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7日,一位被称为“躺平学大师”的网民在微博走红。事件缘起于百度贴吧,在“中国人口吧”里出现一篇名为《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发布者“好心的旅行家”分享自己2年来不工作的生活,讲述其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正在践行名为“躺平”的“智者运动”,有钱的时候出租屋里躺,没钱的时候去横店演“躺尸”继续躺。4月18日,该帖被财经博主“@南宫门外朱雀桥边”搬运到微博,引起上万网民的围观并获得7万次点赞。在贴吧跟帖和微博网民评论中,多数网民表示理解,转发量较高的观点诸如“被说服了”“学到了”“羡慕”“挺好的”;少量声音担忧“老了怎么办”。
此后一段时间内,该话题在舆论场中不温不火,偶有媒体关注或自媒体讨论。自2021年5月24日起,百度搜索指数显示,“躺平”相关热度持续攀升;5月27日,微博出现话题“#年轻人选择躺平可耻吗#”,将“躺平”一词推上热搜榜,阅读量累计达到5.4亿次。随后几天,“躺平”席卷全网,从“#选择躺平是认清现实吗#”到“#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再到“#拒绝躺平的86岁科学家#”,10余条热搜中有多个话题冲到第一名。截至6月3日12时,“#年轻人选择躺平可耻吗#”“#躺平是毒鸡汤吗#”等微博话题在榜时间超过110个小时。在“躺平学大师”的起源地百度贴吧,关注“躺平吧”的人数激增至10万,发帖数量超过52万。而早在“躺平学大师”走红前,知乎就已经形成了专门的“躺平学”,甚至有人总结出了一套“躺平学”的理论,发布了所谓的“躺平学”的“定律”以及“纲领”和“宣言”。
在“躺平”话题不断升温之际,2021年5月31日,新华社报道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当日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一重磅信息为纷纷扰扰的舆论场提供新的刺激因素。然而,由于多个热搜话题被删除、群组被封,加之高考临近,舆论关注焦点发生明显偏转,总体舆论热度快速消退。本文梳理舆论对“躺平”的态度差异,分析这种差异产生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心态特征,探究“躺平”走红产生的舆论影响。
一、关于“躺平”的三种舆论态度
舆论场上,“躺平是什么”“该不该躺平”引发激烈讨论,大众观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认为“躺平”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微博相关话题讨论中,不少人表示支持甚至愿意尝试“躺平”的方式,他们认为“躺平”并不是不努力不工作躺在家里睡大觉,而是不与成功者攀比,尽力而为,不强求自己,不为难自己,尽量顺其自然地生活,不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等诱惑,回归最简单的生活。在“躺平吧”精品区,有网民发帖称:“躺平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主义,也不是消极地对待生活,相反,而是积极为自己而活。”这一观点获得较多跟帖赞同。“@三联生活周刊”在微博上发起投票“选择躺平可耻吗”,有3.2万人选择“不可耻,人有选择的自由”,占了总数的近8成。映象网的报道也提到,受访者普遍认为,“躺平”是一种个人选择,与“可耻”扯不上关系。在这些观点里,人们把“躺平”总结为一种生活方式,核心是“低欲望”。
二是批评“躺平”颓废消沉的态度。
反对“躺平”的声音来自主流舆论场。比如,媒体方面,《光明日报》陆续发表了《拒绝“内卷”,年轻人开始信奉“躺平学”了?》《年轻人选择“躺平”,也是在传递信号》《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等文章,语气逐渐严肃。《南方日报》评论文章《“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直言,“躺平”的说法不过是毒鸡汤而已,不仅不正义,还是可耻的,这样的毒鸡汤没有任何价值;中工网明确喊出“拒绝‘躺平’,拥抱奋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企业家俞敏洪称“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董明珠认为“现在已经是物资不再匮乏的时代,年轻人应该追求精神财富”。但这些批评声音在网上激起众怒,“@头条新闻”转发清华副教授言论的新闻转评4万多,大量网民吐槽“管得着吗”“希望清华大学开启副教授末位淘汰制”,并将话题“#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推上热搜榜第二名;以企业家为代表的成功人士对“躺平”的批评也遭到网民回击,“成功人士给你灌鸡汤,是因为他们把鸡肉吃完了”。
三是强调“躺平”是无奈选择。
除了以上两种观点,还有相当多的网民介于两者之间,他们认为“躺平”是“内卷”压力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房价高昂?那就不买房。”“养孩子贵?那就不结婚生娃。”“不想996?那就去打零工。”豆瓣“躺平”小组的组长宣称“我们需要的不是‘彻底躺平’,而是‘懒惰的权利’”。多数分析文章也持此种看法,如“@任泽平”发文称,“底层躺平,是因为有人一出生就躺赢。底层内卷,是因为有人占有了过多社会资源。阶层固化,导致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跃升的难度增大”。微信公众号“大浪淘沙”在其文章《资本家可以割韭菜,年轻人也可以“躺平”》里称,年轻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上升通道狭窄,社会资源和资源的分配依旧把持在少数人手里,奋斗并没有用,那还不如“躺平”。该文章阅读量过10万次,获得大量网民支持。
