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从2021年第二季度政法领域的热点舆情中选取8个典型案例,依据舆情应对能力评估模型,从时、度、效三个维度分析政法机关的舆情应对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本季度舆情应对能力摘星榜,以供参考。
1.大连“5·22”轿车撞人逃逸案
【事件概览】
2021年5月22日,有微博网民发布视频称,当日12时许,辽宁省大连市劳动公园北门附近一黑色宝马车撞向人群,引发网民关注。约2小时后,“@大连交警”发文确定案件属实,称该轿车在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加速通过并撞击行人后逃逸,致4死3伤,驾驶人刘某已被抓获。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随即转发该通报,短时间内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破6亿次,多数网民关注事件发生原因,揣测刘某酒驾、毒驾或患有精神疾病等,谣言随之滋生,如肇事者投资比特币、妻子出轨等。2021年5月23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负责人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无法接受投资失败,遂产生报复社会心理,事件已致5死5伤。2021年5月26日,大连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刘某批准逮捕。
■ 应对评点
案发之后,大连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立即处置、通力作为,使得舆情在短时间内平息。依法办理层面,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抓获逃逸的刘某,一天内查清嫌疑人作案动机,为后续引导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检察机关践行快捕原则,案发4天后批捕犯罪嫌疑人,推动实体调查工作阶段性闭环。舆论引导层面,一方面,抓住4小时的“黄金期”,牢牢把握引导主动权和时效性。在案发现场视频已经曝光的前提下,大连警方在2小时后正式通报警情,发布案件基本情况,明确嫌疑人已抓获,初步回应公众关切。另一方面,提级通报,妥善选择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扩大官方信息传播面。在案发24小时后,大连通过市政府新闻办平台举办新闻发布会、选择由市公安局负责人通报的形式,公布调查进展,尤其是对作案动机的介绍,有力粉碎了种种不实猜测和网络谣言。
■ 经验·教训
该起案件发生后,全国范围内接连发生南京新街口恶性伤人等十余起恶性伤害案件。相关政法部门基本能做到依法介入、迅速处置,且在时效性、技巧性等层面表现突出。总结具体经验来看,包括但不限于:通报不提领导重视、快报案件经过和伤亡情况、续报具体经过和犯罪动机、追踪网络谣言并及时澄清、多渠道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对案发现场血腥暴力的视频图片进行管控、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并公布进展情况等,均是舆情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此外,还需防范个别媒体或自媒体毫无节制地挖掘炒作嫌疑人经历,避免造成舆论失焦。
2.西安司机猝死车内被贴罚单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5月22日,有微博网民发布视频称,当日12时许,辽宁省大连市劳动公园北门附近一黑色宝马车撞向人群,引发网民关注。约2小时后,“@大连交警”发文确定案件属实,称该轿车在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加速通过并撞击行人后逃逸,致4死3伤,驾驶人刘某已被抓获。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随即转发该通报,短时间内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破6亿次,多数网民关注事件发生原因,揣测刘某酒驾、毒驾或患有精神疾病等,谣言随之滋生,如肇事者投资比特币、妻子出轨等。2021年5月23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负责人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无法接受投资失败,遂产生报复社会心理,事件已致5死5伤。2021年5月26日,大连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刘某批准逮捕。
■ 应对评点
案发之后,大连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立即处置、通力作为,使得舆情在短时间内平息。依法办理层面,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抓获逃逸的刘某,一天内查清嫌疑人作案动机,为后续引导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检察机关践行快捕原则,案发4天后批捕犯罪嫌疑人,推动实体调查工作阶段性闭环。舆论引导层面,一方面,抓住4小时的“黄金期”,牢牢把握引导主动权和时效性。在案发现场视频已经曝光的前提下,大连警方在2小时后正式通报警情,发布案件基本情况,明确嫌疑人已抓获,初步回应公众关切。另一方面,提级通报,妥善选择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扩大官方信息传播面。在案发24小时后,大连通过市政府新闻办平台举办新闻发布会、选择由市公安局负责人通报的形式,公布调查进展,尤其是对作案动机的介绍,有力粉碎了种种不实猜测和网络谣言。
■ 经验·教训
