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秋拜月:中国古代节庆文化中的多彩花环

中秋拜月:中国古代节庆文化中的多彩花环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月,先秦古籍中有记载,《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月星被作为月神祭礼的。把祭月与祭日看成同等重要。凡此种种,都说明我国月神崇拜、祭祀风俗起源久远。而民间拜月风俗正来源于对月神的崇拜,只是因时因地,拜月神的形式呈现多种风貌。先秦的祀于“六宗”,是将日月星辰天地同时祭奉的。分析敦煌曲子词《拜新月》与李端的《拜新月》、吉中孚妻《拜新月》等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民间拜新月习俗的主要内容:

中秋拜月:中国古代节庆文化中的多彩花环

中国人天地六宗的信仰体系远在商周时代就形成了,《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六宗,贾逵注:“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左传》昭公元年:“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禜(yǒng),禳除灾害之祭,临时圈地,以芳草捆扎,围成祭祀场所。在诸天体中,月亮隐显、圆缺,月中的模糊图象,间或出现的月食,这一切对古人来说,都感到迷惑、神秘,而月亮又能带给人类黑夜生活光明,这更让人把它看作有意志的对象要加崇拜、奉祀。祭月,先秦古籍中有记载,《礼记·祭法》云:“夜明,祭月也。”郑注:“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月星被作为月神祭礼的。《礼记·祭义》又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坛,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把祭月与祭日看成同等重要。又“郊之祭,大板天而主日,配以月。”

凡此种种,都说明我国月神崇拜、祭祀风俗起源久远。而民间拜月风俗正来源于对月神的崇拜,只是因时因地,拜月神的形式呈现多种风貌。先秦的祀于“六宗”,是将日月星辰天地同时祭奉的。魏晋南北朝时,首先从祭六宗中衍化出七夕夜拜织女牵牛二星的风俗,唐代又从七夕拜双星风俗演变出了拜新月,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二《近代曲辞》与《全唐诗》二八六卷收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李端主要生活在唐代宗时期,诗中反映的是八世纪中期的风俗。敦煌曲子词中,有三首《拜新月》,任二北先生在《敦煌曲初探》一书中说:“《拜新月》曲调,因拜新月之民俗而产生。此乃唐人一种幽美有趣、极富诗意之风俗,惜不得其祥。”考敦煌文献,伯二六六一写卷中记曰:“六月(个)神名,天公字大华,日字长生,月字子光,北斗字长文,太白字文君,东方朔守祖常。”又云:“右难此六神名字,识之不兵死,女人识之不产亡,有急难,呼此神老(名),老不避(备)死,吉。一云,知此天神名,长呼之,即长生不死,上为天官。”可见,月亮被看作月神,是六神之一,并且,呼神名,就可以吉祥如意或长生不老。伯三〇八一《七曜星占书》云:“向祀月神吉。”说明祀月神,求吉祥的用意。(www.xing528.com)

也许是拜新月风俗只流行在我国西北部的原因,在唐代专门的民俗书籍中都没有这种风俗的记载。分析敦煌曲子词《拜新月》与李端的《拜新月》、吉中孚妻《拜新月》等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民间拜新月习俗的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