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全球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影视业、广播电视业、报刊出版业、软件业、广告业等均有着显著的竞争优势。当前,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本国GDP的比重高达25%左右,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38]。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美国文化产业创造了许多全球化的知名文化品牌,例如好莱坞商业大片、迪士尼等,这些品牌将美国文化或者文化元素持续地向全球其他国家输出,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受到文化资源、地理区位和科学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国文化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目前已形成了“纳什维尔音乐产业集群”“洛杉矶影视产业集群”和“硅谷软件产业集群”。通过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能够快速地聚拢文化产业相关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不断丰富和壮大文化产业市场经营主体,辐射和带动周边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建立起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文化产业链。
在美国,文化产业又被称为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y),他们认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本质上具有文化属性,理应受到版权保护[38]。美国文化产业主要分为核心文化艺术生产、文化艺术辅助和文化生产以及其他产业三大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包含若干细分领域。如表2-1所示,从2015年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出情况来看,排名前五位的文化领域依次是批发及运输行业(2436662 百万美元)、文化艺术辅助服务(1901286 百万美元)、零售业(1640735 百万美元)、信息服务(1111954 百万美元)和设计服务(434785 百万美元),而美术教育和博物馆两个行业产出数额相对较小。就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而言,2015年美国文化艺术辅助和文化生产增加值为4701972 百美元,占本国文化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为26.1%,其中批发及运输行业、文化艺术辅助服务和零售业的增加值又处于本部分增加值的前三位。核心文化艺术生产增加值为527116 百万美元,占本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9%,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2-1 2015年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统计 单位:百万美元、千人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8)》(www.xing528.com)
在整个美国文化产业中,2015年文化艺术辅助和文化生产领域从业人员为43765 千人,核心文化艺术生产从业人员为5205 千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为98931 千人,全部从业人员合计为147901 千人。对比分析后发现,文化艺术辅助和文化生产领域从业人员数约为核心文化艺术生产领域从业人员数的8 倍,而其他产业从业人员数超过全部从业人员数的一半以上。从劳动报酬统计分析情况来看,2015年美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报酬为每人6.56 万美元,核心文化艺术生产领域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报酬为每人7.2 万美元,高于其他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6.64 万美元/人)与文化艺术辅助和文化生产领域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6.31 万美元/人)。就细分行业来看,设计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最高为12.08 万美元/人,信息服务行业该指标数值排名紧随其后,为11.05万美元/人,而零售行业和博物馆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报酬相对较低,分别为3.63万美元/人和3.15 万美元/人。
美国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不算丰富,然而美国文化产业却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深入分析来看,美国文化产业成功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其一,市场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对于文化产业资金、技术、管理方式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38。没有专门的政府文化机构或部门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或政策,通过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文化市场对于各类文化资源的高效配置,最终实现本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
其二,完善的版权产业保护体系。美国政府弱化自身对于文化产业市场的职能管理,其关键在于本国已建立起完善的版权产业保护体系,从而确保文化产业市场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美国已建立起包括《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1965年)、《数字千年版权法》(1998年)和《家庭娱乐和版权法》(2005年)在内的多项版权产业保护法律,而且针对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趋势,不断完善现有法律体系。
其三,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典型特征,除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本身外,相关的衍生产品和增值服务也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在成功的商业化运作下,美国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包括创意生成、产品设计、生产制作、渠道营销和终端消费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中都包含很多的经营主体,并且随着产业分工和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价值链不断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由此建立起美国覆盖全域、功能完善的文化产业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