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挖掘课文素材的方法指引及建议

挖掘课文素材的方法指引及建议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深入思考,明确课文素材运用技巧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课文素材的魅力,也总结出了挖掘课文素材的方法。建议同学们梳理教材,建立教材“分类资料库”。

挖掘课文素材的方法指引及建议

(一)阅读优秀习作,初步感受课文素材的魅力

师: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历,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篇同龄人在课堂上用十八分钟写成的文章《三读〈背影〉》。

(生阅读《三读〈背影〉》)

师:这篇文章不见得有多么优秀,但起码是一篇文从字顺、中心明确、情感真挚的作文。看完此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觉得《三读〈背影〉》这篇作文,构思独特,很善于利用学过的课文,并且将课文素材和自己的生活巧妙结合起来。

师:说得很好。就是这么一则选自课文《背影》的不起眼的材料,也可以成为打造优秀作文的零部件。古人说得好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说,“材不在奇,切题为妙,料不在多,精当就好”(此句板书,加深学生印象和理解)。

(二)阅读考场佳作,发现作文素材挖掘技巧

师:我们已感受到熟悉的课文内容竟然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那么,在写作文时,应该怎样去挖掘和运用语文课本中的素材呢?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些考场佳作,看看能否有一些心得与发现?

(学生阅读老师提供的考场佳作,发现优秀作文素材挖掘技巧)

师:同学们看完这些考场佳作,有没有一些发现?

生:我有三点感受。第一,这些考场作文开篇直接切题;第二,都通过引用古诗词和使用修辞,增添了文采;第三,都联系了语文课本内容,并且是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

师:这位同学谈了三点感受,后两点说得很好。第一点切题,大家看的作文确实很多篇都开篇切题,但老师提供的有些是作文片段,很难看出是否切题。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些作文在素材挖掘方面,是怎样使用语文课本中的材料呢?

生:首先是这些考生对课文非常熟悉,用的时候,不只是用一篇课文的素材,而是将几篇课文的材料综合起来使用。并且用的时候会变通,使材料和作文题十分切合。比如第一则材料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李清照的《武陵春》本来和“创意”没有关系,但该考生稍一变通,就和“创意”这一意旨十分切合。

师:确实如此。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则材料是如何使用课本中的素材的?

生:直接引用课本中的语句。

师:那第二则材料呢?

生:化用。

师:这两则材料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规律性的东西?

生:我们可以引用或化用语文课文中的诗词名句和其他优美的语句。

师:很好。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引用、化用课文中优美的语词文句,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但同学们务必注意,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语词文句时,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务必根据文章主题的表达或展开思路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引用和化用,否则便是无效的表达。

师:《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是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当年的作文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位考生是如何挖掘使用课文《愚公移山》的素材呢?

生:我一开始还在想这是不是一篇优秀作文,听老师您这样说,我就确定这是优秀作文。(听课老师和同学笑)文章对课文素材用得好,好在不是照搬原文,而是紧扣他要论述的观点,做到了材料为文章意旨服务。

师:是的,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借用课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演绎新编,但千万不能照搬原文,而是在吻合原文人物言行、性格及语言风格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或把故事拼接于现实生活,或挪移教材内容重点,或放大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细节,或合乎事理发展地节外生枝,引入原文没有的人物,或变换叙述角度,编写出新的情节,或者表达出与原文不同的新的旨意等。再往下看,《告别——一种胆魄》这篇中考满分作文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和发现呢?我们重点关注文章素材使用的问题。(www.xing528.com)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师:李学思同学注意到了材料顺序的安排。《告别—— 一种胆魄》一开篇就从自然界的现象引出了一个观点:告别是一种胆魄,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是空发议论吗?

生:不是,是通过举例子来证明的。

师:首先举了什么例子?

生:诸葛亮告别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统一天下这艰苦卓绝的事业中。

师:事例来自哪里?

生:课文《隆中对》。

师:然后又举了什么例子?

生:陶渊明告别权贵,摒弃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事例。

师:事例来自哪里?

生:课文《饮酒》诗。

师:还举了谁的例子?来自哪里?

生:鲁迅告别医学,走上了文学这条无止境之路的事例。来自课文《藤野先生》。

师:这篇文章先摆出自然界中的种种告别现象,然后归纳出结论;接着又列举了语文课本中三个有关告别的故事,作者顺水推舟地得出结论:告别是一种胆魄。全文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论理清楚,修辞恰当,语言有内涵。所以,我们可以引用课文相关的文段和典型事例作为作文的论据,丰富作文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贴切和恰当,紧扣文章主题并与之相呼应才能为你的作文锦上添花。

师:我们将大家的感受和发现,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在使用课文素材的时候,可以化用课文语词文句——文采飞扬;可以借用课文人物情节——演绎新编;还可以举用课文典型事例——充实内容。

(三)深入思考,明确课文素材运用技巧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课文素材的魅力,也总结出了挖掘课文素材的方法。那么写作素材挖掘出来了,但怎样运用才能把课文素材运用得新颖、独特和巧妙呢?

(生讨论思考。)

生:我们在写作文时,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篇课文,而是要综合使用不同的课文素材。比如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伟大的悲剧》《真正的英雄》《再塑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主人公都是敢于战胜挫折的英雄,如果作文话题是“挫折”,我们就可以选择其中2—3则材料来作为论据。

师:说得很好,有理有据。建议同学们梳理教材,建立教材“分类资料库”。考试时,我们首先根据作文题目的中心话题调出“分类资料库”中可以运用的材料;其次,根据自己所选择文体来组合这些材料;再次,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资料,引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与之相似的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运用到作文之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技法总结为:分类梳理,一题多材(此句板书)。

生:我们应该做一个写作上的有心人,其实一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么这则材料将变为两则、三则、四则,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一个素材,只要深入挖掘,是可以用来论证多个主题的。我们在运用课文素材时要善于依照主题转变方向。

师:的确,如何把有限的材料变为无限的资源,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论题。我们一定要学会变“一材”为“多材”。比如我们学过《隆中对》后,就可以将这则材料变为三则:从诸葛亮的角度,那就是他具有雄才大略,敢于在危难之中受任,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帮助刘备成就了大业,可见人才的重要性。这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一点。从刘备的角度看,正因为有了他的三顾茅庐,才使他如鱼得水,可见礼贤下士的重要性。从徐庶的角度看,他能相信诸葛亮有管仲乐毅之才,并将之举荐给刘备,才使诸葛亮得以施展抱负,刘备得以成就霸业,可见慧眼识才,举荐人才的重要性。其实,要做到“一材多用”是有诀窍的:首先,使材料“活”起来,变“一材”为“多材”。这就要求大家面对同一则材料,运用多角度思考的方法,举一反三。其次,使用材料的方法“活”起来,变“一个”立意为“多个”立意。即用发散思维对素材进行不同角度的联想,找到素材与作文题目之间的契合点,向主题拉一拉,靠一靠。注意要拉、靠得自然,不露痕迹。我们可以把这种技法总结为:依理转向,一材多用(此句板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