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1]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激情满怀,意气风发的抒写,使元日的喜庆气氛迎面扑来,四处洋溢,大地回春,气象更新的生机,勃勃萌动,盎然飞扬。更为可贵的是王安石以其精深华妙的诗笔,写出了新年这个中国古老的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及精神所系。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就趁着这喧响欢闹的爆竹声,弥漫天地的屠苏酒香开始了,就在这旭日辉映下,千门万户的对对春词、副副桃符开始了。
元日,即元旦,就是我们年年过的春节。元日之称,出现得很早,《书·舜典》云:“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元,始也,初也。元日,即一年的第一天。这个第一天,我国历代的规定并不一致,夏代定为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以夏历十月为正(zhēng)月,元日就在十月初一;汉武帝时恢复夏历,制订《太阳历》仍然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从那时起,夏历(农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规定一直相沿到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决定,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采用公历,于是,就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改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
汉武帝时,官方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是标志新生活周期的开始,岁首是当时重要日子之一,《史记·天官书》记载:“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生始萌;腊明日,人众率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可见,当时多个岁首并存。相沿几千年,人们一直过着多个岁首并存的生活,而以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日庆典,最为隆重。
元日称元旦,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诗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乐府诗集》卷十四)旦者,晨也。元旦又称“元正”、“元辰”、“元春”、“元朔”、“三元”、“新正”、“正旦”、“岁朝”等等,繁多的名目,正说明了元日所包含的多重意义。正(zhēng),指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辰,十二支的通称。古以干支纪日,干称日,支称辰。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三元,谓岁之元,时(季节)之元,日之元。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每月皆有晦朔,正月初年,时俗重以为节。”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一进一步解释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欲呼为新年。一年岁序,此为之首。”随着新年名称的出现,过新年的种种风俗到宋代也渐具规模。
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庆祝新年的活动,在发展中形成了连续性,往往从头一年的腊月一直延续到新年整个正月。过年的节日性质是由喜庆一年丰收,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喜接福,合家团聚,文化娱乐等多样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所定,集喜庆仪礼、祭祀习俗、节日服饰饮食习俗、游艺竞技习俗、乡里社交习俗等之大成,丰富多采,成为展示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而元日一天,朝野上下最为欢腾。“自从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后,元旦朝会就一直是封建国家显示与强调统治秩序的绝好机会。”正因如此,每年元日,汉代而下,历朝皇帝都要举行盛大隆重的“正朝”。皇帝御正殿,满面春风,接受群臣朝拜,官吏们则起早忙碌,或乘高车,或骑骏马,赶赴正朝庆贺。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都城,每年元旦,夜色未明,疏星在天时,街上已是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群臣们或执玉璧,或携羔、雁,或带雉鸡,按等级品位朝贺献礼。远方的属国使节,千里迢迢赶来祝贺,各郡县的代表也来向皇帝汇报本地的年成、税收等情况。行礼拜舞献物以后,皇帝赐宴。君臣欢庆佳节,其乐融融。
在宴饮歌舞的欢乐气氛中,皇帝有时也借以考察臣属的学问,做为一项娱乐。《后汉书》卷七九《戴凭传》载:“(建武二年)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光武)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这里的记述虽然十分简洁,但可以想见当时你竞我争的比赛情景。戴凭在这场诘难中,“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而被夺席赶下宴会的群僚,又该是何等面目?光武帝刘秀真可以说是别出心裁,这种从“看人笑话”中获取的乐趣,该有多么开心?但这又无疑是一场有意义的竞赛,也见出光武帝督促下属的良苦用心。
