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景点染法:小丘西小石潭记与北国寒乡记

静景点染法:小丘西小石潭记与北国寒乡记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静景点染法的文字例一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小潭静境,一经点染,便觉又活泼又绚烂。静景点染法的文字例二(甲)北国寒乡记(节译)瞿秋白《新俄国游记》二十一日早到长春车站,走出车站一看,已经箫然天地变色,确似严冬气象了。(二)试把耿济之译的《猎人日记》中点染静景一段文字抹去,改入别的动景,要改得与上文接连!

静景点染法:小丘西小石潭记与北国寒乡记

在天然妙景中,静静的欣赏间,忽听得狗打架的声音,不能说他煞风景;因为眼前的景物,过于单调,没有活动的东西,从中穿插,必定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描写自然界的文字,不插入一两种动物,或是一两件人间事实,必不能使写景文活动生色。这叫做静景的点染。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中第三段描写潭中游鱼,便是这个法子。

静景点染法的文字例一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泉,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文中第一段,是描写发见[4]小潭时的情景。先写一路从小丘走去,本不知小丘之西,还有一个极好的小潭;不料如鸣佩环的水声,忽然从竹林那边,送到耳鼓里来,无意得此,其乐可知。看他伐竹取道,十分敏疾,全被好奇心的逼迫而来。无意中得此小潭,已是乐极,而所得的小潭,水又十分清洌,寥寥数笔,写尽自己谪居后意外的快乐,及意外的奇遇。第二段,是描写小潭的景状。一笔中连用五个“为”字,写尽见潭后心花怒放的神情,虽是描写潭形,亦实是映出心理;言为心声,细细玩味才得。第三段,是描写潭中游鱼。小潭静境,一经点染,便觉又活泼又绚烂。写鱼往来自乐处,便是柳先生自写身世处,先生以己之乐,遂觉鱼亦甚乐,并觉鱼亦知人之乐而与人共乐,到此宠辱皆忘,再也想不到谪居之苦了。第四段,是先写小潭远景,次写小潭近景,末即从描写近景之笔中顺写出不可久居却不可不作记的缘故,笔墨轻灵之至。第五段,补记同游之人。一连记出游者有五人之多,益发反映出小潭的凄清而不可久居,初看似与上文无甚关系,细味却有映带之妙。

静景点染法的文字例二(www.xing528.com)

(甲)

北国寒乡记(节译) 瞿秋白《新俄国游记

二十一日早到长春车站,走出车站一看,已经箫然天地变色,确似严冬气象了。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飕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 “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天色阴沉沉的,竟有雪意。车站门外停着好几辆俄国式马车,马夫也有俄国人,头上已带着油腻不堪的皮帽,风吹他帽上丝丝的毛乱动,时时掩拂他的长眉毛,越显得那俄国式的面貌愁惨——

(乙)

菜园(节译) 耿济之《猎人日记》

我们走进菜园里去,老苹果树和覆盆子树中间夹栽着些圆棵绿色的白菜。“赫美丽”草旋螺似的绕着高大的蕊儿,栗色的树枝上系着干枯的豌豆。在土畦上,七零八乱地横着又大又扁的南瓜,横卧在地上黄瓜也黄澄澄地挂在尖锐的树叶底下。篱笆附近生着一些蔬菜果实之类。一处小小的鱼池放满着又红又黏的水,附近又有一口枯井,四面围着许多水溜鸭子,在这些水溜里忙忙地叫着,泅着水。狗摇着尾巴跑来跑去,蠢牛在那里懒洋洋地嚼着草,有时把尾巴摔在瘦背上——

文法练习

(一)作一篇《校园记》,文中要有点染静景的笔墨,可使《校园记》绚烂活跃!

(二)试把耿济之译的《猎人日记》中点染静景一段文字抹去,改入别的动景,要改得与上文接连!

写景文除上列三个要件外,还有两个要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