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中的那张照片-语文·生长

回忆中的那张照片-语文·生长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是下午,但在写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前仍是熙熙攘攘拍照的人群。在后面的时光里,当我寂寞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与自己相遇,让自己自在,让内心强大,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无论那张照片在不在手边,我现在仍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故乡古镇醇厚绵长的韵致在其中回荡。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总会想起那份乡愁。

回忆中的那张照片-语文·生长

我的书柜里放着几十本相册,许久没有翻阅,封面浮尘,内页泛黄,最美的记忆早已开始褪色,渐近于无;我的电脑里存着几百兆的照片,许久没有打开,再好的风景也已碎化为信息僵尸,无声无息。但不知为何,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在那张照片上,我背对着镜头伫立在宽阔而高耸的古城楼上,消瘦的身形孤独而立,几绺头发竖起,在风中凌乱地飞舞。照片的近景除了孑然而立的背影,还有青色的城砖,凹凸的女墙,宽阔而绵延的城墙。城墙一直向远方蜿蜒,蜿蜒在平坦宽阔的平原之上,似乎要奔向那远方的山峦。

这是我2002年暑期,在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的城墙上照的一张照片。刚刚工作的我,事业不顺,感情遇挫,在苦闷无聊的暑期,在百无聊赖中寻得一同学在山海关市上班,便投奔而去散散心。我觉得只有陪伴和倾诉才能给自己疗伤。但是在和同学说笑中把失意和抑郁都浸泡进北戴河的海水里之后,我还是郁郁寡欢。

我是在一个下午登上山海关的。虽是下午,但在写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前仍是熙熙攘攘拍照的人群。烦乱的心情受不了这聒噪,赶紧逃离这嘈杂的人群,一直往前,一直往前,超过了一个又一个游客,甚至把同学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前面再无最佳摄影点,只剩下青青的城砖,凹凸的女墙和宽敞得可以跑马的城墙顶。耳边再无嘈杂的人声,只有猎猎的风声。极目远眺,城墙下是一色青砖瓦的房屋,再远处是辽阔的燕赵大地,目力穷尽之处是暮色笼罩下的一抹远山如黛,山脉的上面是苍茫的天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句子不经使唤就跳了出来,不知为何,我在这静寂无人、高耸而宽阔的高台上突然泪流满面。

虽是暑期,但站在傍晚时分古城墙上的我却感到了丝丝凉意,于是紧抱双臂,静默而直立地凝望这天与云与山,还有辽阔的平原。在广袤的天地间,一下子觉得自己渺小得就如人世间的一粒微尘,沧海中的一颗粟米。近段时间我的世界充满了哀伤,原来是因为我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同井底之蛙,无法感受到天地之大。我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将“我认为我觉得”定为了世界对错的标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不再是《庄子》书中的句子,而是我在一个人独处时最真切的感悟。独处有什么不好呢?一个人能不能独处可以检验他有没有灵魂生活。当一个人有灵魂生活的时候,那点失意和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终于赶上来的同学,看到了静默伫立的我,他没有上前打扰,而是静静地按下了快门。

在后面的时光里,当我寂寞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在那张照片定格的时间里,我第一次明白了独处的意义,那就是冷静地面对自己,和自己对话,然后拥抱自己。

在此后的岁月里,每当遇到不顺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在那张照片定格的瞬间,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安静地欣赏自己,欣赏这个世界。

与自己相遇,让自己自在,让内心强大,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附学生作文: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倪隽(www.xing528.com)

那张照片藏在我相册的最深处,也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让我时时把它记起。

那张照片里的我年纪尚小,扎着两根细细的羊角小辫,身边环绕着年轻的爸爸妈妈。我们蹲下身,掬起故乡小溪里澄澈的溪水。我们的身后,是皖南古镇重重叠叠的白墙青瓦,檐角翘起精致古朴的纹路。那张照片是请摆摊拍照的人,用他那古旧的照相机拍的,洗出来后被母亲好好地收藏起来。

也许是照片里晚霞洒下动人光彩的缘故吧,我觉得那张照片里的自己分外光彩照人,故乡的山水分外清秀美丽。不过随后我们就在广州城里定居下来,许久没有回过故乡。不知为何,每当我看到各种自拍照中夸张的特效,或者夜晚珠江两岸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灯光,以及鳞次栉比闪闪发光的高楼大厦时,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因此,回故乡去寻那拍照的地方,便成了我的梦想。

去年寒假,父亲因有些事需回故乡处理,我顺便跟了去,想要寻访那记忆中照片拍摄的地方。我携着父亲写给我的一个模糊的地址和那张照片,踏上了寻找的路途。

然而,在触目都是小洋房高级公寓的如今的故乡,我再也没能找到照片中的故乡。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叹息地告诉我,那张照片里的正是她以前住的乌石镇,那条小溪也正是她当年洗衣裳的小溪。但是五年前那个镇子被开发商看中了,古镇的老建筑都被拆除了,只等明年开工建小洋楼了。

她领我到那已泥泞枯竭的小溪河床,看那遍布钢筋器械的故土残垣。我把那张照片在手里攥得紧紧的,记起当年那摄影师仿佛说过的话“这张照片一定要好好记住哟”。没想到一语成谶,不知道,当年他说这句话时眼里有没有掠过一丝忧伤和落寞?幸好还有这照片,不然,那美好的故乡是不是再也不会被想起?

无论那张照片在不在手边,我现在仍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故乡古镇醇厚绵长的韵致在其中回荡。后来我知道那大概就是一个被城市围困的人模糊的乡愁吧。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总会想起那份乡愁。

《节日里》写作缘起:

这是初三一次堂上限时写作的题目,学生的作文完成得不太理想,主要问题是材料雷同、内容陈旧、情感失真。后来找学生聊写作时的状态,很多孩子说他们记忆中的节日每年大致如此,没有什么新鲜的故事,更没有什么独特的感悟,于是他们只好重复陈旧的故事或者编造虚假的故事。每个节日都该是快乐的、丰富的、精彩的,学生对节日无感的背后不是他们缺少生活,而是不会凝视生活。我始终认为,对写作而言,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但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唯有凝视,才有可能观察和审视,才有可能有新发现。

我决定写写节日里在酒楼里看到的很寻常的一幕,想以此为例帮助学生澄清误区,重建他们对写作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