元日宴会上“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的热烈场面,曹植以绮丽秀笔作了全面描绘: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佳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喜,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正月大福,初一岁首,洛阳建始殿举行元日宴会。群臣按官职高低,依次排列;照礼仪规定徐徐入席,秩序井然,庄严尊贵。嘉实个个高冕堂皇,衮服整洁而图案醒目。黼(fú:白黑相交,形状象斧的图案;黻fú:黑与青相衬,形状象两弓相背。)美酒溢爵,座中觥筹交错,酒色光彩浮荡。珍贵的美味佳肴,一道道交替陈列,圆形的簋(guǐ),方形的釜(fǔ),样样装得满满当当,香气飘扬。笙磬筝瑟,列队成行,交响齐鸣,高亢嘹亮,清音流畅,商声昂扬。身处华美的高堂,伴着抑扬的乐曲,享受皇家的荣光。欢乐啊,尽情地欢乐,让无尽的欢乐时光,千载都不变样!备受压抑的曹植,为能参加这次宴会,上表请求,才得到特恩。诗中洋溢不可抑止的喜悦,足见曹魏元会,百官庆贺的声势。
晋代元旦朝贺,夜半就开始迎日出新岁,华灯高张,灯火辉煌,圣明的皇帝与成群的嫔妃,身穿元日朝服,满目华丽;朝贺的群臣,“挨次而入,济济洋洋,肃肃习习,就位重列”(傅玄《朝会赋》),威严气派。皇帝首先给百官增禄,然后赐酒,接着管弦齐奏,欢歌似海,颂声如潮。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王朝。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汉胡融汇、中外交通发达基础上的唐文化,规制宏伟、气氛宽松、创造力活跃,达到了古典文化的全盛佳境。唐太宗以“前王不辟之土,悉清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州县”的豪迈襟怀,君临天下,怀柔万民,元日的朝贺,较前代更加充满开放色彩和宏伟阔大的气象。在国人引以为豪的唐诗中,上至皇帝,下至小臣,表现元日朝贺的诗作不胜枚举,这些诗歌,生动具体地记述着正旦朝贺的盛况,为我们描绘了唐代元日朝廷庆贺的生动画面。听一听唐太宗的高歌,泱泱大国的气派已在目前了:“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严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无遐荒。”(《正日临朝》)贞观二十年,唐太宗终于完成了“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的统一大业,被边陲诸部共尊为“天可汗”,二十一年正月元旦,万国进贡,千官来朝,“腰金鸣玉,执贽奉璋。”官道上翠羽飞驰,长廊中钟鼓震响。雅乐高奏,歌舞翩跹。群臣欢宴,盛况空前。
贞观朝贺,多依古礼,于岁首元日,皇帝受朝,读时令,布政事,京官九品以上、诸州朝集使等咸列于庭,与汉代朝贺相类。贞观后,多所修定,变更频繁。但皇帝赐酒,君臣宴饮同乐,应制赋诗的雅趣,代代相传。
中唐时期,时因岁饥,偶罢元会,停朝集使,但贞元年间,风俗侈于游宴,如果举行元会朝贺,则声势颇为浩大,文人的应节献辞明显增多,仅《全唐诗》所录,就有鲍溶的《元日早朝行》、欧阳詹的《元日陪早朝》、杨巨源的《含元殿立仗丹凤楼宣赦相公朝贺二首》《元日观朝》及《元日呈李逢吉舍人》、卢纶的《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司空曙《和张拾遗元日早朝》、王建《元日早朝》、耿《元日早朝》等等。其中王建一诗,将元日朝贺的盛况描绘的最为具体: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
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
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
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陪位次,衣服各异形。
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
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
徘徊庆云中,笙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赐永贞。
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东方未晓,文官武将齐集宫门,翘首期待着正朝时刻的到来。将军率领的羽林健儿持戟巡视,肃肃而行。皇帝的“翠羽”,大官的“珂伞”,晶莹透亮,相映成辉。绵延数里的煌煌烛炬,照耀得仪仗旗帜,色彩鲜明。在珂伞相丛,烛光通亮的隆重仪仗中,身着龙袍的“圣人”步出寝殿,宫女相随,行走于曙火紫气间,好象天帝仙女一般。各国佳宾,“六蕃”首领,异装奇服,颇为美观。朝臣佩戴的金玉官饰,珊珊有声……各等人物,依次登“龙楼”观仗,如徜徉于祥云之上。仙乐风飘,万岁声长,正如元稹所唱:“何处生春早?春生曙火中。”(《生春二十首》之四)也如杨巨源所歌:“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含元殿立仗丹凤楼宣赦相公朝贺二首》之一)唐代朝贺,立仗最为可观,李肇《国史补》记载:“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备珂伞,列烛有至五六百炬者,谓之火城。”火炬仪仗,煌若火城,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可以想知。每每于此,皇帝宣赦,“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新唐书·百官志》所记:“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尺,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承以采盘。”随着圣旨一声下达,鼓声喧天,歌吹动地,万人欢呼,普天同庆。元日朝贺生动活泼的气氛达到高潮。
