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名称,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他在记述各式饼食时提到“金银炙焦牧丹饼”,“枣箍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开炉饼”等等,可见“月饼”与其它饼一样,只是一个象月形的饼食,并非中秋专供的食品,宋代其他几本专门记录民俗的书中,也未涉及中秋吃月饼。把月饼同中秋节联系起来,是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亦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明沈榜《宛署杂记》“八月馈月饼”条下注云:“士庶之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百钱者。”当时,一些心灵手巧的制饼大师已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刻在月饼上。清代《燕京岁时记·月饼》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梳理宋元明清有关月饼的记录得知,月饼原为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沿而下,逐渐成为中秋节的应节食品,而当今的中秋节,就大河上下,南北东西来说,大概唯一保留的中秋古俗,也就是吃月饼了。
当然,对自古繁华的东南人来说,观潮比吃月饼更富中秋情韵。早在汉代,著名的辞赋家枚乘《七发》就有“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于广陵(今江苏扬州)之曲江(指当时流经广陵城下的长江)”的抒写,《南齐书·州郡志》亦载广陵,“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李白著名的《横江词》亦吟:“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中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江南道钱塘县条记:“浙江东流入海处的钱塘江,每年八月十八日,浪涛涌至数丈,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沂涛触浪,谓之‘弄潮’。”宋初潘阆在《酒泉子》词中,写民众观潮也似潮水般喧闹:“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任杭州通判,作《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前二首云: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www.xing528.com)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这年中秋,适逢晴朗,“月到中秋分外明”,诗人乘兴观潮,亲临目睹,果然名不虚传,第二首前两句连用比喻,描绘潮来的威势。怒潮掀天揭地地呼啸而来,潮头奔涌,声响洪大,有如万人鼓噪,使弄潮和观潮的吴人,无不为之震慑。在第二句中,作者比喻怒潮之来,有如当年王阿童统率长江上游的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阿童是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三四句写潮头之高。“欲识”句故作设问,以引出“越山”句的回答。这潮头究竟有多高呢?越山竟好似浮在浪花中间了。越山近指吴山和凤凰山,远指龛山和赭山,龛山、赭山在萧山境内对峙,形成海门。现在看来,海门在苍茫浩瀚的潮水中,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白浪滔天,怒潮如箭,诗的境界,也仿佛图画一样展现在人的眼前了。读苏轼等人的观潮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潮水,令人心潮澎湃,而“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宋林光朝《中秋月夜》)的中秋圆月,永远会牵系着、激发着人们的千种遐思,万般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