你的意思把这几点意见写下寄给你发表。我所发表过的拙作大多是些评论性的文字,这一篇也是一样。我认为评论是推动学术向前发展的动力。因为评论既要指出一篇文章之具有时代精神,发掘其中前人或同时代人还没有看到的至论,提供同时代的人或后人参考; 也要指出其中的缺点和错误,俾作者知所改正,读者有所认识,起着加深问题看法的作用。能改正错误,能认识错误,在思想上,在观点上就前进了一步。这是好事,应当欢迎; 尤其是我们图书馆学界需要大量的评文把我们目前面貌加快改变过来。

我们经常看到报刊上发表对我们图书馆工作颇有微词。我们图书馆工作之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原因不止一端,但图书分类法没有编好,不能说不是主要原因之一。历观我国较著名的《人大法》、《中小型法》、《武大法》、《科图法》、《中图法》都存在不少的错误,有的今年改动,明年改动,而且大幅改动,影响了采用它的图书馆的工作,对这些图书馆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图书馆界不是大谈建立图书馆网、馆际借书吗? 图书馆网建立了没有? 馆际借书除了亲自从南到北各馆翻查卡片目录外,怎能知道这个馆、那个馆有所要借的书? 老实说,各大型图书馆没有编出书本目录,这个网怎能建立起来,馆际借书也不是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都是实际、具体的问题和怎样实践的问题。

编制书本目录吧,根据一部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的图书分类法,书库都不能整理好,又怎能编好书本目录? 即使编出了书本目录,也必然的不是这里出现错误,就是那里发生矛盾,不信吗? 请试试看。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都编不出书本目录不正是说明问题吗? 或者有人要问,为什么要编书本目录? 不编又为什么不可? 这样发问有不可明言之隐。要编出全馆藏书书本目录就得把全馆藏书整理好。整理好全馆藏书,的确是一项艰巨工作,但这个工作应该做,它不仅涉及图书馆网、馆际借书的问题,也涉及读者借书的问题,拒借率等问题。问题又回转来与编好图书分类法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编制图书分类法要考虑到图书馆一系列有关的问题,不是所想象那样简单的事。

实践已经证明新出版的几部图书分类法对所采用它们的图书馆造成了相当的损失。大家主张编制一部全国统一采用的图书分类法无异于对这些图书分类法的一个否定。然而作为国家图书分类法的《中图法》几年之间三次大改动,第三版又将作更大幅度的改动,想想这对那些采用它的图书馆造成的损失如何,可以意识到的。我认为编制图书分类法应有责任感,应对采用它的图书馆负责,尤其是要全国图书馆统一采用的《中图法》不能不郑重其事。我在评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摘要)建议第三版《中图法》编好出版后,“由北京图书馆首先改编其全部馆藏,印成书本目录,寄发全国”图书馆依照改编,较之只要它馆改编,更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使《中图法》臻于完善,切于实用。

对于我国新出版的图书分类法,我几乎都写有长篇评文,对于新出版的教科书式的,指导性的图书分类法论著如《图书分类学》、《图书分类》也都写有长篇的评文。我发表这些评文(有的还没有发表)意在促进这门学问健康发展,也是在尽自己应该尽的一得之愚,希望读者对于图书分类法有所认识也。还有一个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是和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同样站在最前列,我们出版的图书分类法,不应有损于国家光辉的形象。我们图书馆工作者有责任对于那些不应有的错误的图书分类法提出帮助改正错误的意见。我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对各家图书分类法提供参考意见的。

不可否认的,我所提供的意见未必就对。这就要求自己在提供意见之前,对所提意见的图书分类法作必要的认真的研究,言必有据。对是怎样对,错又是怎样错,总得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使其起着能改正错误的作用。我所发表的评文,每一篇都要求自己认真进行研究,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自然,我的知识极其有限,因此,我发表的评文也含有求知的意义的,我希望专家、读者们对我的不正确的意见提出批评或反驳,我都是欢迎的。通过他们的批评,纠正我的错误,我获得新的认识,我就前进了,怎么不欢迎? 他们的批评,其中如有我觉得需要解释或讨论的,我是愿意再撰文发表我的看法和他们共同商讨的。自己错了,就需承认; 不错,也得说出一个不错的道理。彼此互相攻错和改正错,就能把这门学问推向前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图书分类法必然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分类理论基础之上。新出版的《中、小型法》,在《说明》里说: “根据毛主席关于知识分类的指示说: ‘什么是知识? 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外还有什么知识呢? 没有了’。这应该是决定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的基础。”

