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及法规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及法规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精选的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希望能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有益参考。2008年4月22日,西安某媒体以《8名大学生创业办公司西洽会上受到副省长肯定》为题报道说:23岁的大学生舒同学信心十足,他和其他7名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公司正式亮相了。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开公司仅仅9天就因资金短缺而宣布破产。舒同学前一年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此时,又一批大学生面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19天后,舒同学再次辞职,开始筹备自己创业。

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及法规

以下精选的大学创业失败案例,希望能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有益参考。

【创业失败案例1】大学生该凭什么创业?

创业经过:2008年,走出大学校门不到一年的西安大学生舒同学高调宣布开办公司,9天之后又高调宣布“破产”——这个不满23岁的大男孩在网络上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场炒作,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质问:“开公司不是过家家,你想开就开呀?”

2008年4月22日,西安某媒体以《8名大学生创业办公司西洽会上受到副省长肯定》为题报道说:23岁的大学生舒同学信心十足,他和其他7名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公司正式亮相了。在刚刚结束的第12届西洽会上,舒同学带着公司代理的环保防水手电,给副省长等领导做了现场演示,得到了肯定,引来媒体记者的关注。

几天之后,另一家媒体又报道:4月29日,舒同学一天没有吃饭,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学校、跑银行,但是没贷来款,“原因很简单,现在我没有房子、汽车做抵押,也没公司当担保”。困境中,舒同学作出决定,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公司“破产”。

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开公司仅仅9天就因资金短缺而宣布破产。5月5日,有记者联系舒同学时,他激动地说:“你不要来了,我正在写遗书呢。”记者火速赶到舒同学租赁的位于西安市南郊兰泰花园的一套民房,面带稚嫩的舒同学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响应国家政策,自主创业,为什么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却不帮我?我要从钟楼上跳下去,要唤醒大家对大学生创业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这套民房被布置成了办公室,客厅里摆放着会议桌椅,一间卧室挂上了经理室的门牌。西洽会上舒同学和副省长交谈的照片被放大,悬挂在客厅的墙上,开业时的10多个花篮还摆放在房间里,但花已凋零。

舒同学前一年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我完全符合当代优秀大学生的标准,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为人处世也不错。”舒同学说,“原来我非常自信,但是工作几个月后,我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不到一年,舒同学换了好几份工作。刚开始他托了亲戚的关系,去某区政府机关谋职,“我中午就走了,因为他们让我从最基层做起,做城管,成天去赶小商小贩,我一个大学生,做不出这种事”。仍然是托了亲戚的关系,舒同学又去了一所高校做辅导员。但他只做了5天,“负责学生报名、军训,很无聊,我又太认真,一个学生没回来,我一晚上没睡着”。后来,他去了一家装修公司拉业务,酷暑中天天到小区门口去发传单。第三个月还没到,一起去的人都走光了,舒同学也想到了辞职,“每一天我都很迷惘,这里不属于我,但我属于哪里?”11月,舒同学又从装修公司辞职。此时,又一批大学生面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舒同学家在农村,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那段时间,他不敢回去,不敢给亲戚打电话,怕人家说“你一个大学生,还不如没上过学的”。“年前我认为我好像活不下去了,工作不顺心,又没有钱。”他在家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郁闷的春节

第二年2月19日,他应女友的邀请去内蒙古做客,在火车上看到有人在销售一种不用电池的环保手电。舒同学如获至宝,回到西安后就跟厂家联系,希望代理这个产品。对方要到他的公司考察,他借了同学父亲的公司,被对方察觉后拒绝,在他再三恳求下,对方答应如果一次性进3万元的货,就授权他做地区总代理。

几乎与此同时,他应聘到西安一家有名的网络公司做网站设计。“从第八天起我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因为做这个太挣钱了。而且大公司有一个缺点就是小单子看不上,有一家公司想做一个网站,公司太忙说不做。我就跟他说给3000元就给他做。”19天后,舒同学再次辞职,开始筹备自己创业。当时,西安一家媒体报道:“他的提议得到了很多同学和朋友的支持,很快有人表示愿意和他合伙干,其中有的是今年将大学毕业的,有的还正在上大学。舒同学东拼西凑了4万多元,其他7人共拿出2万多元,8名大学生用7万多元租房、买设备,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结合自己的特长,公司主营域名注册、网站建设开发等项目,并取得了一种环保防水手电地区总代理的业务,开始了他们的尝试经营。”

