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美国文明读本中的经典文献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美国文明读本中的经典文献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我今天有一个梦想。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美国文明读本中的经典文献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一九六三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你们是人为痛苦的长期受难者。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亚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克自拔。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www.xing528.com)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 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瞭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 译文选自《美国历史文献选集》,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5年。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1929-1968)就是那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事实上,金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个梦想,更是一场运动、一个年代以及一种精神。如今,他已被塑造成一位传奇人物。1986年,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被立法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许多道路、桥梁、街道以其名字命名;2011年,在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与杰斐逊纪念堂之间树起了马丁·路德·金纪念碑。

金出生在南部一个浓厚宗教传统的家庭,祖辈都是浸礼会牧师。可以说,传教与宗教生活是其家庭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上摩尔豪斯学院期间,金开始正式接触社会学哲学与宗教,包括新教自由主义。受当时校长本杰明·E·梅斯的社会正义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影响,金萌生了将来从事牧师的愿望。在柯罗泽神学院上学期间,金又大量阅读了古典神学与哲学思想,并最终对个人权利、社会福音以及甘地思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甘地身上,金不仅找到了一种抵抗与社会变革的策略性武器,而且找到一种生活方式,原因在于甘地的非暴力伦理原则与他作为基督的追随者的宗教信念完全一致。

1955年,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事件发生后,金被邀请发表维权演说。从此,金就被推上了民权领袖的地位。随后,金成立“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不久便发展成为南方社会变革的组织基地以及南方黑人自由奋斗的最重要的政治机器。通过“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种族平等协会”等组织,金的非暴力、直接行动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1963年8月28日,面对聚集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25万“进军华盛顿”的游行人群,金作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演说结束时,全场男女泣不成声”,它不仅深深打动了“美国人集体良知”、“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心灵”,而且还“将一次曲折的游行变成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最终,美国国会于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为非法。同年,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演说能有这样的震撼力,有几个因素。

一,“进军华盛顿”抗议活动为演说提供组织上与活动上的准备。活动由民权先锋A.菲利普·伦道夫于1962-63年冬天发起,当时针对的是黑人在经济与社会上的不公平,活动的副标题是“为了工作与自由”。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约有100个民权、劳工、宗教组织……同意支持运动”,包括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并最终形成联盟,将运动的“重心放在民权问题上”。导致这一改变的直接原因是肯尼迪政府在民权立法上的不积极。另外,各地的抗议活动,如:1963年4、5月份金领导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抗议活动以及随后“至少在186个城市出现的758次游行”,也进一步推动了这场运动的发展。

二,“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件”在思想与认识上为大众的接受提供了准备。该文是金写给伯明翰宗教领袖的公开信。共有八位宗教领袖指责金将非暴力带给了伯明翰。作为对谴责的回应,金提出基督教的信仰在本质上基于基督之爱;基督之寓意是希望与自由之寓意。金还大量使用圣经类比与暗喻,提出“民权问题首先是道德问题”,经济的不公源自社会的不公,而社会的不公又源自道德的不公,因而“经济的不公就是道德的不公”。金在信中将世俗问题与神圣宗教结合在一起,使广大公众认识到他不仅是位民权领袖而且还是位宗教精神领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金在全国的知名度。信中的思想基本上是“我有一个梦想”的前奏。

三,演说语言、结构优美。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赋予了演说以音乐般的旋律与优雅,再加上金当天激情的演绎以及观众的热情,演说的气势、感染力以及震撼力几乎无与伦比。首先,演说中包含有大量的比喻,包括明喻与暗喻。例如:一开始金就使用了“种族隔离的镣铐”、“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穷困的孤岛”等生动比喻。此类比喻几乎贯穿整篇演说,尤其是第四段中的“支票”比喻,更是将经济不公与社会不公、将黑人要求社会正义与经济正义的普遍诉求结合在一起。其次,金大量使用了首语重复式的排比,如:“一百年后,黑人……”、“现在是……时候”、“我们不要……”、“只要……我们就决不满足”、“回到……”、“我梦想有一天”、“让自由……响起来”等。此类句子结构的重复使用一方面强化了思想主题,将黑人所遭受的歧视与不公、黑人的诉求、期盼与梦想连在一起,构成了演说的主题框架,另一方面又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与表达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演说的艺术魅力。

四,演说融有多种不同的声音。首先,它重复着金以往布道与演说的辞令与主题,例如:“夏天”“秋天”“酒杯”的比喻、“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富裕中的贫困”、“现在是……时候”在“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件”中都出现过。有学者将这种重复称为“声音的融合”,其反复使用大大加强了金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的穿透力与影响力。其次,金援引了先辈的语言以及奠基性的立国文献,如: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一百年前”这一圣经词汇、《解放奴隶公告》、《宪法》、《独立宣言》这三大立国文献。这些援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金呼吁美国履行先辈最初的理念与承诺;另一方面,金旨在为黑人的“美国梦”提供神圣的保障,说明黑人的抗议既是正义的,又是符合“美国方式的”。除此之外,金还援引了《圣经旧约》中的语句,如“阿摩司书”第5章第24段(Amos 5:24)中的“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以及“以赛亚书”第40章第4、5段(Isaiah 40:4-5)中的“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世俗的赞美诗“美国”以及黑人灵歌。这些神圣与世俗声音的融合进一步强调了金的梦想与诉求的本质:黑人的梦想与白人的梦想、美国的梦想以及神圣的基督福音是一致的。

面对黑人在美国社会所遭遇的隔离、歧视、不公,金呼吁美国进行改革,履行先辈的理念与承诺。作为一种激进的抗议辞令,金在不少学者眼中是位“旧约先知”式的人物。先知由上帝“召唤”,旨在重续上帝与堕落的子民间的圣约,恢复圣约所要求的责任与美德。先知常出现在危难时刻,因而先知之音常有种紧迫感、威胁感。金在蒙哥马利事件后,临危受到“召唤”发表演说,之后组织领导民权运动,其演说中也常有种类似于先知之音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这种辞令方式常被看作是“黑人的哀诉”,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呼唤改革、传递希望、重振信心。

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车旅店遭暗杀身亡,年仅39岁。金一生追求非暴力,最终却成了暴力的牺牲品,这不免令人悲哀。值得庆幸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他的梦想与信念,人类为此会永远纪念他。

(张瑞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