宋代元旦朝会,又创新的礼仪。正旦大朝会,大开殿门,悬挂旗帜,兵部设黄麾仪仗队五千人,夹门填街;大殿四角,分立介胄健壮武士为“镇殿将军”。皇帝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各路举人,诸州官吏入京拜贺。四方少数民族使者入贺正殿,他们服饰异样,礼节不一,颇为可观。如辽国大使,头戴金冠,拖着象一把大莲叶似的后簷,身着紫色窄狭紧身袍,行跪拜礼,跪右足,立左足,两手交肩为拜;西夏国的大使头戴短小制样的金冠,穿俳窄袍,叉手展拜;长髯高鼻的回纥人,长帛缠头,宽袍散披;于阗来朝者,戴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携同夫人,一齐朝贺;朝贺仪式,规模盛大,庄严肃穆。据《梦梁录》记:每逢元日正朝,紫禁宫中,景阳钟(南齐武帝萧赜,因为宫深听不到端门的鼓漏声,在景阳楼上置钟。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钟)敲响之后,皇帝点燃香烛祭天,为百姓祈祷百谷丰收。这时,百官群僚依次等候在宫门之外。等到虾蟆更(宋代宫中,五更之外尚有一更,称为六更,又叫虾蟆更,也称攒点)梆鼓交起,禁门开启,随着执挺人的声声传呼,百官群僚,联辔入宫,簇拥而行。进殿后,按规定的位次排班站立,当值内侍高声呼问:“班齐未?”禁卫人随列队站好的群官齐声应奏:“班齐!”这时皇帝才出御屏,登临玉座。百官领班人员行蹈舞礼仪,对皇帝表示敬意,朝拜欢呼。禁卫人员声如雷震,当时号称“绕殿雷”。宰执、枢密使等登殿奏事上寿,皇帝宣制:“履兹新庆,与卿等同。”朝贺仪式才算结束,然后赐宴。积贫积弱的宋朝,朝贺的各种礼仪越显细致严密,齐备完善,但“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的热烈气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威武气势,似乎已经显示得不多了,象梅尧臣《元日朝》诗中“万国诸侯振玉珂,踏云朝会雪初过”的歌吟,唱出的可谓是最高亢的声音。
中唐时期,时因岁饥,偶罢元会,停朝集使,但贞元年间,风俗侈于游宴,如果举行元会朝贺,则声势颇为浩大,文人的应节献辞明显增多,仅《全唐诗》所录,就有鲍溶的《元日早朝行》、欧阳詹的《元日陪早朝》、杨巨源的《含元殿立仗丹凤楼宣赦相公朝贺二首》《元日观朝》及《元日呈李逢吉舍人》、卢纶的《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司空曙《和张拾遗元日早朝》、王建《元日早朝》、耿《元日早朝》等等。其中王建一诗,将元日朝贺的盛况描绘的最为具体: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
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
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www.xing528.com)
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陪位次,衣服各异形。
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
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
徘徊庆云中,笙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赐永贞。
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起大漠,剽悍的蒙古铁骑南征北战,建立起版图空前广阔的元帝国。在蒙古这个草原游牧民族的统治下,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出包容万千的博大生命力。但是,这个军事征服者,入主汉文化圈的中心地带以后,就相当程度地被“汉化”,这一点,在节庆方面也反映得十分明朗。仅从朝贺活动看,元代朝会的情况几乎与前代没有两样。时间:“宫漏催朝烛影斜,千官鸣玉动晨鸦”(傅若金《次韵元日朝贺》)。仪式:“元日都门瑞气新,层层冠盖羽林军。”“宫殿日高腾紫霭,箫韶风细入青冥。”乃至席中“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觞到小臣。”(萨都刺《都门元日》)皇帝以椒柏酒赐群臣的细节,也与汉族王朝的相仿佛。椒酒是用椒籽浸制而成的。《四民月令》云:“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走。”柏洒,是用柏树叶浸制的酒。古人以为柏树岁寒不凋,其香宜人,能除百病。元旦朝贺,皇帝赐群臣椒柏酒,一方面祝福臣属身体健康,一方面借柏之品格,勉励群僚廉洁奉公。这一礼仪唐代朝贺已经实行。中宗朝臣赵彦昭、武平一皆有《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诗,歌颂“绿叶迎春绿,寒枝压岁寒”的柏树精神,表达“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的忠君心愿。 害人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明代,建国初期为减少开支,朱元璋曾下令京都文武官吏正旦节俭。但国初尚好,至正德、嘉靖年间有所改变,嘉靖末至隆庆初更下一层,贫富两极分化,奢华成风,元日朝贺,一如既往,曙色微明,彩鞭飞扬,群臣争赴朝贺,香雾笼街,立仗传唱,沸沸扬扬。并且地方官要行遥祝礼仪,“望阙遥贺,礼毕即盛服诣衙门,往来交庆。”(《熙朝乐事》)东方未晓,文官武将齐集宫门,翘首期待着正朝时刻的到来。将军率领的羽林健儿持戟巡视,肃肃而行。皇帝的“翠羽”,大官的“珂伞”,晶莹透亮,相映成辉。绵延数里的煌煌烛炬,照耀得仪仗旗帜,色彩鲜明。在珂伞相丛,烛光通亮的隆重仪仗中,身着龙袍的“圣人”步出寝殿,宫女相随,行走于曙火紫气间,好象天帝仙女一般。各国佳宾,“六蕃”首领,异装奇服,颇为美观。朝臣佩戴的金玉官饰,珊珊有声……各等人物,依次登“龙楼”观仗,如徜徉于祥云之上。仙乐风飘,万岁声长,正如元稹所唱:“何处生春早?春生曙火中。”(《生春二十首》之四)也如杨巨源所歌:“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含元殿立仗丹凤楼宣赦相公朝贺二首》之一)唐代朝贺,立仗最为可观,李肇《国史补》记载:“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备珂伞,列烛有至五六百炬者,谓之火城。”火炬仪仗,煌若火城,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可以想知。每每于此,皇帝宣赦,“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新唐书·百官志》所记:“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尺,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承以采盘。”随着圣旨一声下达,鼓声喧天,歌吹动地,万人欢呼,普天同庆。元日朝贺生动活泼的气氛达到高潮。
