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社会反响及风险提示

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社会反响及风险提示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梳理各方观点发现,舆论最为关注的是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如何设计和落实,但随着舆论热度上升,在实体和舆论层面逐渐显露的四种风险也需引起警惕。这些声音均折射出网民对生育成本过高的压力。三孩政策发布引发的极大关注及其衍生出的海量讨论,还可能从实体和舆情上给行政部门和政法机关带来风险。

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社会反响及风险提示

编者按: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各界舆论热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梳理各方观点发现,舆论最为关注的是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如何设计和落实,但随着舆论热度上升,在实体和舆论层面逐渐显露的四种风险也需引起警惕。

【舆论观察】

网民群体以发泄情绪和调侃政策为主。在微博中,“#三孩生育政策来了#”“#10个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三孩政策会带来哪些改变#”等话题登上热搜榜,累计阅读量超50亿次,“#三孩生育政策来了#”当天超20亿次。在新华社官微的新闻跟帖下,高赞评论诸如“配套支持措施什么意思”“重点从来都是缓解经济压力”点赞过万并位于前列;还有诸多网民质疑“这是逼着我们必须生吗”“二孩配套跟上了吗?没跟上就开始说三孩配套了”“这不是生不生的小问题,而是生育、养育、教育、住房等综合因素考虑的大问题”,显示网民抵触情绪较重。这些声音均折射出网民对生育成本过高的压力。

主流舆论发挥引导和释疑作用。面对网络上蔓延的抵触情绪,《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国家允许生三孩,包括创造鼓励性条件,是政策,而不是对家庭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具有任何强制性。央视新闻客户端进一步表示,优化生育政策不是单纯一“放”了之,还提出了实施配套支持措施,这些措施令政策更具可行性。面对部分网民“为何不全面放开”的追问,《经济观察报》认为,虽与全面放开生育有距离,但三孩政策仍是中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此外,对于三孩政策会不会导致出生率上升的问题,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认为,“短期内不会,长期来看三孩政策对于增加出生人口是有效的,但关键在于做好三孩生育的配套支持措施”。

【舆论建议】

舆论普遍认为,生养三个孩子不是三孩政策的目的,多措并举强化配套支持措施,切实提高我国生育率和改善人口结构才是政策目标。为此,舆论围绕《决定》内容,就如何具体做好配套支持措施展开以下五方面讨论。

1.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政策落实有法可依

针对《决定》强调的“要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内容,微信公众号“盘古智库”发文解读称,“依法”意味着要按照从全国人大修法到部门法规、地方性法规修订的过程,从国家到地方逐步落实;“配套衔接”和“评估机制”意味着鼓励生育将被纳入各地“十四五”发展规划及相应重大专项规划之中,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有观点进一步表示,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取决于法律法规是否完善,国家不仅要修改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将生育支持和生育福利、反对就业性别歧视等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纳入法律规范或行政条例,确保权益保障工作有法可依。

2.分担生育成本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从舆论反应来看,《决定》中关于“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的表述,并未消解舆论对女性就业难和企业政策落实难的顾虑和担忧。对此,《经济日报》等媒体建议:一是国家、企业、家庭之间需合理有效地分担生育成本,由国家实行一定的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二是建立补充生育保险制度,参照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在生育保险中发展补充生育保险;三是推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探索实施男性陪产假、夫妻共同育儿假等措施。

3.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养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政府应肩负起托育服务,加强幼师和托育人员职业教育,加快托育服务标准化工作,使家长可以放心地将学龄前儿童托付给托儿机构。同时,可以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需关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人口问题应精准施策,东部地区要积极应对高龄少子化问题,围绕扩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生育养育教育“三育成本”等构建生育保障政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等补齐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4.推动教育资源公平供给实现家庭减负

有分析人士认为,伴随三孩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配套政策的跟进,未来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情绪、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将成为行业监管的主旨之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所研究员李璐表示,“十四五”时期,保障义务教育公益性,切实为家庭教育减负将成为重点;可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小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下午6点钟放学制度;学校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性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科学探索等在校活动;等等。《经济日报》建议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公立幼儿园供给,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规范发展,更好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还有舆论建议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

5.强化税收和住房领域政策保障(www.xing528.com)