二、关于“躺平”的两种解释逻辑和舆情特征
纵观舆论场各方观点,公众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躺平”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之举,这涉及两种不同逻辑的解释框架。
一是在主动框架下,“躺平”是一种个人选择,个体可以选择竞争,也可以选择不参与竞争。一些分析文章均提到这一现象,即喊着要“躺平”的年轻人,往往都是“人生赢家”。比如互联网企业员工、知名高校学生、离开大城市回乡考公务员的人。此前杭州某街道办招聘,都是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被指是“躺平学”最好的实践。而首次提出“躺平学”这一“理论”的知乎用户“微调”,据其个人主页介绍,此人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统在读博士生。新华社评论文章也提到,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可见,主动“躺平”的人仍占有一定资源,并非所谓的竞争失败者,“躺平”一词多用于解压的自我调侃。
二是在被动框架下,“躺平”是对“内卷”的回应,无法竞争只能“躺平”。这种观点倾向于将“躺平”看作是一些社会问题或趋势的折射,是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产物。知乎问题“逼着年轻人选择‘躺平’的到底是什么”,700多条回答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压力、矛盾、欲望、止损等。在网络舆论场中,与“躺平”高度关联的话题不外乎阶层固化、分配不均、资本压迫等,“躺平”已成为部分年轻人面对压力和焦虑的一种应激反应。
主动与被动的差异之外,两者都体现了“躺平”的本质,即社会竞争之下的一种退出机制,当下社会定义成功的标准比较单一,缺乏健康的退出机制。而在话题的扩散和整合过程中,舆情发酵也呈现两个特征:其一是“跨界”。“躺平”开始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引发关注,很快从文化现象扩散到经济、教育、社会、政治等各领域,比如职场过度内卷、婚嫁成本高昂、教育升学焦虑、财富分配不均、上升通道变窄等,这些问题都能延伸到政府执政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因此,“躺平”话题搅动了多个领域的公众注意力,舆情话题的主体也从一开始的年轻人向各阶层群体扩散。(www.xing528.com)
其二是“共振”。舆论热议期间发生的大多数热点事件都能和“躺平”搭上关系,甚至用“躺平”来进行解读和解释。这些热点事件一方面独立地发酵演化,另一方面又推动着“躺平”话题的升温。其中最明显的事例就是“三孩”生育政策公布,评论区网民直呼“躺平不生”,不少分析文章还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下降与“躺平学”盛行关联起来,声称要“让躺平的人先站起来”。这表明由“躺平”引发的讨论调动起各个群体的情绪,不同利益群体为了其利益诉求借用话题热度、借助传播手段发声,以便争取更多的舆论支持。
三、“躺平”内涵的变迁及其社会心态表征
在有关“躺平”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此前流行或者当下正在流行的热词,其中关联较深的词汇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三和大神”。该词源于日本NHK电视台2018年拍摄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片中讲述在深圳的三和人才市场,有一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农民工,他们用日结的工资在三和周边网吧、餐馆和街头流连,过着“干一天玩三天”的生活。这批无学历、无技术、无资本的人被认为是最早“躺平”的人。
其次是“佛系”。“佛系”入选2018年年度网络用语,泛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表达了一种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生态度,并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等一系列词语。
最后是“内卷”。内卷一般意味着“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目前该词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中,是当下正在流行的词汇。
网络流行语是反映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理顺网络流行语传承和变迁的路径,有助于我们透过当下舆论现象理解现实环境。总体来说,“躺平”不是新词汇,有了此前“内卷”舆论铺垫,加上“三孩”政策加温,不仅演变出更丰富的内涵,还表现出更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在“躺平”的语境中,近年来诸如“996”“打工人”“摸鱼”“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等舆论热议词汇找到了集合点,碰撞出大量负面情绪,“躺平”的原意因此被扭曲、被遮蔽,其所折射的社会心态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躺平”体现出一种消极反抗的姿态。“躺平即正义”,本身就是作为对抗内卷“不正义”的口号被喊出的,类似“弱者的武器”。对于认同“躺平”的人来说,他们清楚自身的处境和压力,也知道自己应当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只是通过消极反抗的方式向特殊利益集团施压。与此同时,大量热议“躺平”和“内卷”的网民仍是以情绪宣泄为主,线上呼吁和线下行为并不一致。