清代元旦朝贺,开始得更早,据《清代野史大观·清官遗闻》:五鼓时,即半夜子时,皇帝要去祭堂子。堂子,是总祀社稷诸神的静室。满族有设竿祭天之礼。定鼎中原后,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建祭神殿于正中,汇社诸神。岁正朔,皇上率宗室、王公,凡满一品文武官,诣堂子,行拜天礼。祭日当天,悬黄幡,系彩绳,缀五色缯百缕,褚帛二十有七,备陈香镫。“司俎官于大内恭请神位,由坤宁宫以彩亭舁出,行中路至堂子,安奉于祭神殿内东向,摆糕饵九盘,酒三盏。……司俎官以赞祀致辞行礼。”(《啸亭杂录》)黎明时,圣贺回宫,先至奉先殿,继至永寿宫给祖宗及太后行礼,然后到太和殿受外庭朝贺。辰时,外庭大臣朝贺毕,再回乾清宫,在鼓乐声中,皇帝再登宝座,宫女嫔妃上前行礼。然后东宫太子以及诸王依次在殿前行三跪九叩礼。公主郡主在宫中行礼。最后,皇帝再到西暖阁,内外诸臣聚集于午门内,望毓庆宫行两跪六叩礼。礼毕后,朝贺才告结束。然后,皇帝赐宴宗室,让皇子皇孙、王公贝勒等近亲在乾清宫、元和殿欢宴。朝臣们各自回家用膳。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唐帝国,元日朝贺,君臣共庆,富于生气,而宋代以后,宫廷元会,大同小异,陈陈相因,越来越显得缺乏生机,尤其清末那死气沉沉的繁复缛节,让人看来不免乏味,实在累得慌了。与之相较,民间的元旦庆贺活动,则多姿多彩,热闹有趣得多。
《芋楚岁时记》写南朝风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开门爆竹,放毕,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等等,这大概是有关年俗的最早记录。所述行事,真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大多相沿成为全国风俗,拜贺、饮屠苏酒、帖画鸡、插桃符,盛行南北东西,尤其是拜贺在后代演变成广泛的拜年活动。
《梦梁录》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服往来拜节。”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五也记:“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士大夫登门拜年,唐代最为盛行,“逢迎拜跪”,不辞辛苦。不过,逢年拜贺,忙碌奔波,对上了年纪或身体欠佳者来说,实有力衰难支之苦,白居易曾百般感叹:“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已觉此身衰。”(《元日对酒》)
,叉手展拜;长髯高鼻的回纥人,长帛缠头,宽袍散披;于阗来朝者,戴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携同夫人,一齐朝贺;朝贺仪式,规模盛大,庄严肃穆。据《梦梁录》记:每逢元日正朝,紫禁宫中,景阳钟(南齐武帝萧赜,因为宫深听不到端门的鼓漏声,在景阳楼上置钟。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钟)敲响之后,皇帝点燃香烛祭天,为百姓祈祷百谷丰收。这时,百官群僚依次等候在宫门之外。等到虾蟆更(宋代宫中,五更之外尚有一更,称为六更,又叫虾蟆更,也称攒点)梆鼓交起,禁门开启,随着执挺人的声声传呼,百官群僚,联辔入宫,簇拥而行。进殿后,按规定的位次排班站立,当值内侍高声呼问:“班齐未?”禁卫人随列队站好的群官齐声应奏:“班齐!”这时皇帝才出御屏,登临玉座。百官领班人员行蹈舞礼仪,对皇帝表示敬意,朝拜欢呼。禁卫人员声如雷震,当时号称“绕殿雷”。宰执、枢密使等登殿奏事上寿,皇帝宣制:“履兹新庆,与卿等同。”朝贺仪式才算结束,然后赐宴。积贫积弱的宋朝,朝贺的各种礼仪越显细致严密,齐备完善,但“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的热烈气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威武气势,似乎已经显示得不多了,象梅尧臣《元日朝》诗中“万国诸侯振玉珂,踏云朝会雪初过”的歌吟,唱出的可谓是最高亢的声音。 得的材料可以在行政处罚、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依据条约规定或者我方承诺不作为证据使用的除外。第七章保障措施
第五十八条国家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
第五十九条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依照职责,建立健全反有组织犯罪专业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训练,提升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能力。
保障措施第58条—第61条
第62
宋代人简化了登门跪拜,兴起“投刺”之风。即用名帖恭贺新年。所谓投刺,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名帖》中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唐人诗歌中也有名刺的吟咏,如元稹《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宋代名刺用梅花笺纸制成,上写自家姓名、地址,投赠亲友,以示新年祝贺,与今之贺年卡相类。宋代人新年贺节,多不亲临,投刺拜年,或派人代劳,名刺送到人家门口即算表达了心意。到明代,投刺拜贺更加盛行:“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贴者。”(《菽园杂记》卷五)显得泛爱不专,但毕竟比“逢迎跪拜”省事方便,因此,至有清一代,已遍及城乡各地。《燕京杂记》云:“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于册,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帖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清代还兴起一种“拜盒”,把红色硬纸片做的名刺放入锦盒中送给对方,以示郑重诚挚。
十三世纪初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大漠,剽悍的蒙古铁骑南征北战,建立起版图空前广阔的元帝国。在蒙古这个草原游牧民族的统治下,中华文化再一次展示出包容万千的博大生命力。但是,这个军事征服者,入主汉文化圈的中心地带以后,就相当程度地被“汉化”,这一点,在节庆方面也反映得十分明朗。仅从朝贺活动看,元代朝会的情况几乎与前代没有两样。时间:“宫漏催朝烛影斜,千官鸣玉动晨鸦”(傅若金《次韵元日朝贺》)。仪式:“元日都门瑞气新,层层冠盖羽林军。”“宫殿日高腾紫霭,箫韶风细入青冥。”乃至席中“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觞到小臣。”(萨都刺《都门元日》)皇帝以椒柏酒赐群臣的细节,也与汉族王朝的相仿佛。椒酒是用椒籽浸制而成的。《四民月令》云:“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走。”柏洒,是用柏树叶浸制的酒。古人以为柏树岁寒不凋,其香宜人,能除百病。元旦朝贺,皇帝赐群臣椒柏酒,一方面祝福臣属身体健康,一方面借柏之品格,勉励群僚廉洁奉公。这一礼仪唐代朝贺已经实行。中宗朝臣赵彦昭、武平一皆有《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诗,歌颂“绿叶迎春绿,寒枝压岁寒”的柏树精神,表达“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的忠君心愿。