他说那段时间是他毕业以后最充实快乐的。从网络公司辞了职,白天做网站设计,晚上就去摆小摊卖环保手电。“我不可能永远摆小摊,我也想成就一番事业,我认为只要努力将来会好的。即使努力了不成功,我也无怨无悔。”

在西洽会上,舒同学第一次用上了“陕西××科技有限公司”这个牌子。碰巧陕西省副省长前来视察,舒同学抓住机会向副省长演示了这种环保手电,被当地一家媒体作为配图刊发。

真正促使他注册公司的,是因为陕西某市一个政府网站项目招标,要求招标对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做这个网站可以得到较好回报,舒同学太想得到这个项目了,他去工商局咨询,出门时碰到有人在发宣传卡,说只要出1万元即可代办注册公司,想要注册多少资本都行。于是舒同学给了对方5000元,另外5000元约定注册成功以后再支付。几天以后对方的电话就打不通了,舒同学这才意识到遇到了骗子。

公司开业9天,舒同学用光7万元。舒同学说破产是必然。舒同学办公司用的7万多元中,除了有1000多元是他自己的积蓄外,其余都是借的。他给记者看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从今年3月以来借的每一笔钱。其中有不少还许以高利息,比如一笔2.5万元的款项许诺一个月以后要归还4万元。舒同学说,他现在之所以宣布“破产”,是因为借款人提前催款,而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借款人还搬走了他的传真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手机,要他拿钱去赎。

被逼债的舒同学跑到多家银行去贷款,但被拒绝,他认为这是体制的问题。创业失败,舒同学认为自己虽然也有问题,但“体制就没有问题吗?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却没有具体的措施”。他再次想到媒体,就像他宣布公司开张一样,他再次通知媒体说要宣布破产。他说他是想通过此举给政府施加压力,帮他解决资金问题。但只有一家媒体到场。

7万元,9天就都用光了吗?舒同学认为他没有赔钱,只是钱都投入到公司了。租办公室时,“所有的朋友都反对,认为设计网站只要有台电脑就可以了”。但舒同学还是把它租了下来,并花了2000多元买了原房客的一些工艺品,又花了不少钱添置会议桌、办公桌以及二手的传真机、打印机等一大堆办公用品。“开公司就得有个公司的样子吧。我也到过很多公司,都很长时间了,还不如我公司气派呢。”当时还有当地一家知名度不高的媒体的记者鼓动舒正义广告,仍然是所有的朋友都反对,但舒同学说:“觉得人家过来了,不好意思。我请他吃了肯德基,后来做了2000元的广告。”

舒同学有时还是清醒的,网上很多骂他的评论,说他是炒作:“开公司不是过家家,你想开就开呀?”他说:“我觉得他们说得非常对,在万事不具备的情况下,我居然把公司开起来了,破产也是必然的。”他承认有炒作的成分,但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创业失败案例1分析】舒同学的状态始终牵动着西安工程大学郭老师的心。因为上学时曾创办垃圾回收公司的郭老师在西安高校颇有名气,他深知大学生创业的不容易。他说,舒同学在校时曾担任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是个不错的学生,但没想到他这么快创业,又这么快失败,他太年轻,太理想化了。“舒同学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如何加强学生正确就业、正确创业的教育是高校的一个研究课题。很多学生都很崇拜成功的企业家,但只看到了他们的成功,却看不到他们成功的背后付出的种种艰苦的努力。”郭老师用了很多时间来开导舒同学。

舒同学的校友秦同学是个小有成就的创业者,毕业前就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但公司至今只有4个人。他很支持大学生创业,但他认为积累很重要,除了积累资金,还要积累经验、心智和社会资源。虽然创业需要政策扶持,但大学生不能把创业中碰到的问题都归咎于体制问题:“你总要有个详细周全的计划书吧,总要有市场分析吧,什么都没有,银行凭什么要贷款给你?风险投资为什么要投给你?”

