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密西西比河畔的榆树:美国榆树在蓝天中的迷人剪影

密西西比河畔的榆树:美国榆树在蓝天中的迷人剪影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很大,横跨密西西比河,有多座桥梁连接东西两个校区。从东桥头走到西桥头,然后往下走,可以一直走到密西西比河畔。河畔的树又多又密,从伊塔斯卡湖流出不久的密西西比河闪着镜光,和缓地在密林间撕开了一道宽宽的口子,蜿蜒向前,润泽两岸。但似乎又比中国的榆树更粗壮更高挑,有三四十米高。在密西西比河畔,我望着美国榆树在蓝天中如烟似岚的剪影陷入了冥想,那剪影里有着故乡的味道,有着水一样流淌雾一样缥缈的乡愁。

密西西比河畔的榆树:美国榆树在蓝天中的迷人剪影

虽然已是春天,但明尼苏达州还经常有大雪。不知道是不是寒冷的缘故,明州的天空蓝格外清透,就像结冰的苏必利尔湖的湖面。

住在明尼苏达大学的东校区,每天傍晚都要去校园散步。校园很大,横跨密西西比河,有多座桥梁连接东西两个校区。从东桥头走到西桥头,然后往下走,可以一直走到密西西比河畔。沿着河岸,慢慢地前行,耳边是涓涓的流水声,头顶是蓝水晶般的天空,映在蓝空中的是河畔各种树木或粗或细长短不一的枝条。我极喜欢这冬日的树,尤其以晴空为背景,近看真像在浅蓝色画布上的工笔画,远望又似烟岚般的中国水墨。

河畔的树又多又密,从伊塔斯卡湖流出不久的密西西比河闪着镜光,和缓地在密林间撕开了一道宽宽的口子,蜿蜒向前,润泽两岸。落光了叶子的树聚集在一起,就像密密麻麻脱光了衣服的人,很难看出不同,我能叫出名字的大概只有橡树、白桦、青杨几种。有一种树,看起来很眼熟的样子,树干高大,树皮呈灰黑色,纵裂成一块儿一块儿,像深色的鱼鳞,粗粗的枝干上的枝条细长错落,近看似乱麻一团,远望如凝烟几缕,这不是榆树吗?但似乎又比中国的榆树更粗壮更高挑,有三四十米高。实在好奇,忍不住问美国的朋友,他想了一下说:“应该是Ulmus Americana”。怕我不懂,他又用手机查了一下这个词,告诉我“就是美洲榆”。真的是榆树!我内心突然激动起来,看着眼前的美国榆树,竟然有异国遇故知之感。原来美国也有榆树,虽然是美洲榆,和中国榆树并不完全相同。

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的我一直以为榆树是属于中国的,并且还只能属于乡土的中国。我在古老的《诗经》里读到过关于榆树的苦涩民歌“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枢”也是榆树,是刺榆,“榆”是白榆。“山有枢,隰有榆”,是说刺榆长在高高的山坡上,白榆长在低湿之处。在我老家,印象中几乎没有人专门去栽种榆树的。榆树是贱生之木,只要有水分和泥土,榆钱儿飘到哪儿榆树就生长到哪儿。所以中国榆树大多生于荒芜处、背阴处,山坡、山谷、断崖绝壁,穷乡僻壤都可常见榆木。它一旦活下来了,就把根深深地往下扎,牢牢吸附住大地,不管干旱、贫瘠,无论严寒、酷暑。无意地出生,坚韧地生长,这多像古老中国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榆树太普通,普通得甚至有些卑微,以至于在唐诗宋词很少能读到写榆树的诗句。是啊,文人墨客哪里会用精心雕琢的清辞丽句来修饰这卑微的树呢?

写榆钱儿的诗句倒是不少,毕竟莼鲈盐豉的诱惑对谁都是一样的,不过文人之吃更多是为了一份新鲜与雅致,而百姓更多是为了活命。“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这样的事我小时候也干过,榆钱儿那嫩生生香喷喷的无法形容的清甜仍是永难忘怀的味蕾记忆。旧时的农民要靠榆树活命,吃完榆钱儿,鲜嫩的榆叶已长出,随便采掇一把丢进锅里就是饱腹的野菜。在青黄不接之际,榆树从开春一直到初夏,都可提供这难得的美味。榆叶吃完了,还可吃榆树皮。《尔雅》中有言:“榆皮,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在饥荒之年,榆树不仅奉献出自己的种子、叶子,最后甚至奉献出自己粗粝的皮,用生命去救助劳苦的大众。在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生命轨迹中,榆树多次成为饥民果腹的“粮食”。中国人的“榆树情结”很大程度是源于民族的苦难历程。榆树不仅能提供食物,它周身都是可用之材。榆木密实有韧劲,纹理细腻,宁弯不断,是做家具的好材料,俗话说的老榆木疙瘩就是形容榆木坚硬不烂的。榆树在喧嚣的世界里很容易被人漠视,但它自己依然冬夏不息地站立在有人的院落村口和无人的孤峰低谷,长出自己的固执性情,正如它卑微顽愚的名字“榆”。(www.xing528.com)

我问美国的朋友:“你吃过榆钱儿吗?”他一脸懵懂地看着我,他可能连榆钱儿是何物都不懂。还有,美国榆树的榆钱儿能吃吗?我不知道,我也没再问下去,也许在美国人眼里榆树就是一种极普通的树,随意地生长在路边河畔,不声不息。对中国人则不同,榆树曾是救命之粮,有村落的地方必有榆,它是我们的家树,代表着家园,代表着我们苦难的民族。

在密西西比河畔,我望着美国榆树在蓝天中如烟似岚的剪影陷入了冥想,那剪影里有着故乡的味道,有着水一样流淌雾一样缥缈的乡愁

《诗经》里的歌声又从东方的远古传来:“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我提笔写下了这些文字——给故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