与官宦们多“泛爱不专”的投刺贺年相比,“士庶人多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或叩拜尊长父母,或互拜亲戚乡里,以祝福求吉利为重。因此,往往先拜天地,祭祖宗,然后拜尊长,祝福祝寿。并且,各地拜贺,风格独具。明清时期成书的各地方志,对此都有大量记录,如《永平府志》记士民百姓家“设庭燎(爆竹),爇香烛,奠祀真宰祖祢,仍设于堂供献,家人卑幼拜家长,举觞称寿。”《东安县志》“正月岁首,祀神祀先,亲诣墓所毕,贺新年,敬尊长,更相贺岁。”《宛平县志》“正月元日五鼓,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朋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昌平县志》:元旦士民“设香烛牲礼,祀神祗祖先,家人称寿。”《武进县志》:“元旦拜祠堂,黎明率子弟群拜于祠。先大宗,次小宗,焚香上茶,设粉饵,元祭。”《邯郸县志》:“元旦拜祖先父母讫,即拜阖族亲友,凡相识俱到门致声。五服之内,面见拜礼,皆在本日。”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山东惠民,“亲戚乡里交拜履新,互相请席,名曰吃年茶。”临安人家则“为椒柏之酒,以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爇列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怀宁县志》还记,如有小孩到家,一定要赠饴糖果品,不能让空返,谓之“赐福”。北京的正月初一,从半夜子时算起,亥时为头年末刻,子时为新年初刻。子时一到,“接神”开始,男人们匆匆忙忙去接财神、喜神,焚香、叩拜,挑灯引路,把它们接入家中,将满心摆脱穷困与厄运的希望寄托在两尊神灵的身上。拂晓,亲友间便开始拜年,互祝吉祥顺利,恭喜发财,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幼儿发压岁钱。小康人家,家人与客人共享一个“百事大吉盒儿”,内盛柿饼、荔枝、桂元、栗子、熟枣、核桃等,多用方言谐音取吉利,如柿饼表示事事如意,桂元则是圆圆满满,栗子、荔枝是吉利,核桃便是和和气气了。有的人家吃年糕,取年年升高之意。全国各地,就明清时代来说,元旦较普遍的饮食是北方人多吃饺子、锟饨,南方人多食汤圆,饺子取义于更岁交子,馄钝象征新旧交替时的混沌状态,汤圆则意味着团团圆圆。以祈诸般顺遂,万事吉利。
明代,建国初期为减少开支,朱元璋曾下令京都文武官吏正旦节俭。但国初尚好,至正德、嘉靖年间有所改变,嘉靖末至隆庆初更下一层,贫富两极分化,奢华成风,元日朝贺,一如既往,曙色微明,彩鞭飞扬,群臣争赴朝贺,香雾笼街,立仗传唱,沸沸扬扬。并且地方官要行遥祝礼仪,“望阙遥贺,礼毕即盛服诣衙门,往来交庆。”(《熙朝乐事》)
提到压岁钱,关于它的来历,也是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因此,众说纷纭,见解各异。我们就从唐代宫中的散钱与洗儿钱说起。
唐代宫廷,元旦日,宫人相互拜贺,王建《宫词》描写当时情形:“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宫人们早起问候,人人都争着抢先打招呼,讨要金钱。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也记: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可见,宫廷内春日有散(sàn)钱掷钱的游戏。王建《宫词》还描写宫中有赐洗儿钱的习惯:“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赐钱新生儿的风习逐渐从宫中传至民间,宋代便成为重要的民俗事象之一。宋元以后,立春日和正月初一的许多风俗混同为一,春日散钱和洗儿钱也逐渐汇集,演变为当今所见的压岁钱。不过,“钱”在最初成为压岁钱时,与当今流通的钱币不同,宋代人所记叫“压胜钱”,只是一种形状象钱币的东西,佩带在小儿身上,以示压邪魅,保平安。清人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云:“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就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在除夕夜散发,一种在初一拜年时,尊长赐给小儿。不管什么样式的压岁钱,都表达着尊长父母为孩子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而对孩子们来说,却又添了一份过年的期盼和喜悦,有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糖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写除夕夜,分得压岁钱的小儿,高兴异常的情态,生动可爱。而被叩拜的尊长,听着童稚娇声嗲气的新年祝福声,也是满心欢喜,老少皆乐,欢聚一堂,年节的喜庆,与天伦之乐相互交融,多么温馨,多么祥和。
清代元旦朝贺,开始得更早,据《清代野史大观·清官遗闻》:五鼓时,即半夜子时,皇帝要去祭堂子。堂子,是总祀社稷诸神的静室。满族有设竿祭天之礼。定鼎中原后,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建祭神殿于正中,汇社诸神。岁正朔,皇上率宗室、王公,凡满一品文武官,诣堂子,行拜天礼。祭日当天,悬黄幡,系彩绳,缀五色缯百缕,褚帛二十有七,备陈香镫。“司俎官于大内恭请神位,由坤宁宫以彩亭舁出,行中路至堂子,安奉于祭神殿内东向,摆糕饵九盘,酒三盏。……司俎官以赞祀致辞行礼。”(《啸亭杂录》)黎明时,圣贺回宫,先至奉先殿,继至永寿宫给祖宗及太后行礼,然后到太和殿受外庭朝贺。辰时,外庭大臣朝贺毕,再回乾清宫,在鼓乐声中,皇帝再登宝座,宫女嫔妃上前行礼。然后东宫太子以及诸王依次在殿前行三跪九叩礼。公主郡主在宫中行礼。最后,皇帝再到西暖阁,内外诸臣聚集于午门内,望毓庆宫行两跪六叩礼。礼毕后,朝贺才告结束。然后,皇帝赐宴宗室,让皇子皇孙、王公贝勒等近亲在乾清宫、元和殿欢宴。朝臣们各自回家用膳。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唐帝国,元日朝贺,君臣共庆,富于生气,而宋代以后,宫廷元会,大同小异,陈陈相因,越来越显得缺乏生机,尤其清末那死气沉沉的繁复缛节,让人看来不免乏味,实在累得慌了。与之相较,民间的元旦庆贺活动,则多姿多彩,热闹有趣得多。