第二,“躺平”流行本质是中产人群地位焦虑的转移。中产群体普遍被认为是接受高等教育享有一定经济资本,并拥有相似消费水平和文化水准的群体。中产人群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手段,经常性借助网络平台参与社会公正等议题讨论,站在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立场上发声,同时维持着自身权益和地位。澎湃新闻在分析“内卷”现象时也曾指出,“只有中等收入群体、白领等具有一定文化资本、占据媒体话语权的群体,才懂得创造具有身份认同的词语”。“躺平”从社交媒体上发酵走红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议程设置特征,部分财经类媒体和活跃自媒体设置的话题因契合其他群体心理或利益诉求而得到广泛应和,形成扩散态势。实质上,“躺平”和“内卷”一样,放在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背景下,都是中产人群对自身社会地位下沉的焦虑。
四、警惕三种不良舆论倾向
“躺平”的流行与其他流行语的火爆有着相似的内在逻辑,是社会认知的一脉相承以及社会情绪的不断蓄积。如果说“佛系青年”“三和大神”还是在态度阶段或仅限于极小众群体,“躺平”则已经到达行动层次,引起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讨论。此时需警惕以下三种声调带偏舆论、搅浑舆论,形成错误导向:一是鼓吹“躺平韭菜不好割”。部分网民将劳资关系定义为“资本家”和“韭菜”,并扩大至市场、职场等各领域,把“躺平”作为反资本的手段,宣扬“只要我躺得够平,内卷就卷不到我”。这种两极对立和简单归因,一概否认经济关系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使得阶层对立矛盾进一步激化。二是鼓吹“非暴力不合作”。部分声音将“躺平”解释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中国版”,是当代青年对资本、对体制的“集体反抗”,试图将负面的社会情绪转为现实世界的动员。三是鼓吹“跪下论”。在舆情演变过程中,还出现个别造势和借势的营销力量鼓吹“躺下来”甚至“跪下来”,企图消解社会流动的正当性,拉着整个社会群体沉沦。
相对于突发事件引发的激烈而迅猛的网络舆情,网络词汇流行现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舆情事件,这类持久的温和的讨论,实际上是在构建舆论环境,影响社会心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知。近几年来,涉及收入、分配、发展等议题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对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敏感成为舆情发酵的导火索,在一些个案中频频被引燃。这其中,年轻网民已经成为网络舆情发酵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然而,现实问题却是,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网民日渐影响舆情格局的塑造并受到反向作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4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然而在网民学历结构上,43%的网民为初中学历;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网民占比超7成。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在多元化特征之外还衍生出新的风险点,包括集体乐观个体悲观、舆论极化、泛娱乐化等。
可以预料,围绕年轻人生存和发展焦虑的讨论仍将继续,“躺平”或“内卷”这类旧词冷词还会在网络话语空间中得到热传或者被赋予新的含义。作为网络“原住民”,年轻网民是消费网络流行语的主力,但新媒体环境放大了生存和发展焦虑,更多的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网民可能不懂“躺平”“内卷”的含义,很少参与网络讨论,却容易受到舆论环境的影响和误导而盲目从众,无法正视自身需求、正确找寻发展方向,并由此产生严重的自我认同危机。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部分舆论警惕。很多分析文章均提到日本的“低欲望社会”,认为这是“躺平族”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应对这种现象的建议,诸如要让年轻人更有安全感和获得感,加大力度创新发展、改善分配等。今年以来,“房住不炒”、反垄断、保障就业等措施陆续出台,表明这些社会心态释放出来的信号已经引起国家重视。与此同时,舆论引导方面也需加大力度,对冲消极心态对社会信心的挫伤。首先,需要分辨清楚网络流行语的实质及其折射的社会心态,这是理性客观引导的基础。其次,对于社会心态显露出来的健康倾向要积极推动和促进,对于不健康的倾向则需要准确研判,提前加以干预和引导。主流舆论如果一上来就居高临下地进行批评或质疑,不可避免会激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反而刺激舆论场对立和撕裂。
(观察时间截至2021年6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