该起案件发生后,全国范围内接连发生南京新街口恶性伤人等十余起恶性伤害案件。相关政法部门基本能做到依法介入、迅速处置,且在时效性、技巧性等层面表现突出。总结具体经验来看,包括但不限于:通报不提领导重视、快报案件经过和伤亡情况、续报具体经过和犯罪动机、追踪网络谣言并及时澄清、多渠道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对案发现场血腥暴力的视频图片进行管控、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并公布进展情况等,均是舆情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此外,还需防范个别媒体或自媒体毫无节制地挖掘炒作嫌疑人经历,避免造成舆论失焦。
2.西安司机猝死车内被贴罚单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5月22日,有微博网民发布视频称,当日12时许,辽宁省大连市劳动公园北门附近一黑色宝马车撞向人群,引发网民关注。约2小时后,“@大连交警”发文确定案件属实,称该轿车在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加速通过并撞击行人后逃逸,致4死3伤,驾驶人刘某已被抓获。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随即转发该通报,短时间内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破6亿次,多数网民关注事件发生原因,揣测刘某酒驾、毒驾或患有精神疾病等,谣言随之滋生,如肇事者投资比特币、妻子出轨等。2021年5月23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负责人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无法接受投资失败,遂产生报复社会心理,事件已致5死5伤。2021年5月26日,大连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刘某批准逮捕。
■ 应对评点
案发之后,大连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立即处置、通力作为,使得舆情在短时间内平息。依法办理层面,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抓获逃逸的刘某,一天内查清嫌疑人作案动机,为后续引导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检察机关践行快捕原则,案发4天后批捕犯罪嫌疑人,推动实体调查工作阶段性闭环。舆论引导层面,一方面,抓住4小时的“黄金期”,牢牢把握引导主动权和时效性。在案发现场视频已经曝光的前提下,大连警方在2小时后正式通报警情,发布案件基本情况,明确嫌疑人已抓获,初步回应公众关切。另一方面,提级通报,妥善选择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扩大官方信息传播面。在案发24小时后,大连通过市政府新闻办平台举办新闻发布会、选择由市公安局负责人通报的形式,公布调查进展,尤其是对作案动机的介绍,有力粉碎了种种不实猜测和网络谣言。
■ 经验·教训
该起案件发生后,全国范围内接连发生南京新街口恶性伤人等十余起恶性伤害案件。相关政法部门基本能做到依法介入、迅速处置,且在时效性、技巧性等层面表现突出。总结具体经验来看,包括但不限于:通报不提领导重视、快报案件经过和伤亡情况、续报具体经过和犯罪动机、追踪网络谣言并及时澄清、多渠道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对案发现场血腥暴力的视频图片进行管控、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并公布进展情况等,均是舆情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此外,还需防范个别媒体或自媒体毫无节制地挖掘炒作嫌疑人经历,避免造成舆论失焦。
2.西安司机猝死车内被贴罚单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5月2日,一则短视频在网络大面积传播。据视频显示,5月1日10时许,陕西省西安市一名出租车司机被发现在车窗打开的情况下于车内死亡,而车辆B柱位置贴有一张交通罚单。部分网民质疑交警在贴条时未及时发现司机情况,网络中出现大量诸如“死了都要罚”“交警的任务就是罚钱”等不满声音,舆情逐渐升温。5月2日22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发布详细通报称,经调取车内监控视频显示,交警警务人员现场执法时司机已死亡,警务人员未注意车内异常,目前正接受调查。然而,该通报并未平息质疑,公众对交警执法细节仍追问不已,如车内有人的情况下交警应口头警告并劝离,不应直接贴条罚款。2021年5月4日23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官微“@西安公安”再发通报,明确涉事警务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工作不细致的问题,并对责任民警、辅警分别给予警告和通报批评处罚。这一通报获得网民认可,舆情随后迅速降温。
■ 应对评点
这起事件中,涉事警务人员执法规范性不足与出租车司机猝死的悲剧同窗出现,对舆论的敏感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大量网民借此事发泄对交警不规范执法的愤怒情绪,舆情热度也在短时间内被推高。西安警方在依法办理的基础上,短时间内两次作出针对性回应,最终起到了降温舆情的作用,这种应对方式值得肯定。首先,作为第一责任主体,西安交警部门在舆情爆发当晚首次发声回应,通过调查车内监控视频还原事发过程,厘清了出租车司机猝死与交警执法的先后顺序,打破了交警执法与司机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舆论猜想;其次,西安市公安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提级进行二次回应,明确事件责任归属,同时对涉事警务人员予以处理,依法依规的定性归责工作最终平息舆情。