很清楚根据毛主席的知识分类,只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门知识。“此外还有什么知识呢? 没有了。”这是多么肯定的断言。根据毛主席的知识分类,我们的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只能是: 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图书分类法是以图书为分类对象,那是自明的。图书中有一类是按图书写作的形式或体裁编写的综合性的类,不属以上三类,因此,单独成一大类,名之曰综合性类或总类。这样基本大类只能是四类,这就是我主张四分法的道理。

但是,《科图法》第一版说明: “分类法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体系结合图书的实际需要,把图书分类表组成五大部分”。《中图法》第一版编制说明: “关于知识的分类,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 “什么是知识? 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就是我们确定分类法基本结构的理论根据。据此,本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

《中小型法》、《武大法》、《科图法》、《中图法》都是五分法,但都说是根据毛主席的知识分类确立的。《人大法》是四分,但对四大类的序列只是说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对于四大类为什么这样序列并不理解。杰斯林科《论苏联图书分类法草案》也是四分,但对哲学的本意的理解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大类或基本序列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弄清楚。我所发表的有关这些图书分类的评文都围绕这一基本问题提出我的意见。也就是说我所写的评文都是从理论、学术、技术三方面进行写作的。比方,我说: 五分法在理论上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在学术上破坏了学术系统性,在技术上违反了图书分类法编制原则。现举《科图法》、《中图法》的分法为例来说明。

《科图法》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本类主要包括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以及毛主席亲密战友周总理,朱委员长的全部著作及其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入有关各类。

10 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论哲学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2 哲学史

《中图法》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各国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的译本或汇编本,如果编译有错误或被歪曲者,应通过目录组织区别开来。

以下A1/A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科学专著。

B 哲学

0 哲学理论

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

01 哲学基本问题

02 辩证唯物主义

03 历史唯物主义

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四分法、五分法都说是以毛主席的知识分类为依据的,毛主席的知识分类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都无异言。四分法和五分法不同的一点在于哲学。四分法的哲学,即毛主席说的哲学,五分法改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哲学。他们五分法把毛主席的哲学改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哲学符合毛主席说的哲学吗? 就是从常识方面来看也是不符合的。一和二是两个概念,怎能说同是一个概念?

《科图法》第一版说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把它作为第一部。”“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类的指示,‘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作为第二部。”《中图法》编制说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把它列作第二部类。”这就涉及了一个不可不认真考虑,不可不辩的党性原则的问题。首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在哲学之外另行设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哲学是否毛主席所说的哲学? 《科图法》、《中图法》编者们以及主张五分者或将有所说明也。

根据《科图法》、《中图法》哲学这一基本大类之下所列的类目来看,这个哲学是属于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意识形态的,和毛主席说的哲学没有共同点。毛主席在《实践论》说: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的唯物论必然不能说是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请大家检查一下《科图法》、《中图法》哲学这一基本大类之下是些什么类目? 能说毛主席说的哲学这些类目和《实践论》说的不矛盾吗?

毛主席说的哲学,无疑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说: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党的世界观。”又说: “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个哲学体系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斯大林说得很好。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只局限于探讨什么物质背后不存在的本体: 理念,绝对观念之类抽象的概念。马克思首先把哲学从天上搬到地上,同人类社会结合起来赋予哲学真正的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党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列为封建时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哲学的下位类,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

杰斯林科《论苏联图书分类法草案》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和资产阶级的哲学是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研究、批判和揭露的对象来介绍的”。她没有把旧哲学或哲学史列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大类之下作为被批判和揭露的对象固然破坏了学术系统性,但把它列在社会科学基本大类作为一个大类并没有丧失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的。三个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杰斯林科列为马克思主义的下级类目是正确的。把一类目的组成部分分散分入各类既破坏学术系统性,也违反了编类原则。

《科图法》、《中图法》编者们并不理解这些原则的重要意义,也看不到或不知道设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哲学两个基本大类是以毛主席的知识分类为依据的,不仅和毛主席的分类相抵触,而且是在否定毛主席的知识分类。他们这样编类一点也意识不到既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也破坏了学术系统性,违反了图书分类法编制原则,一版再版,坚持不改。这样编类甚至造成上下级类目互不相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基本大类上位类或母类是主义、思想,它的下位类或子类是著作。难道主义、思想与著作构成隶属关系吗? 什么谓之类?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不正是在说明编者们要么太不经心太草率了,要么学习太不够,编制图书分类法必要的知识还不够。两法出现那样多的错误证实了这样推测是有道理的。

