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间内的完整的特征,[10]通常心理状态可分为认知的心理状态、情感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失独父母在他们对失独甚至是对生命的心理状态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情感、意志不能适应社会,没法与社会保持同步。正如培根所说:“与死亡一同到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令人窒息。”在传统的观念中,中国人活着就是为了孩子,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多数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和心理缺失。
(一)认知心理状态
认知心理状态又称认识心理状态,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心理状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状态。
1.失独家庭的感知
对于失独父母来说,失去子女无异于失去自己的生命,独生子女因为灾害、疾病等意外事故而亡故,造成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失去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维持他们晚年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纽带被切断,他们对失独的感知是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得到的,是失独在脑中形成的直接反映。
2.失独家庭的记忆
失独父母很多想把失去自己独生子女的记忆抹掉,不愿记起这段痛苦的经历。但是失独的事实已经深深刻在他们的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越不想记得就越没法忘记,失去独生子女的记忆加深了失独父母对失独的痛苦感知。此次调查发现,有54.9%的被调查者“夜间睡眠不好”,出现失眠、睡眠浅容易惊醒的状况;有59.4%的被调查者经常“无故感到疲劳”。对子女这种抹不掉的记忆已经成为他们陷入心理困境的重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情感心理状态(www.xing528.com)
心理学上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1]按照心理学对情感的定义,失独父母对失独的情感心理状态即因失去独生子女这一客观事实无法满足自己老年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甚至是对家族后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失独的感情,包括厌恶、排斥等。失独父母在情感上对失独的感情是厌恶的,并且态度上是十分排斥的,他们不愿意别人议论他们的事情,对旁人的议论十分反感,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宁愿自我封闭,不想也不会去和非失独群体交流感情,很多失独家庭更是搬离了原来的住址,与熟悉的环境隔离。
(三)意志心理状态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12]根据这一定义,失独父母的意志心理状态是指失去克服因失独而带来的困难的能力,即他们没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更为严重的是失独父母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对生命失去信心。
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问题。据有关学者的相关调查:失独父母中有60%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过自杀倾向。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有关失独家庭父母心理状态的评估显示:有74.4%的被调查者(包括选择“完全同意”和“同意”的被调查者)在失独后感到情绪沮丧、郁闷;有67%的被调查者(包括选择“完全同意”和“同意”的被调查者)曾有过厌世的心理状态,认为“倘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有80.5%的被调查者(包括选择“完全同意”和“同意”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没有未来”。可以看出失独父母在失去独生子女后,普遍面临极为严重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问题,普遍会感到沮丧、郁闷,烦躁,长期沉溺于一种悲伤的情绪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由于失去子女的悲伤心理和没照顾好子女的自责心理,他们会出现一种自我否定情绪,认为是自身的原因才导致这一状况的发生,由此他们潜意识会产生一种自我厌恶和自我惩罚的情绪,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全盘否定,认定自己是一个“不祥之人”,认为自身的存在是所有不幸的根源,并沉浸于这种情绪中不可自拔,从而影响他们的老年生活。
表2.5 失独家庭父母心理状态评估表
(四)心理困境原因分析
根据中国人口出生率普查的结果,超过95%的中国女性在40岁时已婚,超过90%的中国女性在35岁时已生育至少一个孩子。可见,在中国社会,生育孩子和婚姻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家庭”和“亲子关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极高的价值。失独父母因为失独这一悲惨的客观事实而出现的对失独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无法面对子女逝去的事实,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甚至无法保持正常的行为,出现精神失常,或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家庭代际的正常交流不仅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的物质补给反馈,更重要的是情感之间的双向流通与互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可能是一对多的(多子女家庭),也可能是一对一的(独生子女家庭)。当失独父母步入老年,失独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加上老年人本身常见的心理疾病,[13]没有子女的精神赡养,使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老年人更严重,将会贯穿于他们的后半生,给失独老年人的养老造成严重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