从舒同学高调创业高调破产案例中,我们看到,舒同学大学时期是个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心的优秀学生干部,大学期间有自己的较多想法,或者我们称之为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毕业之后他干过多种工作,但是在各种工作中,他都认为现实和理想距离太大,不能实现他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所以他选择了创业。年轻人有理想有创业精神是好事,但是,舒同学和许多毕业后匆忙创业的学生一样,无论是内部心理上还是外部条件上都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内部心理上,他没有创业风险、创业艰辛的充分思想准备,心态浮躁;外部条件上,没有资金、项目、员工、市场资源准备。所以这样的创业者和公司内外都很脆弱。事实上,舒同学在创业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对公司缺乏认识(误认为“高端、大气、上档次”),银行不贷款,产品不适销,运作成本不会控制,还遭遇了低级骗子等一系列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和许多初次创业者一样,他们寄希望于政府。他们的心理是:“政府你既然鼓励我创业,那么你要给我政策、资金、项目全方位的支持,否则我就很失落很消极,甚至是抱怨不满。”其实每一个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自己冷静地思考一下,市场经济体制中早就有一句名言:不找市长找市场。如果政府要为一个创业的大学生解决这么多的问题,那要比安排一个大学生就业的成本高出多少?无论社会和国家如何提倡大学生创业,任何时候创业大学生都仅是毕业大军中的一部分人。没有做好准备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概率是相当大的。理智地讲,创业大学生创业前的内外部准备有一部分是应该由学校的教育来完善。各高校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宣传鼓励之外,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创业基础”等通识性创业教育之外,一定要给学生介绍创业风险和风险防范办法,储备必备的创业法律知识。比如,如何注册企业、任何选择企业形式、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如何订立经济合同劳动合同、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如何避免不正当竞争、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等等。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创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案例来源:朱丽亚,《一大学生高调开公司9天即告“破产”》,载于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2日第11版)

【创业失败案例2】大学生该如何创业?

创业经历:2006年从沈阳某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丁同学和崔同学,毕业后分别在化妆品公司和化工企业工作。2007年10月,两人双双辞职,感觉婚庆是个朝阳行业,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向家人借款12万元,联手开了一家婚庆公司。然而她们的事业却一直步履维艰,目前尚未收回投资成本,一年下来赔了8万元。

创业结果:收回成本遥遥无期。丁同学和崔同学都是外地人,在沈阳举目无亲。为了方便事业起步,她们选择以加盟的方式开店,光加盟费就花了4万元左右。2007年12月,她们做成第一笔婚礼庆典,虽然收了3000多元,但扣除各种费用,最后还赔钱。

丁同学和崔同学没有放弃,她们在努力用创意和服务赢得客户。沈阳有两位新人恋爱经历特别巧,他们幼儿园就是同学,高中时又在同一所学校,高考前凑巧坐前后桌,这样的缘分使两位新人走到了一起。丁同学和崔同学借用《向左走,向右走》电影主题为新人设计了一场舞台剧。婚礼的策划和布置令新人和亲朋好友特别满意。

此后,她们又陆续为20多对新人操办了婚礼庆典,每场价格在5000元至2万元不等。但核算过后发现利润极低。

现在,扣除各种费用,俩人每月能剩三四千元,但是相对当初投资的高额成本,这点收益杯水车薪,远远不能让她们安下心来。婚庆生意为什么不好做呢?面对提问,丁同学说,最主要的是店铺选址太偏僻,“蜗居”在公寓里,宣传又没有做好,现在知名度不够。其次,店铺规模档次“高不成、低不就”,而目前沈阳市有婚庆公司大大小小2000多家,大打价格战,她们没有价格优势。另外请司仪摄像师、租花车等,每次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再扣除场地费,赢利已经很少了。再加上公司推广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婚庆公司生意淡薄。

“反正感觉创业挺难的,有些累了,还不如给人打工挣死工资舒服。再坚持一年,如果还没有起色,我们会选择放弃。”丁同学最后说。

【创业失败案例2分析】创业仅有激情是不够的。选准行业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但并不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大学生创业要选择跟自己专业相关联的专业或者较熟悉的专业。有的行业是有商机,可是对不具备条件的创业人来说,那是人家的商机。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创业仅有激情是不够的。

(案例来源:张建芳,《一年赔8万元》,载于《沈阳晚报》2008年8月12日第32版)

【创业失败案例3】如何加盟创业?

