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东府与丝路文化:秦腔的形成

关中东府与丝路文化:秦腔的形成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即以韩城一地为例,说明陕西戏剧活动自唐宋以来兴盛已久,积淀深厚,亦有新的物证可逐步证实。由于韩城地理位置,与历史上河东地区、平阳府的紧邻关系,这一发展成果可以视作接受北宋汴京杂剧的深刻影响。“韩城境内戏楼达数百之多,一个小小的县城及其四关,竟有二十余个,这是韩城古建中的一个特点。……如今,绝大多数戏楼随同庙宇已不复存,仅遗存19个。”

关中东府与丝路文化:秦腔的形成

通过以上初步考述,盘乐宋墓杂剧壁画的表现力相当丰富而成形,同时在时代上也属于相对较早的重要新出土戏剧文物之一。本节即以韩城一地为例,说明陕西戏剧活动自唐宋以来兴盛已久,积淀深厚,亦有新的物证可逐步证实。

盘乐壁画上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发展所致,必然有一个渊源有自的继承、发展过程或者说独特的发展路线。由于韩城地理位置,与历史上河东地区、平阳府的紧邻关系,这一发展成果可以视作接受北宋汴京杂剧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韩城地处关中东部,是长安通往中国东北方向(宋金以后主要是连接大都等城市)等地的重要通道,不但在军事地理上极其重要(如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前文所举金兵入陕,都是从韩城的禹门口突破从而占据关中),而且是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衢大道,所谓“商路即戏路”,尤其在唐以后,关中优势不再时,这一孔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而它必然折射出唐、五代以来戏剧在关中腹地、京畿地区的积累。迄今,韩城地上已存宋元戏曲文物十分繁多,并且保留的古老戏剧形态韩城秧歌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据《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韩城法王(房寅)庙建成,清明街庙会,有八社倡优歌舞,错落有致。”法王庙为一宋代建筑,历代均有重修,至今还保存完好,《韩城市文物志》一书考证其实际建庙时间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原殿前东西两端,各有戏楼一座,两戏楼之间是一片长方形广场,为赛会期间耍神楼和看戏的场所”。

韩城北营金代戏楼

韩城法王庙乐楼

由此可知,法王庙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每年三次的庙会,明崇祯五年(1632)所立解经邦撰写的《敕封五岳法王行实碑记》中说:“每年清明庙会,闻名秦晋。八社(东庄、西庄、郭庄、井溢、上干谷、下干谷、柳枝、杨村)敲锣鼓、执旗帜、响火铳、闯神楼、唱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献盘以高为盛。”“韩城境内戏楼达数百之多,一个小小的县城及其四关,竟有二十余个,这是韩城古建中的一个特点。……如今,绝大多数戏楼随同庙宇已不复存,仅遗存19个。”其中可考定为金元时代戏台的五座即城关北街北营庙戏楼、昝村乡三圣庙戏楼、梁带村禹王庙戏楼、三清殿戏楼、玉皇后土庙戏楼等。

无疑,这些戏台都属于神庙剧场,因而其祭祀演出与报赛活动也互为一体,明张士佩撰韩城《城隍庙记》中有“邑民则殷于秋报赛,会于八月之念(廿),荐牺荐乐,分隅竞胜”。可见其繁盛,也反映了这种情况。(www.xing528.com)

而报赛的遗孓应为目前还活跃的韩城秧歌,据康保成先生考证认为“秧歌”与宋代文献中屡屡提到的戏剧活动“讶鼓”颇有联系,他认为:

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讶鼓”条:“王子淳初平熙河,教军士为讶鼓戏,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淳所制也……”按“男子、妇人、僧道、杂色,无所不有”,与秧歌舞队相合。王子淳制讶鼓之说肯定不可靠,但他使军士们模仿、表演这种舞队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而,康保成指出:“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从秧歌发展、演变成的戏曲剧种,在全国剧种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秧歌为百戏之源。故对其形式特征和渊源实有进一步总结、探讨的必要。”迄今依然流传不息的韩城秧歌也不例外雷达先生通过对韩城秧歌中“人物、角色和情节”以及“唱腔因素”等戏曲因素的历史演进分析,认为:

韩城秧歌的“四不像”,反映了由歌舞——说唱——戏曲融合发展的一个历史进程。“四不像”表演艺术的形成,标志着由歌舞、说唱正向“以歌舞演故事”过渡。也就是说,正向戏曲过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韩城秧歌是用歌舞演故事的一种初级形态。

这个看法是切合实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