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及解决方法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于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活照料和养老问题。表2.10失独父母的养老保险参保状况(四)原因分析1.失独造成子女抚养人缺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养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对于子女久病不愈导致死亡的家庭,失独前对子女的照料及高额医疗支出已耗费家庭大量积蓄;失独后,家庭再次受到重创,其老年生活质量堪忧。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家庭养老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养老保障方式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下一代为上一代提供生老病死等各种生活保障,“百善孝为先”“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18]子女的精神赡养能够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逐步成家立业,他们的父母也年逾半百,开始步入老龄化,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古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儿女仍是父母养老的重要精神寄托和人力支持。而对于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活照料和养老问题。

(一)日常照料需求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认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的占45.6%,认为“偶尔需要照顾”的占50.8%,认为“不需要照顾”的占3.6%,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失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或者偶尔需要他人照顾的,被调查的失独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0岁~60岁,随着他们逐步步入老龄阶段,照料和养老需求将会达到峰值。

表2.6 日常生活是否需要他人照料

另一方面,有40%的失独父母希望由社区提供照顾服务,有30%的失独父母希望能够由亲戚来照顾。

表2.7 如果需要,最希望由谁来照顾

(二)养老需求

失独家庭在未来生活和养老遇到的问题中,担心“等到年老体弱时没有人进行日常照顾”的个案百分比高达90.7%,担心“没有担保人,很难进入养老院养老”的个案百分比占33.3%。

表2.8 主要担忧哪些方面的问题?

在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上,选择社区养老的占40.1%,选择特殊养老院养老(专门的失独老人养老院)的占38%,可见对于大多数失独老人而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能够在“家”一样的环境下实现养老,例如社区养老,如果要进入养老院的话,希望能够进入专门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院。

表2.9 认为理想的养老方式

续表(www.xing528.com)

(三)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关于养老保险,被调查失独父母中有70.1%参加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5%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即89.6%的失独父母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同时,有10.4%的失独父母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表2.10 失独父母的养老保险参保状况

(四)原因分析

1.失独造成子女抚养人缺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养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由于中国长期延续家庭养老的传统,独生子女死亡后,家庭逐渐丧失了经济、抚养和情感交流功能,直接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失独父母丧失唯一的养老支持。对于子女久病不愈导致死亡的家庭,失独前对子女的照料及高额医疗支出已耗费家庭大量积蓄;失独后,家庭再次受到重创,其老年生活质量堪忧。

2.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养老难度较大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家庭养老传统被打破,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支持不足:

其一,我国大多数社会福利院目前主要接收“三无老人”和弃婴,失独老人并非“三无老人”,难以进入福利院养老;其二,我国大部分养老院有条款明确规定,老年人需要有担保人签字才可入住,而担保人多是直系亲人,失独老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入住资格;其三,社会养老制度及体系不健全,养老机构建设、公共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等,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其四,部分失独家庭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缺乏基本的养老保障。

3.失独家庭对现有养老机构信任度不高

失独老人由于经历了子女死亡,比普通老人更敏感、脆弱、孤僻、缺乏安全感等,对养老机构居住环境、日常护理、护工素质等问题存在顾虑和担忧,使他们对家庭养老之外的其他养老方式心存顾虑。

4.难以承受高额的养老费用

养老难是摆在当下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北京养老机构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和矛盾,另一方面,养老费用的各种支出也逐年水涨船高,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很多失独家庭父母的收入难以支付社会养老的费用。将老年人纳入社会化的养老模式中,物质条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需要较高的养老金水平来支持其养老相关费用的支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