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懂《语文·生长》:教学活动三,师生交流!

读懂《语文·生长》:教学活动三,师生交流!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的基础上,我想引领学生借助《朝花夕拾》的“小引”,把学生的阅读向深处再推进一步,揭示出潜藏在文本语言深处的奥秘,学会读懂整本书。8月7日,教育部以学生闹学潮为借口,将该校解散,并认为学潮是鲁迅鼓动的,又下令免去鲁迅在教育部的相关职务。在女师大风潮中,鲁迅是站在学生一边的,而陈西滢、徐志摩等人是不赞同学生的行为的,呼吁当局要整顿学生,并写文章诬蔑学生。4月份,鲁迅被通缉。

读懂《语文·生长》:教学活动三,师生交流!

书的前言,往往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读者打开书本这个世界的大门。在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的基础上,我想引领学生借助《朝花夕拾》的“小引”,把学生的阅读向深处再推进一步,揭示出潜藏在文本语言深处的奥秘,学会读懂整本书。

(一)借助“小引”,进一步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

我把“小引”中的“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作为切入口,让孩子们阅读《朝花夕拾》的“小引”,思考这里所说的“纷扰”在“小引”中具体指什么。

孩子们很快找到了文中的句子:“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当年的鲁迅为什么会流离在外?又为什么被挤出了厦门大学?

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个问题,我展示了以下相关的背景材料:

女师大风潮:1924年秋至1925年8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因校长杨荫榆借故开除进步学生,不许学生追悼孙中山先生而爆发的“驱杨运动”。 8月7日,教育部以学生闹学潮为借口,将该校解散,并认为学潮是鲁迅鼓动的,又下令免去鲁迅在教育部的相关职务。

现代评论派: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被称为现代评论派,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女师大风潮中,鲁迅是站在学生一边的,而陈西滢、徐志摩等人是不赞同学生的行为的,呼吁当局要整顿学生,并写文章诬蔑学生。由此引发了鲁迅和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北洋临时政府卫队开枪射杀包括刘和珍在内的四十七名示威学生和群众。鲁迅得知惨案情况极为震怒,称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当天深夜就写下了著名散文《无花的蔷薇》,后来又写出了《记念刘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等流传至今的战斗檄文。4月份,鲁迅被通缉。

这些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纷扰”与这段时间鲁迅和北洋临时政府,特别是以陈西滢为主的“文人学者”的论战有关。从内心的记忆深处,寻找生命的闲静,来抵御这纷扰,这应是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基本动因。

(二)借助“小引”,读出《朝花夕拾》中的两个世界、两种表达、两个视角和两种心境。

作者在“小引”中写到“文体大概很杂乱”,我问学生:“有没有发现《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文体很杂乱?”

孩子们的直观感受是该书的文体确实很杂乱,作者在回忆以前的人和事的时候经常会夹杂一些讥讽的议论。

我让孩子们读一读第一组回忆的语言和议论的语言,试着发现一下它们的不同。

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古事。——《狗·猫·鼠》

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狗·猫·鼠》

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两个语段的不同:回忆旧事的文字是温馨的、慈爱的、柔和的,议论现实的文字是辛辣的、带刺的。(www.xing528.com)

我把他们精彩的发现,写在黑板上:回忆的世界,温馨柔和的表达;现实的世界,辛辣带刺的表达。

我继续让孩子们齐读第二组文段,寻找这两段表达视角的不同。

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得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了吗?——《二十四孝图》

即使人死了……堕入地狱,也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

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二十四孝图》

显然,这里有两个不同的表达角度,一个是孩子的角度,一个是成年人的角度。

我把这个发现也板书在黑板上:童年的视角、成年的视角。

孩子们接着读第三组文段,比较作者情感的不同。

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谐谈……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无常》

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能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二十四孝图》

我问学生:从文段里,你觉得作者更愿意喜欢阳间还是阴间,为什么会这样?

经过简单的讨论,孩子们的结论是:从这两段话中,明显感觉到作者在进行对比:由鬼构成的阴间和由“绅士”构成的阳间的对比,鲁迅显然愿意亲近阴间而疏远阳间。鲁迅可能是在现实中受到了伤害,所以要回到故乡与童年的记忆里寻求情感的抚慰与精神的寄托。

我继续板书:两种心境:抚慰与寄托、痛苦与孤独。

最后我进行了总结:我们通过书的“小引”,读出了《朝花夕拾》中两个世界、两种表达、两个视角、两种心境。现实与回忆两个世界的抗衡与对立构成了此书的主体,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读懂这本书。同学们此次的阅读之旅从惧怕、不懂到今天的懂得、感兴趣,在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中,阅读变得有趣。希望同学们能将阅读鲁迅、阅读经典进行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