服装公司的广告声称,“青青草是青青草创始人韩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金女士毕其一生的呕心力作”,“青青草为国际知名品牌,在韩国家喻户晓,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备受追捧”,“拥有18000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基地和4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已成功发展200多家专卖店及代理商,日营业额均在3000元以上”。而实际上,其广告内容大部分都是虚假的。“香港韩国青青草株式会社”是祝某自行在香港成立的。后来,他又在北京注册了北京青青百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韩国青青草株式会社”给北京青青百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在中国经营韩国品牌——青青草亲情服饰。祝某的公司没有服装厂,都是由其他工厂做,之后贴上“青青草服饰”标签。所谓“18000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基地和4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也只是租用了一个楼层,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个人在这里办公,而所谓“加盟店日营业额均在3000元以上”更是祝某自己杜撰,与实情严重不符。经过大量广告宣传,青青草亲情服饰很快在全国有了知名度,吸引了很多人加盟。据祝某归案后交代,其公司两年内一共与百余家代理、加盟商签订了合同,代理商、加盟店遍地开花,按店面的大小,收取每名加盟商1.8万元至9万元不等的费用,总计收取加盟费数额十分巨大。

部分加盟商、代理商是刚毕业的创业大学生,他们均是看到北京青青百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广告宣传后,才动心参与加盟、代理的。可他们在陆续交纳了加盟费、代理费、保证金等一系列各种费用后,换来的并不是日均营业额3000元以上的销售业绩。按加盟商的说法,青青百合公司实际送来的服装,与网上展示的图片相差甚远。这些衣服款式过时,且存在开线、褪色、没有扣子等质量问题,有的上衣甚至两只袖子都不一样长。而加盟商要求退货时,青青百合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推托。有的加盟商说,自己要的冬款一直没来,等了许久后却到了前一年的春秋款,而且这些服装价格高,款式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发展到最后,延期交货变成了基本上没有发货。

因此,绝大多数加盟商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重庆加盟商王某等人忍无可忍,到北京报案。2008年1月,警方在祝某的住处将其抓获。经审查后,崇文区检察院以虚假广告罪对祝章提起公诉。法院认为,北京青青百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诱使王某等20余人参与加盟、代理,收取代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共计200余万元,情节严重;总经理祝某作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已构成虚假广告罪,判处祝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创业失败案例3分析】刚毕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首先缺乏创业资金,所以很多人选择加盟方式经营,以较少的加盟费换取商业经营权。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缺乏资金一样缺乏经营经验,缺乏风险意识。此案中大学生创业者们就是过分轻率地相信他人而上当的典型案例。祝某是罪有应得了,可是创业者们的积极性也大受打击。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加盟小心被骗。

(案例来源:《登虚假广告 总经理获刑一年》,载于《法制晚报》2009年5月27日)

【创业失败案例4】创业途中遇“行规”

小夏和小梁的公司成立后,两个多月一晃就而过,而公司却滴“米”未进,他们心急如焚。“五一”节前夕,事情突然有了转机。一天,小夏接到湖北赤壁某外贸公司的传真,说需要一种布料,如符合要求,可以签下高达150多万的订货合同。几次的传真和电话联系后,对方约他节前去趟赤壁。小夏欣喜若狂——如果能做成这笔生意,起码能挣30多万元!