■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交通执法领域的负面舆情,涉事警务人员执法不规范是引发舆情的导火索,舆情发酵过程中网络讨论延伸到对“逐利执法”“以罚代管”等顽瘴痼疾的批评,从侧面反映出舆论对交通执法乱象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公安交管部门应将执法规范化当作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实体工作中注重解决可能引发舆情风险的各类工作隐患,力争从源头减少舆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出现负面舆情后,涉事部门直面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是舆情应对的关键要素。与此同时,在实体处置到位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回应舆论关切,则有助于平复舆论情绪,缓解危机、稳定局面。
3.杭州女子乘网约车跳车事件
【事件概览】
【事件概览】
2021年5月2日,一则短视频在网络大面积传播。据视频显示,5月1日10时许,陕西省西安市一名出租车司机被发现在车窗打开的情况下于车内死亡,而车辆B柱位置贴有一张交通罚单。部分网民质疑交警在贴条时未及时发现司机情况,网络中出现大量诸如“死了都要罚”“交警的任务就是罚钱”等不满声音,舆情逐渐升温。5月2日22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发布详细通报称,经调取车内监控视频显示,交警警务人员现场执法时司机已死亡,警务人员未注意车内异常,目前正接受调查。然而,该通报并未平息质疑,公众对交警执法细节仍追问不已,如车内有人的情况下交警应口头警告并劝离,不应直接贴条罚款。2021年5月4日23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官微“@西安公安”再发通报,明确涉事警务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工作不细致的问题,并对责任民警、辅警分别给予警告和通报批评处罚。这一通报获得网民认可,舆情随后迅速降温。
■ 应对评点
这起事件中,涉事警务人员执法规范性不足与出租车司机猝死的悲剧同窗出现,对舆论的敏感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大量网民借此事发泄对交警不规范执法的愤怒情绪,舆情热度也在短时间内被推高。西安警方在依法办理的基础上,短时间内两次作出针对性回应,最终起到了降温舆情的作用,这种应对方式值得肯定。首先,作为第一责任主体,西安交警部门在舆情爆发当晚首次发声回应,通过调查车内监控视频还原事发过程,厘清了出租车司机猝死与交警执法的先后顺序,打破了交警执法与司机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舆论猜想;其次,西安市公安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提级进行二次回应,明确事件责任归属,同时对涉事警务人员予以处理,依法依规的定性归责工作最终平息舆情。
■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交通执法领域的负面舆情,涉事警务人员执法不规范是引发舆情的导火索,舆情发酵过程中网络讨论延伸到对“逐利执法”“以罚代管”等顽瘴痼疾的批评,从侧面反映出舆论对交通执法乱象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公安交管部门应将执法规范化当作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实体工作中注重解决可能引发舆情风险的各类工作隐患,力争从源头减少舆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出现负面舆情后,涉事部门直面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是舆情应对的关键要素。与此同时,在实体处置到位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回应舆论关切,则有助于平复舆论情绪,缓解危机、稳定局面。
3.杭州女子乘网约车跳车事件
【事件概览】
【事件概览】
2021年5月2日,一则短视频在网络大面积传播。据视频显示,5月1日10时许,陕西省西安市一名出租车司机被发现在车窗打开的情况下于车内死亡,而车辆B柱位置贴有一张交通罚单。部分网民质疑交警在贴条时未及时发现司机情况,网络中出现大量诸如“死了都要罚”“交警的任务就是罚钱”等不满声音,舆情逐渐升温。5月2日22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发布详细通报称,经调取车内监控视频显示,交警警务人员现场执法时司机已死亡,警务人员未注意车内异常,目前正接受调查。然而,该通报并未平息质疑,公众对交警执法细节仍追问不已,如车内有人的情况下交警应口头警告并劝离,不应直接贴条罚款。2021年5月4日23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官微“@西安公安”再发通报,明确涉事警务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工作不细致的问题,并对责任民警、辅警分别给予警告和通报批评处罚。这一通报获得网民认可,舆情随后迅速降温。
■ 应对评点
这起事件中,涉事警务人员执法规范性不足与出租车司机猝死的悲剧同窗出现,对舆论的敏感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大量网民借此事发泄对交警不规范执法的愤怒情绪,舆情热度也在短时间内被推高。西安警方在依法办理的基础上,短时间内两次作出针对性回应,最终起到了降温舆情的作用,这种应对方式值得肯定。首先,作为第一责任主体,西安交警部门在舆情爆发当晚首次发声回应,通过调查车内监控视频还原事发过程,厘清了出租车司机猝死与交警执法的先后顺序,打破了交警执法与司机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舆论猜想;其次,西安市公安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提级进行二次回应,明确事件责任归属,同时对涉事警务人员予以处理,依法依规的定性归责工作最终平息舆情。