部分舆论表示,三孩政策的配套税收举措将发挥重大辅助支持作用,无论是个人所得税政策完善,还是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的跟进。如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等自媒体建议,在个人方面,要提高生育和子女教育方面的专项附加扣除比例,如采取累进制扣除法来鼓励多生多育;在企业方面,对于企事业单位支付给生育及产假期间女性职工的工资,允许企业预缴申报时进行一定比例的扣除。还有舆论提出关于细化住房政策的建议,认为对于人口流入较大的城市,可以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帮助流动人口缓解住房压力。

【风险提示】

三孩政策发布引发的极大关注及其衍生出的海量讨论,还可能从实体和舆情上给行政部门和政法机关带来风险。

1.“抢生三孩”面临法律法规适用问题

当前与生育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地方的生育条例,如果法律法规尚未调整,实际中仍要依据原来规定执行,可能导致政策适用类争议舆情出现。如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一女子想要生三胎,咨询发现准生证办不了,当地办事处回应“正在等流程”,遭到网民吐槽“准生证还有存在必要吗”。在具体的落实方案和实施时间明确之前,还有可能出现提前生育三孩的家庭,他们将面临更为紧迫的准生证办理难题以及罚款担忧。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时也出现过这种“抢生”的情况,按照调整前的规定被认定为“超生”,个别地方政府予以追罚,对“二孩”政策造成较大舆论冲击,让不少人产生抵触心理。目前对于公众关心的三孩能不能办手续、会不会被罚款问题,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但对各地来说,此番生育政策调整与人口发展大势密切相关,是国家对生育持续走低的一种应对,各地相关职能部门需清楚认识到人口政策调整的重大意义,转变工作理念,在三孩政策正式落地之前的过渡期内,对提前生育三孩的家庭主动提供帮助。

2.因生育三孩引发的劳动争议类舆情

女性职工因生育带来的隐性就业歧视问题,是舆论讨论和担忧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因生育第三胎被辞退的案例并不少见,一经曝光均引起网络热议。如2020年5月,广东省珠海市中院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广东某医院护士谢某因生育第三胎被解除劳动合同法院最终认定单位行为属于违法;2021年3月,杭州市萧山区社区工作者李某因生育第三个孩子在哺乳期被解除劳动关系,其向劳动仲裁庭申请原工作单位支付赔偿金并补发工资被驳回,李某拟向法院起诉。尽管媒体报道均强调当事人生育三孩这一事实,但在劳动争议纠纷处理中,还需要参考职工表现等现实因素,如李某被解除合同除了超生还有“其他违规情形”。因此,面对这类劳动争议的复杂性和舆情敏感性,地方法律援助机构可主动作为,引导女性职工合法维权,同时引导社会舆论进行合理讨论,减少偏激的情绪性发泄,以免干扰正常的网络舆论秩序。

3.因“蹭热点”营销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

三孩政策发布后,“三孩概念股”闻声暴涨,市场很快掀起营销热潮。例如,房地产企业推出大户型房产营销策略,有车企发布“响应国家三胎政策”的“九座车”概念海报。近日网传一张“生育消费贷”海报还引发负面舆情。据海报显示,三胎家庭最高可贷金额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年。该产品由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推出,款项只能用于生育所需消费开支。尽管涉事银行回应表示“产品并没有正式提出,在内部评估阶段”,但该行为仍然被舆论痛批奇葩营销、“蹭热点”。从之前的“彩礼贷”“墓地贷”,到此次的“生育贷”,这类借政策调整当口拿民生痛点当卖点的营销行为,本质上都是消费公众的焦虑情绪,如果还涉及恶意曲解政策、违规销售等操作,还需事发地监管部门立即介入整顿,严查故意炒作行为。

4.针对网络不当言论的回应及引导工作

三孩政策引起的强烈舆论反响还为网络谣言的滋生和扩散埋下情绪基础。在社交媒体上,大量娱乐博主参与话题讨论并借着“段子”调侃政策,过分渲染“生育焦虑”,放大或挑动社会情绪,形成不好的示范,甚至冲击政策预期。如浙江丽水一网民恶意篡改新闻报道截图,将三孩生育政策改为“实施一夫多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造成恶劣影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同时,网上出现“翻旧账”的声音应当引起警惕,诸如超生罚款能否予以退还、大量失独家庭能否得到补偿等。目前这类声音随着讨论热度上升而逐渐凸显,引发部分网民跟风评论。对此,主流媒体须及时发声进行引导,旗帜鲜明地抨击那些试图否定、抹黑的不良倾向。

(观察时间截至2021年6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