一路颠簸到了赤壁后,与小夏电话联系的副总到车站接他。这位副总50岁上下,看上去态度温和。小夏有点奇怪——那位副总不是开着公司的车,而是打车把他送到了宾馆。

根据他人传授的“行规”,签合同前要有所表示。小夏提出晚上请客,这顿饭花掉了他2000多元。吃饭的间歇,那个副总还把他偷偷叫出去,希望他再意思意思,买点烟做礼物。小夏爽快地答应了,买了800元左右的香烟送给对方副总们。第二天,小夏到那家外贸公司签合同。那家公司的办公场所看起来比较简陋,好在公司的手续、执照还齐全。他没多想,签好合同盖完章,约好“五一”过完便付30%的订金。

买不到直接回上海的车票,小夏只好先去了浙江金华。路上,多日辛苦的他睡得很沉。凌晨4点多,火车快到金华站,他才发现装在西装口袋里的钱包不翼而飞! 1000多元的现金和全部有效证件被偷。虽然出差一趟花了7000多元,又丢了1000多元,但想想这笔生意的利润,他心里还是喜滋滋的。

5月8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小夏给赤壁打电话,那头说“订金今天就打过来”。等到快下班时,银行里还没见钱进来。他再给赤壁挂电话,打到公司没人接,打那副总的手机,却说那号码已停机。“我当时马上有一种不祥的感觉。第二天上午和下午连着打电话,都没人接,感觉可能上当了,但还不死心。第三天再打电话,还是没人,才不得不接受现实——我们碰上了骗子!”事后小夏回忆说。

出发前,小夏的父母曾经告诫过,这可能是个骗局,但他们当时都没在意。“花那么多精力把我们骗去,就为了吃顿饭,拿点好处,世上竟然有这种事!”事后好几天,两位同学都没缓过神来。

【创业失败案例4分析】生意场上很复杂,如果没有很好的判断力和足够的经验以及风险防范手段,急功近利,盲目地轻信别人,很容易落入圈套、遭受损失 。而且,社会上的一些小骗子专门找没有社会经验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的大学生下手行骗。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急于创业成功,盲目轻信他人,累遭骗局。(www.xing528.com)

(案例来源:张志安,《失败之后才明白》,载于《创业家》2002年第11期)

【创业失败案例5】学生经理办起“城际包车”

创业经过:小杨是沈阳某高校大四学生,读的是物流专业。2009年,他了解到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城际包车业务前景不错,便决定与几个想创业的同学启动“假期大学生客运包车”行动,并选择了沈阳到大连这条线。2010年清明节刚过,小杨和同伴就在沈阳十几所高校做宣传,有500多名大学生乘客表示愿意乘坐他们组织的包车去大连。

为此,他到大连委托一位张姓朋友办理租车事务,还请当地高校的法律老师帮助审查包车协议。2010年4月20日,小杨与在大连从事客运的于某签协议租下7辆客车,按照约定,7辆车要在4月30日12时从大连发车,而400名预付部分车费(35元)的大学生乘客于当日16时30分在苏家屯高速入口和三台子高速入口处分别集合候车。

创业结果:包车误时乘客索赔。4月30日16时许,大学生乘客们陆续到齐了。然而,半小时后,到约定时间了,大家并没看到车的影子。这一等就是4个小时。据了解,大连发车晚了,有的车还被扣。等待期间,一些着急的学生要求退还预付票款;还有一些情绪激动的学生与小杨他们发生撕扯;还有学生觉得受骗了,拨打了110报警。

有一些准备到大连玩的学生已订下特价酒店并网上支付了房费。他们向小杨提出索赔200元至数百元不等。而“五一”过后,还有学生专门到小杨所在的学校讨说法,这让正处在写毕业论文关键时期的小杨难以招架。小杨说,他们确实给很多乘客制造了麻烦,但他和同学们也是受害者,为这事赔进去近两万元钱。

小杨认为,大连方面的于某应负主要责任,因其违背了协议中“按时接学生”的规定。小杨曾到大连协调解决此事,希望拿回部分款项,但于某不但不给,还说“压根没跟小杨签过协议”。原来那份协议书上面并没有小杨的名字,在甲方包车方一栏里写的是“张某”。也就是说,这份协议是小杨在大连的那位张姓朋友跟人家签的。

虽然小杨事先找人请教法律方面的问题,但却选择了一种“最不法律”的做法:大连包车公司的车辆有没有保险?有没有从事客运的资质……这些事情,小杨均未事前了解。小杨表示,已经没有钱和时间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件事。而且,由于协议并不是自己签的,张某能否配合自己把大连车主于某告上法庭还是未知数。

