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走一走”,文雅一点的表述就是“散步”。散步有利消化,这在古书中还真有记载,元人伊世珍在其《琅嬛记》中曾摘引宋无名氏《采兰杂志》中的话:“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摇动其身以消食也。”
我不是老人,更非古人,但我是很喜欢散步的,尤其是一个人的散步。
大学的时候,体重不到一百斤,属于怎么吃都不会胖的,所以散步绝对不是为了消食。那时喜欢散步,纯粹觉得这是件挺有情趣的事儿,如同夜间听雨、清晨看雪、午后喝茶般诗意浪漫。尤其是晚自习后,一个人在昏黄朦胧的灯光下,绕着操场漫无目的地一圈又一圈,身边不时有喘着气跑步的男青年,当然更多的是牵着手卿卿我我的校园恋人。渐渐地身边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我的思绪开始纷飞,一会儿变成了白衣翩翩的玉面书生花园中吟诵诗篇,一会儿变成了衣袂飘飘的飒爽侠客屋顶上腾挪跳闪……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还真不是一般的幼稚。但那种一个人散步的感觉还是很美好的,可以随便地想,随便地走,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没有压力,不带功利,并且遐想的都是很美好的画面。
大学毕业做了老师,从一个大校园走进了一个小校园,依然喜欢散步,但时间由晚上改到了中午。午饭后喜欢到操场绕着圈子走,虽然非常符合“饭后必散步”的古训,但主观上依然不是为了消食。我喜欢仰头看校园上空的一方蓝天,欣赏白云苍狗般的风云变幻;我喜欢闭眼嗅操场边上的白玉兰,向往兰心蕙质般的清雅脱俗。我喜欢站在那棵两百多年的古榕树下聆听风与叶的对话,我喜欢走到那株几十米长的使君子藤下仰望花与影的缠绵。但丰满的理想终究抵挡不住现实的骨感,风花雪月的浪漫还得让位于柴米油盐的平淡,渐渐地,我发现散步时脚在转圈,脑子却在想着怎样上课才会让学生更喜欢,怎样才能提高班级成绩,如何制服班上的那几个混世魔王……这时的散步,脑海里绝对不会再做年少轻狂翱翔太空畅游四方的白日梦。这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我知道那个做着千古文人侠客梦的青年终于和我渐行渐远。
再到后来,我竟然不去散步了。原因是做老师久了,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并且眼睛里绝对容不下一粒沙子。以这样的“患病”之身在操场散步,必然是边转圈边明察秋毫,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主动和老师问好的要教育、在操场上吃零食喝饮料的要制止、随手丢垃圾的要批评……碰上个别不服管教的,还要大费周章伤肝动肺的,原本惬意地散步变成了心灵沉重的负担。于是索性不去散步了,吃完饭回到办公室改改作业、看看网页、写写短文,颇有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逃避与无奈。
但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散步。一是身体原因,一向吃嘛嘛香的胃突然不舒服了,医生诊断后说,功能性消化不良,吃完饭后最好能走动二十来分钟。为了身体健康,我必须走出“小楼”,走到阳光里。二是工作原因,新学期我分管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环境卫生等工作,我需要走出“小楼”,走到学生中。两种因素使我逃无所逃遁无所遁。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知道,校园里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都将和我有关了,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原本惬意的散步将会随时被我的“职业病”打断。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于是,还没开始散步,焦虑和紧张就已无孔不入了。(www.xing528.com)
值得庆幸的是,臆想中的可怕场面并没有出现。当我在操场转圈时,虽然有孩子漠视而过但也有主动问好的,虽然有孩子边走边吃零食但都能在我指出时赶紧认错……看来现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慢慢地,校园更加干净整洁,学生更加文明有礼。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虽已深冬,但南国的树依然葱茏碧绿。我漫步在红色的跑道上,绿色的足球场在阳光下更加明艳。操场一隅的三角梅开得正艳,使君子的绿藤伸向了蓝天,迎面走来一个个文明懂礼的少年……
原来一切的逃避都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好的,没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生活应当像这散步一样,随心所至,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当止,不急不恼,漫不经意间欣赏了路边的风景,享受了冥想的瞬间。凡事过程要努力,结果要释然,人生经历的一切,都是馈赠,都是成全。
人到中年,一个人的散步,除了消食,更是为了静心,在静思中收获人生的从容与坦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