拜年饮酒,古时,“次第从小起”,年龄最小的先饮,最后晚辈奉酒长辈,称觞举寿,少长欢欣。朋友之间,饮酒也是先少后长。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中吟道:“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白居易只是“头比萧翁白未均”,就先饮岁酒了。裴夷直《岁日先把屠苏酒戏酬唐仁烈》诗吟:“自知年纪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述写的也是年少先饮酒的习俗和岁月不饶人的感慨。饮酒尚幼的节俗,至宋未变,梅尧臣《嘉佑已亥岁旦呈永叔内翰》诗中,仍然吟咏的是“屠苏先尚幼”的风情。从唐宋人的诗文中,我们看到,岁旦饮酒,多是屠苏酒。屠苏,也作酴酥、屠酥,据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屠苏酒的由来还颇带些传奇色彩:“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到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代帝王,尤其是唐玄宗之后,推崇道教,信神仙方术,求长生不老,也许正因为屠苏酒有“不病瘟疫”的妙用,所以,唐宋时期,元旦饮屠苏酒的节俗广泛流传,每至元日,正是王安石吟诵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酒香伴着和熙的春风,将温暖祥和带到千门万户,使新年佳节更加喜气洋洋。屠苏酒的制作及药用功能,《本草纲目》作了详细说明:把赤木桂心、防风、桔梗、大黄等八味草药,“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滓还投井中,多饮此水,一世无病。”
说到拜年的饮食,《荆楚岁时记》还提到饮桃汤,进胶牙饧,下五辛盘。元旦全家欢聚,长幼都穿戴整齐,依次拜贺。饮椒柏酒,预祝新年里身体健康,喝屠苏酒,祝愿没病没灾。桃汤是桃叶、枝、茎煮制而成,喝桃汤,据说可以压邪气,祛百鬼。魏晋以后,饮桃汤被饮屠苏酒代替了。吃胶牙饧,是“取胶固之意”。五辛盘,指盛五种有刺激味蔬菜的盘。《太平御览》二九引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曰,五辛,所以发五脏气。李时珍《本草纲目》二六曰:“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新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五辛盘里陈列的菜蔬,会因异时异地有所不同,但元旦迎新求吉利的意图当是一致的。
《芋楚岁时记》写南朝风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开门爆竹,放毕,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等等,这大概是有关年俗的最早记录。所述行事,真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大多相沿成为全国风俗,拜贺、饮屠苏酒、帖画鸡、插桃符,盛行南北东西,尤其是拜贺在后代演变成广泛的拜年活动。
新年是充满欢乐激动的,戚友邻里之间的拜年活动,加强密切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反映着中国自殷周到明清一脉相延的“农业—宗法”社会中,高度重视伦理道德、亲戚关系的文化特点,也折射出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延绵韧性。
《梦梁录》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服往来拜节。”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五也记:“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士大夫登门拜年,唐代最为盛行,“逢迎拜跪”,不辞辛苦。不过,逢年拜贺,忙碌奔波,对上了年纪或身体欠佳者来说,实有力衰难支之苦,白居易曾百般感叹:“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已觉此身衰。”(《元日对酒》)
宋代人简化了登门跪拜,兴起“投刺”之风。即用名帖恭贺新年。所谓投刺,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名帖》中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唐人诗歌中也有名刺的吟咏,如元稹《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宋代名刺用梅花笺纸制成,上写自家姓名、地址,投赠亲友,以示新年祝贺,与今之贺年卡相类。宋代人新年贺节,多不亲临,投刺拜年,或派人代劳,名刺送到人家门口即算表达了心意。到明代,投刺拜贺更加盛行:“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贴者。”(《菽园杂记》卷五)显得泛爱不专,但毕竟比“逢迎跪拜”省事方便,因此,至有清一代,已遍及城乡各地。《燕京杂记》云:“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于册,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帖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清代还兴起一种“拜盒”,把红色硬纸片做的名刺放入锦盒中送给对方,以示郑重诚挚。
