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油天然气资源概况: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研究

石油天然气资源概况: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研究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呈高度不均衡状态。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不丰富,资源总体质量不高,开采难度大,地理分布不均衡,供需平衡状况亦不容乐观。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659.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我国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位居世界第12位,剩余天然气可采量位居世界第15位。总体而言,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油气资源较为贫乏。

石油天然气资源概况: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研究

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呈高度不均衡状态。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不丰富,资源总体质量不高,开采难度大,地理分布不均衡,供需平衡状况亦不容乐观。

(一)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状况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BP)2012年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不同经济石油资源赋存量呈极不均衡的状态。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截至2011年底的探明石油储量为16 526亿桶(2343亿吨);非欧佩克国家石油储量有限,且主要集中在独联体国家,其石油探明储量约1269亿桶(172亿吨);其他非欧佩克国家截至2011年底探明储量总计约3294亿桶(487亿吨)。在全球现有的石油资源中,中东地区占可采储量的48.1%,其余依次为中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含俄罗斯)、非洲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9.7%、13.2%、8.5%、8.0%和2.5%。[89]

截至2011年底,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208.4万亿立方米。中东国家的储量为80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伊朗和卡塔尔的储量位居前两名,分别为33.1万亿立方米和25.0万亿立方米。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位居其次,其剩余探明储量为78.7万亿立方米。其中,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储量位居前两名,分别为44.6万亿立方米和24.3万亿立方米。上述两地区的总探明储量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76.2%。美洲地区的探明储量为18.4万亿立方米,其中美国为8.5万亿立方米,委内瑞拉为5.5万亿立方米,加拿大为2.0万亿立方米。非洲地区的剩余探明储量为14.5万亿立方米,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储量最高,分别为5.1万亿立方米和4.5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的探明储量为16.8万亿立方米,澳大利亚、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储量最多,分别为3.8万亿立方米、3.1万亿立方米和3.0万亿立方米。[90]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状况

1.资源赋存状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发现了500多个油田。[91]其中,主要的陆上油田包括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长庆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青海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和玉门油田;主要的含油海洋沉积盆地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92]

2011年,全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3.70亿吨,同比增长20.6%,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9次超过10亿吨的年份;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66亿吨,同比增长21.4%。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659.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956.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6%。全国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421.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5%;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710.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0%。[93]

概言之,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赋存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不丰富。我国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位居世界第12位,剩余天然气可采量位居世界第15位。[94]2011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和7.9%。[95]②资源总体质量不高,开采难度大。在我国已发现的油气田中,大多数品位较低,单位面积储量较小,埋藏较深,类型较为复杂。在剩余可采量中,优质资源严重不足,低渗或者特低渗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油气田超过一半,开采难度大。③地理分布不均。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以及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陆上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于中部区、西部区和东部区,近海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珠江口盆地和北部湾盆地;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近海的南海北部、东海及渤海海域。总体而言,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油气资源较为贫乏。[96]

2.资源供需状况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不容乐观,供需矛盾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消费量年均增长1347万吨,年均增幅为7%。2000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进一步加快,年均增长2150万吨,年均增幅为8.9%。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2011年,全球石油消费为8803.4万桶/日,我国内地的石油消费量达每天975.8万桶,若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石油消费量,则以1012.1万桶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此外,虽然我国石油产量有所提高,但产量远低于消费需求。[97]从1995到2010年,石油进口量增幅显著快于生产量,到2010年,石油进口量超过50%。[98](www.xing528.com)

2001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和消费量则呈快速递增趋势。2001年至2008年之间生产与消费水平基本可以持平。但根据2009年至2011年天然气年产量和消费量的数据比较,则发现存在天然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趋势。

表1 2001~2011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生产量

(续表)

说明:2001年至2011年石油产量数据来源于《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第9页;2001年至2009年天然气产量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土资源公报》第6页;2009年和2010年天然气产量数据来源于《2010年国土资源公报》第10页;2011年数据来源于《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第10页。关于2010年天然气生产量数据,《2010年国土资源公报》为944.8亿立方米,《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数据为942.19亿立方米,本书以后者为准。

表2 2001~2011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

(续表)

说明:2001年至2009年天然气消费量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土资源公报》第6页;2001年至2010年石油消费量主要数据来源于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第9页;2011年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石油天然气》第41页(其中介绍2011年天然气消费量达130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5%,依此推算2010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