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思维:压力影响和血糖的关系

科学思维:压力影响和血糖的关系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和很多动物的身体中都有一些正常或者是理想的生理参数,例如身体的温度、体内的水分、血液中的糖分等,体内平衡正是将这些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种机制。血糖的正常范围是每100毫升的血里有70~100毫克的糖,血糖过低会引起晕眩、疲乏、软弱无力等症状。血糖过高就是糖尿病,会造成肾、眼睛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科学思维:压力影响和血糖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压力呢?让我先解释生理学中“体内平衡”这个概念。人和很多动物的身体中都有一些正常或者是理想的生理参数,例如身体的温度、体内的水分、血液中的糖分等,体内平衡正是将这些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种机制。以下,我先指出几个相关的基本概念。

首先,有些参数的正常范围比较小,例如,我们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上下不超过1摄氏度。有些参数的正常范围比较大,例如血糖的正常范围是每100毫升的血里含有70~100毫克的糖(刚吃过饭后,血糖增加到140毫克以内都是正常的)。诸位大概很难想象,其实我们身体里只有大约5升的血,所以总共只有5克的糖,差不多就是平常我们喝咖啡时一小包糖的分量。

其次,有些动物的某些参数是通过调整的机制,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有些动物的某些参数则会随着外在环境而适应改变。最明显的例子是,人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便是经由内在的调节维持在固定范围内。然而,许多爬虫类和鱼类的体温则是随着外界的温度而适应改变的。我们都知道,要维持固定的体温必须消耗较多的能量,反过来说,蛇能够一个星期进食一次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在体温的调节上有较大的空间。这正是“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的区别。不过,“温血”和“冷血”这两个词是通俗的用法,并不表示血液温度比较高或比较低。(www.xing528.com)

再者,这些调整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身体可能通过几个不同的动作来达到调整一个参数的目的。以人体的体温调节为例,当外面温度高的时候,我们会流汗,经由汗水的蒸发而降低体温;而外面温度低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流汗了。当外面温度高的时候,皮肤表面的汗毛会躺平,增加表面空气的流动,因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当外面温度低的时候,皮肤表面的汗毛会站起来,形成一层隔热的屏障,这也正是天冷的时候皮肤会起鸡皮疙瘩的原因,鸡皮疙瘩就是让皮肤表面的汗毛站起来的机制。当外面温度高的时候,微血管会扩张,比较多的血会流到皮肤表面,达到散热的目的;当外面温度较低的时候,微血管会收缩,让较少的血流到皮肤表面,以减少热的散失。因此,天冷时皮肤会变得苍白,手指和脚趾会麻痹没有知觉;当外面温度降低的时候,身体会发抖产生热量,当然也因此消耗了存在身体里的热量。

第二个例子是有关血糖的调节。血糖的正常范围是每100毫升的血里有70~100毫克的糖,血糖过低会引起晕眩、疲乏、软弱无力等症状。血糖过高就是糖尿病,会造成肾、眼睛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当身体里血糖过低时,胰腺会分泌一种激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会把存在肝脏里的糖原变成糖送到血液里,当身体里的血糖过高时,胰腺会分泌另外一种激素——胰岛素,把血糖转变成糖原存回肝脏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