写上评论五分法这一段,说明我是以负责的态度对于我国新出版的几部图书分类法从理论、学术、技术三方面进行评论的。那么,对于旧时代出版的图书分类,比方,《中国十进分类法》、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王云五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要不要也从这三方面评论或批判呢? 我认为也要,只是对这些图书分类法在理论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应该运用逻辑的观点,但也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批判。假使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批判,那就要看怎样结合运用,总之要实事求是。

像王云五对于图书分类法十大类的序列说是有“理论”根据的,他说: “世界先有宇宙,而后始有万物,故以‘一’代表哲学,以示万物之始之意。有了哲学思想而后始有宗教,故以‘二’代表宗教,盖宗教为哲学之一种定论也。原始时代先有宗教之信仰,然后社会能团结,故用‘三’代表社会科学。社会成立,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而言语渐趋于统一,故以‘四’代表语文学。有语文,然后能研究自然科学,故用‘五’代表自然科学。先有科学之理论,然后始能发生科学的应用,故用‘六’代表应用科学。人生必要的科学有了基础,生活始有秩序,而后始可以余力从事于艺术和文学,故用‘七’和‘八’代表艺术与文学。历史为人类一切成绩的总清账,故用‘九’代表历史。而于普通书籍,不能纳入九类之中者,则以‘○’字代表,成为总类,位于九类之首。”

我在拙稿图书分类法中“旧时代学术分类的批判”,指出: “这种毫无思想性的东西,怎能算作理论? 比方,‘有语文,然后能研究自然科学’,所以把自然科学排在语文学后面。那么,我们就问为什么不把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排在语文学后面,是不是研究这些科学不需要语文呢? 《刘国钧法》导言里说: ‘本表类目以论理的关系为主’。即是说; 他的大类体系是合乎逻辑的,也就是说他的分类法是逻辑的分类法。所谓逻辑分类法是说这个分类法大类之间有一种理论贯穿其中,使彼此间具有理论的相互关系,而类目的系属关系采用逻辑上的区别法……他在导言3类目次第(2)说: ‘哲学为学术之本源,《汉志》之诸子略也。故次于总部’。在第(3)‘宗教……以性质言,不同于哲学,爰取《隋志》道,佛自为一部之意,次宗教于哲学部之后’。他没有说明这样次第是根据什么逻辑关系。”

王云五的所谓“理论”毫无逻辑之可言。他的分类法的十大类就是《杜威法》的十大类。杜威对十大类的序次又是怎样说的呢? 他说:“图书起初分成九种特藏或类,第一类是哲学,第二类是宗教,等等。这些特藏都是独立处理……”这些类好像鸽子笼,“一本书排在哪一个鸽子笼无关紧要,但所有同一类或关于一类的图书必须排在同一笼里”。很清楚杜威的十大类是随意排的。从所引他的话来看,他是反对十大类根据什么论理序次的。我在《中国十进分类法》序言中批评他的“类目陈旧错列”,予以否定,又何来“特别是受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影响较深”呢? 和所说的“改革了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体系”,“与杜威《十进分类法》相比较,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能以近代的科学分类体系为基础,注意反映当时的新科学,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使人感到焕然一新”,“由此可见,本部分类法的体系是比较新的”,“能融合古今中外国书分类法的编制技术,注意到严密和实用”等这些评论不矛盾吗? “引进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科学体系”,“科学体系”与“类目陈旧错列”不也是矛盾的吗? 至于对《中国十进类法》的评价是不是正确是另一问题。