【创业失败案例5分析】据了解,在沈阳几所大学里,大学生租车出行市场比较诱人,是一块“大蛋糕”,值得开发。那么,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大学生小杨有没有创业热情?有没有创业思路?有!但是,小杨失败了,因为,他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技能。

其一:“异地营运”可能受罚

交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学校或学生在假期统一组织包车,客运票价没超出市场价,租赁的又是有营运证的合格车辆,这种行为是可以的。运营管理部门只负责查处车辆是否有营运证,至于学生个人组织的租车行为是否合理,要由其他部门进行界定。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城际包车车辆需要持有线路书,否则会受到“异地营运”的处罚。

其二:“如此包车”维权很难

咨询律师得知,小杨创业经历暴露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客运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行业管理制度,大学生又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常会深陷“泥潭”。大学生还缺乏应对突发状况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签订协议的不是小杨本人,维权很难。先懂行懂法后创业,这对一心创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很重要。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要创业,先学法。

(案例来源:《大学生创业先做“法律储备”》,载于《沈阳日报》2010年7月1日第A04版)

【创业失败案例6】如何经营代购淘宝?

创业经过:大学毕业的李某某曾经是某航空公司空姐,2010—2011年期间,李某某与褚某计划,由褚某提供韩国免税店账号,并负责在韩国结算货款,由李某某从韩国免税店买回化妆品,然后放到淘宝店上销售。李某某先后去韩国带化妆品达29次,其男友石某某达17次。两人以客带货方式入境,均未向海关申报。涉案的化妆品共计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上百万元。

创业结果:2012年9月3日,李某某因走私普通货物罪获刑11年。李某某上诉,2013年5月,北京高院二审将此案发回重审。本案发回重审后,海关重新认定,有实际货物部分偷逃税款约为8万元,改判李某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4万元。分别判处褚某、石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和2年4个月,并各处罚金2万元。

【创业失败案例6分析】“代购”不等于“违法”,有两种形式的代购是合法的:一种是本人从国外购买不超过一定价值和数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馈赠亲朋;另一种是专门的代购商家进行代购,但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税的。海关总署第54号公告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并且限自用、合理数量,海关予以免税放行,超出5000元需要向海关申报,应征收税款。如果存侥幸心理,为了逃税而代购是违法的。

随着网络技术普及,互联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大学毕业生由于资金缺乏,所以他们的创业多选择和自己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行业在淘宝网上进行创业。比如导游、空姐们的海外代购创业。各位同学,有想过代购有风险的问题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创业有风险,创业前先储备法律知识。

(案例来源:孙思娅,《离职空姐代购化妆品终审判3年》,载于《京华时报》2014年4月1日第014版)

【创业失败案例7】火锅店拍个黄瓜卖,被罚款1万元

创业经过:何记川锅演义火锅店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间小火锅店。火锅店在经营火锅料理的同时发现,拍黄瓜、青椒皮蛋等凉拌小菜很受顾客欢迎。所以自2017年5月1日起,火锅店顺便卖起了拍黄瓜等凉拌小菜。随后因有人举报,2017年5月21日火锅店被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后通知停止经营拍黄瓜等凉拌小菜,接受处理。该店自2017年5月1日至5月21日,经营了21天凉拌小菜,获利139元。

创业结果:接到举报材料后的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调查后对何记川锅演义火锅店作出了行政处罚1万元并没收139元违法所得的处罚决定。何记火锅店老板关门停业。

【创业失败案例7分析】为何火锅店只是卖个拍黄瓜就要罚款1万块?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此次调查是接到市民举报该火锅店超出许可范围销售凉菜。经实地调查,该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备注项目不包含从事凉菜加工销售,属于超过许可范围买卖。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中规定,没有取得许可就进行买卖,或者超过许可范围买卖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以没收违法所得。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第六十条规定:违法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表示,很多经营者以为只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卖任何东西,但其实不同食品对经营场所都有不同卫生条件要求,餐厅需要符合凉菜加工条件才可经营凉菜。代购有风险,卖个凉拌黄瓜也被罚款,同学有没有想过?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不是只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卖任何东西。

【创业失败案例8】网络“刷单”怎么做?