与官宦们多“泛爱不专”的投刺贺年相比,“士庶人多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或叩拜尊长父母,或互拜亲戚乡里,以祝福求吉利为重。因此,往往先拜天地,祭祖宗,然后拜尊长,祝福祝寿。并且,各地拜贺,风格独具。明清时期成书的各地方志,对此都有大量记录,如《永平府志》记士民百姓家“设庭燎(爆竹),爇香烛,奠祀真宰祖祢,仍设于堂供献,家人卑幼拜家长,举觞称寿。”《东安县志》“正月岁首,祀神祀先,亲诣墓所毕,贺新年,敬尊长,更相贺岁。”《宛平县志》“正月元日五鼓,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朋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昌平县志》:元旦士民“设香烛牲礼,祀神祗祖先,家人称寿。”《武进县志》:“元旦拜祠堂,黎明率子弟群拜于祠。先大宗,次小宗,焚香上茶,设粉饵,元祭。”《邯郸县志》:“元旦拜祖先父母讫,即拜阖族亲友,凡相识俱到门致声。五服之内,面见拜礼,皆在本日。”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山东惠民,“亲戚乡里交拜履新,互相请席,名曰吃年茶。”临安人家则“为椒柏之酒,以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爇列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怀宁县志》还记,如有小孩到家,一定要赠饴糖果品,不能让空返,谓之“赐福”。北京的正月初一,从半夜子时算起,亥时为头年末刻,子时为新年初刻。子时一到,“接神”开始,男人们匆匆忙忙去接财神、喜神,焚香、叩拜,挑灯引路,把它们接入家中,将满心摆脱穷困与厄运的希望寄托在两尊神灵的身上。拂晓,亲友间便开始拜年,互祝吉祥顺利,恭喜发财,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幼儿发压岁钱。小康人家,家人与客人共享一个“百事大吉盒儿”,内盛柿饼、荔枝、桂元、栗子、熟枣、核桃等,多用方言谐音取吉利,如柿饼表示事事如意,桂元则是圆圆满满,栗子、荔枝是吉利,核桃便是和和气气了。有的人家吃年糕,取年年升高之意。全国各地,就明清时代来说,元旦较普遍的饮食是北方人多吃饺子、锟饨,南方人多食汤圆,饺子取义于更岁交子,馄钝象征新旧交替时的混沌状态,汤圆则意味着团团圆圆。以祈诸般顺遂,万事吉利。
提到压岁钱,关于它的来历,也是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因此,众说纷纭,见解各异。我们就从唐代宫中的散钱与洗儿钱说起。
唐代宫廷,元旦日,宫人相互拜贺,王建《宫词》描写当时情形:“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宫人们早起问候,人人都争着抢先打招呼,讨要金钱。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也记: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可见,宫廷内春日有散(sàn)钱掷钱的游戏。王建《宫词》还描写宫中有赐洗儿钱的习惯:“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赐钱新生儿的风习逐渐从宫中传至民间,宋代便成为重要的民俗事象之一。宋元以后,立春日和正月初一的许多风俗混同为一,春日散钱和洗儿钱也逐渐汇集,演变为当今所见的压岁钱。不过,“钱”在最初成为压岁钱时,与当今流通的钱币不同,宋代人所记叫“压胜钱”,只是一种形状象钱币的东西,佩带在小儿身上,以示压邪魅,保平安。清人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云:“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就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在除夕夜散发,一种在初一拜年时,尊长赐给小儿。不管什么样式的压岁钱,都表达着尊长父母为孩子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而对孩子们来说,却又添了一份过年的期盼和喜悦,有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糖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写除夕夜,分得压岁钱的小儿,高兴异常的情态,生动可爱。而被叩拜的尊长,听着童稚娇声嗲气的新年祝福声,也是满心欢喜,老少皆乐,欢聚一堂,年节的喜庆,与天伦之乐相互交融,多么温馨,多么祥和。
拜年饮酒,古时,“次第从小起”,年龄最小的先饮,最后晚辈奉酒长辈,称觞举寿,少长欢欣。朋友之间,饮酒也是先少后长。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中吟道:“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白居易只是“头比萧翁白未均”,就先饮岁酒了。裴夷直《岁日先把屠苏酒戏酬唐仁烈》诗吟:“自知年纪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述写的也是年少先饮酒的习俗和岁月不饶人的感慨。饮酒尚幼的节俗,至宋未变,梅尧臣《嘉佑已亥岁旦呈永叔内翰》诗中,仍然吟咏的是“屠苏先尚幼”的风情。从唐宋人的诗文中,我们看到,岁旦饮酒,多是屠苏酒。屠苏,也作酴酥、屠酥,据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屠苏酒的由来还颇带些传奇色彩:“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到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代帝王,尤其是唐玄宗之后,推崇道教,信神仙方术,求长生不老,也许正因为屠苏酒有“不病瘟疫”的妙用,所以,唐宋时期,元旦饮屠苏酒的节俗广泛流传,每至元日,正是王安石吟诵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酒香伴着和熙的春风,将温暖祥和带到千门万户,使新年佳节更加喜气洋洋。屠苏酒的制作及药用功能,《本草纲目》作了详细说明:把赤木桂心、防风、桔梗、大黄等八味草药,“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滓还投井中,多饮此水,一世无病。”
说到拜年的饮食,《荆楚岁时记》还提到饮桃汤,进胶牙饧,下五辛盘。元旦全家欢聚,长幼都穿戴整齐,依次拜贺。饮椒柏酒,预祝新年里身体健康,喝屠苏酒,祝愿没病没灾。桃汤是桃叶、枝、茎煮制而成,喝桃汤,据说可以压邪气,祛百鬼。魏晋以后,饮桃汤被饮屠苏酒代替了。吃胶牙饧,是“取胶固之意”。五辛盘,指盛五种有刺激味蔬菜的盘。《太平御览》二九引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曰,五辛,所以发五脏气。李时珍《本草纲目》二六曰:“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新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五辛盘里陈列的菜蔬,会因异时异地有所不同,但元旦迎新求吉利的意图当是一致的。