《中国十进分类法》的“指导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吗? 以前也有这样的评论,我说过这样评论不大合适,把它看得高了一点。从十大类的序次来看,不配说“是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假使是指整个体系说的,那就需要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什么谓之唯心主义?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都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哲学家就是依其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营垒的。凡断定说精神先于自然界存在的,……组成唯心主义的营垒。凡认为自然界是基本起源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派”(引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说: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宇宙精神’,‘意识’的体现,而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却与此相反,认为: 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形态,各现象由辩证法所判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发展规律,世界是按物质运动规律发展着,而并不需要什么‘宇宙精神’。”“唯心主义硬说,只有我们的意识才是真实存在着的物质世界,存在或自然界只是在我们的意识中,只是在我们的感觉、观念或概念中存在着。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却与此相反,认为:物质、自然界或存在,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着的客观现实、物质是第一性的现象,因为它是感觉,观念或意识的来源,而意识是第二性的现象,从生的现象,因为它是物质的反映,存在的反映,思维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而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同上)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告诉我们,不要简单地把唯心主义看成是“不成系统”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可知,唯心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我乐意看到具体事例证明《中国十进分类法》“的指导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这对于我的认识有帮助。“特别是在大类安排方面,完全受杜威《十进分类法》十大类的束缚”,是不是根据这点来说的,那么,我抨击它的“类目错列”又将作何解释? “以致号码分配很不合理。”还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要把它排在20世纪30年代结合当时学术范围立论,才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名言。“甚至有些类目还受当时的政治影响,例如,把国民党党义作为纪念特藏列于本分类法的首位‘001’,又把‘科学的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派别,和‘工团主义’‘无政府主义’并列。更有些类目是严重的错误,例如把‘布尔什维主义’(Bolshevism)译成‘赤化主义’,把工人阶级在旧社会的罢工斗争说成是‘闹工潮’,把祖国的领土台湾称为‘福摩萨’(Formosa),列入日本帝国主义的版图。这就充分表明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图书分类法,为国民党统治者服务”。

把这些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来评论,那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这些问题在《图书分类学》都提到,除了把“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一样”几个字删掉外,在《中国十进分类法》新评中,一字不改地重复了一遍。为了让读者对001党义特藏有全面的了解,在评《图书分类学》一文中,我把党义特藏全部类目以及318社会主义,354劳工劳动全部照抄了。在这里为了节省篇幅,只把需要写的类目写下,《中国十进分类法》在国内存留无几,但还有几部。就我所知在北京、上海还有别的地方也有我的分类法,是不容随意改动歪曲的。

001 党义特藏

001·1 孙中山

·17 孙中山政策及宣言

·171 对内 自由

·172 对外 平等(www.xing528.com)

·173 联俄

·174 容共

·175 农工

·176 国民大会

·177 废除不平等条约

“党义特藏”是根据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林伯渠、瞿秋白等同志都参加并共同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个划时代的事件编制的。毛主席几次都说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现引录三则如下:

中国共产党在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上说: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彻底实现而奋斗。”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种革命的三民主义,成了国共两党和各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新民主主义论·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

我问: 在1934年出版的《中国十进分类法》所编“党义特藏”为什么错? 既然一提再提: 在《图书分类学》说: “有些甚至非常错误。例如: 把国民党党义作为特藏部分列于本分类法的首位”。在《中国十进分类法》新评说: “甚至有些类目还受过当时的政治影响,例如,把国民党党义作为纪念特藏列于本分类法的首位001。”说“党义特藏”受了“当时的政治影响”,这说对了。我在《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答辩一”谈了为什么把“党义特藏”突出地排在分类法最前面的道理,现引录于此: “1934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初年。中国人民知道只有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才能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才能打败他们取得最后胜利。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就是建立这个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中国十进分类法》根据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设立国民党“党义特藏”这个专类,并把它列在分类法的最前面,是具有“指导性的文献”,“突出和宣传它的意义”,正如《评文》所指出的。这是它的编者当时对于反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一种看法,一种政治倾向。

请问: 这是怎样“错”? 而且是“非常错误”? 应该把它放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政局形势下实事求是地讲出一个所以“错”,“非常错误”的道理来。“为国民党统治者服务”,我问: 是指为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统治者服务呢? 还是指为蒋介石国民党统治者服务? 假使指的是前者,为什么是错误的,请说出一个道理来。假使指的是后者,那么,后者也主张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吗? 也请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下面把社会主义这一类的类目列出,在20世纪30年代这样编制,看是怎样“非常错误”?

