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条,为我们研究该墓墓主人人种归属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结合中古时期中亚胡人通过丝绸之路在长安(或关中地区)与中原民族逐步交融的历史,我们以韩城宋墓为例做进一步分析。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来自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粟特地区的人表现得最为持久,交融也最为充分、深入,“就今所知,南北朝到唐朝时期,沿丝绸之路的于阗、楼兰、龟兹(库车)、高昌(吐鲁番)、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和长安、洛阳等许多城镇,都有粟特人的足迹。他们的后裔渐渐汉化,但不少人的外表还是深目高鼻”。某种程度上说,粟特入华实质上是一场移民运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最近的考古发现都已充分证明。陈海涛先生认为,“这些粟特人虽然主要是以商业活动为主,但可以想象,如此大量的粟特商人来到中原……其中大部分以后自然就留居于中原,这与单纯意义上的商业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从客观结果来考虑,也应将其看作是一场移民运动”。
粟特人一波一波、持久不断地入华,为中原腹地带来大量西亚、中亚的宗教、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地植入和影响着中古时期中国的文化。位于关中东部、同时也是粟特人继续北上太原、并州、幽州等粟特人聚居区重要路径上的韩城宋墓的发现,则又是给这一波移民运动增添了一例异常生动的文化交流的物证。由于历史原因,粟特人入华虽经安史之乱后逐渐减弱,但仍有证据表明,唐末、五代直至北宋时期,入华后的他们在汉化程度上愈来愈深入,这一点韩城宋墓表现得相当鲜明。(www.xing528.com)
需要指出的是,汉化过程是复杂的,因为粟特人迁入长安或关中的时间并非一致,入居时间上具有一种接续性的特征。“粟特人入居长安,同敦煌和六胡州的差别还在于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唐代来讲,并没有一个始终的界线,它上承北朝及隋,基本结束则一直持续到晚唐回鹘衰落之后,几乎伴随唐代之始终。这一特点,决定了长安粟特人在汉化进程中的不平衡性,也就是说当一些粟特人在一段时期的融合之后已经基本趋于汉化之时,另一些粟特人才开始进入长安,也才开始他们的汉化过程。”
参照20世纪初以来重要的粟特墓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从其独特的墓葬形制、葬俗(手中握钱)以及入华后的宗教转换上作一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