创业经过:古某大学毕业后曾在网吧从事网管工作,后来接触到“刷单”业务,因为很讲“信誉”,在圈内拥有不少粉丝。2014年年底,他在当地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随后他和李某等11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打着“青年创业”的幌子,收集掌握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商家信息,并联系提供“刷单”服务。古某为了躲避电商平台的查控,利用虚拟机登录商家的店铺,完成购买商品、付款、确认收货、写好评等全部网购流程,每单每条信息收费3元至5元不等。看似正常的网购行为,实际上,商家事先已将购物所需的资金提前支付给了古某,通过刷单资金又回到商家的账户,商家通过别的账号支付刷单服务费。

创业结果:不到一年,古某已非法获利近百万元。他的公司曾经为100多家电商提供过“刷单”服务,其中37家为固定客户。随后,安徽铜陵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抓获了这个利用网络刷单为客户提供虚假业绩牟利的犯罪团伙,现场查获作案电脑20余台、通信卡3000余张。2013年,“两高”发布的司法解释中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界定,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创业失败案例8分析】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及网购市场不断繁荣,交易量、信用评价、商品评价等在电商平台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们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由此网络“刷单”行为应运而生,大学生已经成为“刷客”的主力军。不少高校学生将此视作赚钱的一条“好路子”,只需轻点鼠标,就可足不出户赚钱了,并且认为自己走上了“创业之路”,殊不知“刷单”业务可能构成犯罪。

在“刷单”行为中,卖家通过“刷客”的作弊行为提高自己的信誉,造成商品热销的假象,造成虚假宣传,引诱其他消费者购买,使得消费者在无法了解真实情况下交易,卖家的商品可能远远低于买家的预期,商品与买家的付出完全不对等,消费者最基本的公平交易权无法保障。“刷客”已经成为卖家欺诈消费者的帮凶,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导致市场混乱,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非法经营罪。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却以此为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他们被抓获时,很多人一脸茫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他们甚至以为,自己所从事的是国家鼓励的大学生创业 。所以,创业者切莫因贪利试法而遗憾终身。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赚。

(案例来源:王磊、王海涵、包理文,《大学生“刷单”面临法律风险》,载于《中国青年报》2016年9月27日第06版)

【创业失败案例9】成都“第一研究生面馆”开张

创业经过:自古君子远庖厨。2010年12月24日,某市一所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声称自筹资金20万元,在成都著名景观——琴台故径边上开个“六味面馆”。6名研究生立下壮志雄心:5年后开20家连锁店。第一家店还未开张,6位股东已经把目光放到了5年之后。一说到今后的打算,他们6位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开分店啦!今年先把第一家店搞好,积累经验,再谈发展。“准备五年内在成都开20家连锁店,到时候跟肯德基、麦当劳较量较量。”

创业结果:情伤钱损,无人管理,草草收场。几个月后由于面馆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和经营欠佳的状况,投资人已准备公开转让。这家当初在成都号称“第一研究生面馆”的餐馆仅仅经营了4个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场。研究生面馆关门为什么?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来制造广告轰动效应,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预料。

【创业失败案例9分析】其一,几乎没有企业经营制度。群龙无首,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管理混乱。6位研究生称功课繁忙,店堂内经常无人管理。任何形式的企业设立、经营都离不开人、财、物,都需要有企业的管理运作制度,需要有指挥者和执行者。研究生们仅寄希望于“研究生”效应,而忽视企业创立经营的基本规律,注定这样的创业是失败的。

其二,附近商家反映:“味道不好,分量不足,吃不饱。”面馆所在街道非繁华商业市区。这里仍然反映了研究生们创业之始功课做得不到位。大学生初次创业一般要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相近的行业,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同时大学生初次创业要认真地做市场调查,理论终究要和实际结合,找好地理位置,做好产品定价。

通过本案例提醒初次创业者:“研究生”效应不能代替企业创立经营的基本规律。

(案例来源:《第一研究生面馆四个月就倒闭》,载于《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3月15日第06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