318 社会主义

·1 理想社会主义

基督教社会主义

圣西门社会主义

福利(傅立叶)社会主义

·2 国家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见001·11

法西斯主义

·3 工团主义

基尔特主义

·4 无政府主义

·5 科学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7 共产主义 亦化主义

·9 世界大同

斯大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中说: “社会主义也不是不可分裂的整体,它也包含各种不同的派别”,“社会主义分成三个主要派别: 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怎样说呢? 是不是“非常错误? 为什么? 在旧时代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各种不同派别的通称怎么都不知道? 还好意思批评按照社会发展的进程来序列社会主义各派别是什么“非常错误”。

“把‘布尔什维主义’(Bolshevism)译成‘赤化主义’,“是严重的错误”吗? 怎么连“赤”字的意义都不知道! 共产党以赤为标帜,因此,有赤旗、赤都、赤俄、赤化等名称。李大钊1918年10月15日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就高呼“赤色旗到处翻飞”。1925年6月1日帝国主义喉舌《字林西报》发表社论攻击“五卅运动”是“过激派煽动”,“是布尔什维克的宣传”,骂我国人民反帝斗争是“赤化”。《响导周报》立即还击“赤化又有什么不好”? 只有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民族败类害怕赤化,否定赤化。

354 劳工 劳动

·01 理论 关系

·011 劳工自由

·015 劳工心理

·018 劳工论理 道德 劳工神圣

·8 劳资争议

·81 劳资问题

例: 生活问题,失业与无业,劳工保护等

·83 工潮 罢工

《中国十进分类法》新评把杜威《十进分类法》(应该是《杜威十进分类法》)和《中国十进分类法》的第一级、第二级类目全面作了对比,在举例中还涉及很细的细目,这都证明了对《中国十进分类法》作过深入的研究。不理解为什么在“工潮”前加了一个“闹”字,成为“闹工潮”? 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岂止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在反映一种企图,希望谈谈这样做是何用意? 不能说这是出于疏忽,或者说没有看清,否则为何说它“是严重的错误”?

台湾在明朝末年为荷兰人侵占,名“福摩萨”(Formosa)。清初郑成功把荷兰人逐走,郑成功死后,康熙派兵攻台湾,郑经孙克爽战败降清后属清版图。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战败马关议和,台湾让于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战败,1945年8月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举行受降仪式,台湾重入祖国版图。根据20世纪30年代地图编制史地类正如今天根据地图编制史地类一样,怎样“是严重的错误”?

关于附录方面,认为“一些著名图书分类法,大多在附表中设有“世界地区表”和“国际时代表”,而《中国十进分类法》却没有单独列出,而只附在“附录一形式细分表”里,同时类目十分简单,根本不够用。相反却连篇累牍地列出“中国历代帝王表”和“中国县名表”,既显得臃肿庞杂,而又不太实用”。

“世界地区表”有设立的必要吗? 编制历史类各国史的序列是世界地区表都不知道,难怪所编图书分类法出现那样多不应有的错误。编制“世界地区表”所反映的,不是重复,就是历史类编得不得其法。再“国际时代表”的设立,我认为是错误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史。每个国家历史时代: 古代、中古、近代、现代的划分各不相同,为什么要用公元476年为中世纪开始的一年? 476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年,以这一年为欧洲中世纪开始的一年是可以的,把这一年作为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中世纪开始的一年,道理何在? 什么谓之国际? 要《中国十进分类法》设立“国际时代表”又有何理由? 请说说吧。

至于“中国历代帝王表”和“中国县名表”两表的设立是为参考用的。这是由于经过分编实践有时要翻查某朝代为公元某年代,某县属某省感到有设立的需要。老实说,“中国历代帝王表”在今天我还在查用,例如查找历史事件年代,还需根据这个表查核。什么谓之臃肿? 什么谓之庞杂? 怎么对两表编制的体制都不知道而说出“臃肿庞杂”的外行话。既认为“臃肿庞杂”,你能删减整理使其不臃肿庞杂吗? 请试试吧!

《中国十进分类法》新评指出的那些所谓缺点或错误,我在《答辩一》都写有解答的意见,根据评者写给我的信来断定,大家是看过的,不理解为什么一面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对《中国十进分类法》”作过错误的批判,“今天有必要实事求是地重新评价”; 另一方面却坚持《图书分类学》对《中国十进分类法》所提的缺点或错误。既然坚持不改,又为什么不针对我的解答意见进行批评或反驳呢? 是因为没有看过《答辩一》吗? “答辩”是一个多么醒目的标题,评论或批判《中国十进分类法》必然要翻阅一下看看究竟答辩些什么? 答得对不对? 我想这是理所当然要看的。假使当时的确没有看,现在就请看看《答辩一》和这篇评文,想或有以告诸读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