新年是充满欢乐激动的,戚友邻里之间的拜年活动,加强密切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充分反映着中国自殷周到明清一脉相延的“农业—宗法”社会中,高度重视伦理道德、亲戚关系的文化特点,也折射出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延绵韧性。
新年又是充满了祈求与渴望的。人们在拜尊长之前,不厌其烦敬神祭鬼供祖先,目的就是希望新年胜旧年,而要实现这个愿望,对靠天下雨、靠地耕作以获得食物的农业社会来说,年节中祈年——祈祷大丰收,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史记·天官书》中就有许多元旦日观风向预测农作物丰歉的记载。《齐民要术》载:“正旦鸡鸣时,把火遍照五果及桑树上下则灭虫。时年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旦照之免灾。”《荆楚岁时记》所记的“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帚上”的乞如愿,唐宋时就演变成元旦(或除夕)做绵人投进粪壤或借打灰堆的乞如愿,并复衍出一段故事:“有商人过清湖,见清湖君,君问所需,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晚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系绵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十)其实,新年伊始,各种活动都包含着乞如愿的意图,比如,《晋书·礼志》记载,元旦人们常设苇索、桃梗,杀鸡禳除恶气。《酉阳杂俎》记南朝梁时,每逢元旦,皇帝要赐群臣岁旦酒、辟恶散、却鬼丸。葛洪《抱朴子·炼化》篇说,正月元旦,男左女右把却鬼丸戴在胳膊上,防恶气,挡恶鬼。《炼化》篇中还说正月旦日吞鸡子,能辟瘟气。就连许多避忌,都是围绕着乞如愿的。如《汉书·鲍宣传》记: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抱朴子·微旨》:每月初一,不能哭泣,否则,司掌寿命的神会减去他的寿数。《清嘉录》“元旦,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粪。”不让这样,与希望这样,乞求这样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共祝年年如愿。
伴随着朝贺、拜年及诸多乞如愿活动,节日的许多娱乐也就纷纷出场了,无论城市都会,乡村僻野,杂耍百戏,丰富多彩。《清嘉录》记,“杭州一带,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什么“高竿”、“走索”、“吞剑”、“弄刀”、“弄瓮”、“舞盆”、“踏高跷”、“撮戏法”、“飞水”、“摘豆”、“大变金钱”、“百鸟象声”、“西洋镜”,魔术杂技,惊险刺激!而耍猴戏,灯影戏等滑稽表演,至今仍为乡间春节的精彩娱乐形式。明清时期,帝都北京更是“正月初一,子时后,……自此少年游冶,演习歌吹,儿童鸣锣击鼓,踢球舞棒,以及竹马、风筝,不论昼夜,随意所之,……陈设杂技,锣鼓聒耳,士女车马,蜂拥蚁聚,阗塞街市。”(《京都风俗志》)人们就这样兴高采烈地欢度着一年又一年的第一天。
【注释】
[1]日童(tóng)日童:太阳升起,光线渐渐变得明亮。
新年又是充满了祈求与渴望的。人们在拜尊长之前,不厌其烦敬神祭鬼供祖先,目的就是希望新年胜旧年,而要实现这个愿望,对靠天下雨、靠地耕作以获得食物的农业社会来说,年节中祈年——祈祷大丰收,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史记·天官书》中就有许多元旦日观风向预测农作物丰歉的记载。《齐民要术》载:“正旦鸡鸣时,把火遍照五果及桑树上下则灭虫。时年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旦照之免灾。”《荆楚岁时记》所记的“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帚上”的乞如愿,唐宋时就演变成元旦(或除夕)做绵人投进粪壤或借打灰堆的乞如愿,并复衍出一段故事:“有商人过清湖,见清湖君,君问所需,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晚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系绵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十)其实,新年伊始,各种活动都包含着乞如愿的意图,比如,《晋书·礼志》记载,元旦人们常设苇索、桃梗,杀鸡禳除恶气。《酉阳杂俎》记南朝梁时,每逢元旦,皇帝要赐群臣岁旦酒、辟恶散、却鬼丸。葛洪《抱朴子·炼化》篇说,正月元旦,男左女右把却鬼丸戴在胳膊上,防恶气,挡恶鬼。《炼化》篇中还说正月旦日吞鸡子,能辟瘟气。就连许多避忌,都是围绕着乞如愿的。如《汉书·鲍宣传》记: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抱朴子·微旨》:每月初一,不能哭泣,否则,司掌寿命的神会减去他的寿数。《清嘉录》“元旦,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粪。”不让这样,与希望这样,乞求这样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共祝年年如愿。
伴随着朝贺、拜年及诸多乞如愿活动,节日的许多娱乐也就纷纷出场了,无论城市都会,乡村僻野,杂耍百戏,丰富多彩。《清嘉录》记,“杭州一带,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什么“高竿”、“走索”、“吞剑”、“弄刀”、“弄瓮”、“舞盆”、“踏高跷”、“撮戏法”、“飞水”、“摘豆”、“大变金钱”、“百鸟象声”、“西洋镜”,魔术杂技,惊险刺激!而耍猴戏,灯影戏等滑稽表演,至今仍为乡间春节的精彩娱乐形式。明清时期,帝都北京更是“正月初一,子时后,……自此少年游冶,演习歌吹,儿童鸣锣击鼓,踢球舞棒,以及竹马、风筝,不论昼夜,随意所之,……陈设杂技,锣鼓聒耳,士女车马,蜂拥蚁聚,阗塞街市。”(《京都风俗志》)人们就这样兴高采烈地欢度着一年又一年的第一天。
【注释】
[1]日童(tóng)日童:太阳升起,光线渐渐变得明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