■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交通执法领域的负面舆情,涉事警务人员执法不规范是引发舆情的导火索,舆情发酵过程中网络讨论延伸到对“逐利执法”“以罚代管”等顽瘴痼疾的批评,从侧面反映出舆论对交通执法乱象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公安交管部门应将执法规范化当作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实体工作中注重解决可能引发舆情风险的各类工作隐患,力争从源头减少舆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出现负面舆情后,涉事部门直面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是舆情应对的关键要素。与此同时,在实体处置到位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回应舆论关切,则有助于平复舆论情绪,缓解危机、稳定局面。
3.杭州女子乘网约车跳车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6月18日,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并配文称,6月12日,杭州高女士乘坐首汽约车时,认为司机企图搭讪自己并擅自2次更改路线,恐慌之下选择跳车,造成左胳膊骨折及全身大面积擦伤。2021年6月19日,“@首汽约车”发布情况说明称,该事件系司乘沟通不畅引起乘客误解所致,否定“搭讪”一说。对此,当事人高女士通过个人微博“@步步登高_乐”回应称,该声明中多处捏造事实,司机事前事后从未解释未按导航行驶原因、司机事后未报警、属地银湖派出所未对事件定性等。双方说法不一引起网民热议。2021年6月21日,杭州市富阳区政府新闻办官微发布联合调查处置组通报,称公安机关未发现司机涉嫌刑事犯罪或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交通部门将依法依规对网约车司机和首汽约车平台进行处理。同日,“@首汽约车”发布致歉声明,舆情走向平息。
■ 应对评点
该起事件引燃舆论场后得以快速回落,与官方实体处置迅速得力、舆情回应精准高效不无关系。舆情发酵后,当地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快侦快办,实现舆情平稳着陆。一方面,回应时机拿捏精准。舆情发酵2天后,在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并将警方拖入其中时,联合调查处置组及时发布调查结论,迅速还原真相,阻断了舆情延续的态势。另一方面,通报内容全面客观。联合调查组根据当事人供述、沿途监控录像及涉事车辆录音,以秒为时间单位全面复盘事件过程,一一回应偏航原因、跳车前沟通情况、司机是否报警、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争议焦点,并就后续处置进行交代,明确回答了“谁该对事件发生负责”的舆论关切,用事实证据廓清案件疑云,有效扼杀不实猜想的炒作空间,赢得舆论一片肯定。
■ 经验·教训
该起事件之所以发生,表面上看是司机违反规则两度偏航,深层原因是网络舆论环境过度渲染两性对立和男性暴力、将某种职业群体污名化的行为,使得网约车司机遭遇信任危机。近年来,从河南郑州空姐、浙江温州女孩被网约车司机谋害到长沙女子因货拉拉司机更改行车路线坠车身亡等案例,每一起女性遇害事件发生,都在不断加剧公众对网约车司机群体的负面印象,导致舆论场进一步被撕裂。在事件未定性前,围观者自行“脑补”情节给涉事双方“定罪”,由事实讨论转化为性别对立之争,给办案机关带来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每一起个案舆情的平息,都有助于扭转网络舆论偏见,澄清舆论氛围。处理部门需把握好“快、准、狠”三字诀,各方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精准回应焦点问题,厘清法律责任并作出妥当处置。
2021年6月18日,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并配文称,6月12日,杭州高女士乘坐首汽约车时,认为司机企图搭讪自己并擅自2次更改路线,恐慌之下选择跳车,造成左胳膊骨折及全身大面积擦伤。2021年6月19日,“@首汽约车”发布情况说明称,该事件系司乘沟通不畅引起乘客误解所致,否定“搭讪”一说。对此,当事人高女士通过个人微博“@步步登高_乐”回应称,该声明中多处捏造事实,司机事前事后从未解释未按导航行驶原因、司机事后未报警、属地银湖派出所未对事件定性等。双方说法不一引起网民热议。2021年6月21日,杭州市富阳区政府新闻办官微发布联合调查处置组通报,称公安机关未发现司机涉嫌刑事犯罪或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交通部门将依法依规对网约车司机和首汽约车平台进行处理。同日,“@首汽约车”发布致歉声明,舆情走向平息。
■ 应对评点
该起事件引燃舆论场后得以快速回落,与官方实体处置迅速得力、舆情回应精准高效不无关系。舆情发酵后,当地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快侦快办,实现舆情平稳着陆。一方面,回应时机拿捏精准。舆情发酵2天后,在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并将警方拖入其中时,联合调查处置组及时发布调查结论,迅速还原真相,阻断了舆情延续的态势。另一方面,通报内容全面客观。联合调查组根据当事人供述、沿途监控录像及涉事车辆录音,以秒为时间单位全面复盘事件过程,一一回应偏航原因、跳车前沟通情况、司机是否报警、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争议焦点,并就后续处置进行交代,明确回答了“谁该对事件发生负责”的舆论关切,用事实证据廓清案件疑云,有效扼杀不实猜想的炒作空间,赢得舆论一片肯定。
■ 经验·教训
该起事件之所以发生,表面上看是司机违反规则两度偏航,深层原因是网络舆论环境过度渲染两性对立和男性暴力、将某种职业群体污名化的行为,使得网约车司机遭遇信任危机。近年来,从河南郑州空姐、浙江温州女孩被网约车司机谋害到长沙女子因货拉拉司机更改行车路线坠车身亡等案例,每一起女性遇害事件发生,都在不断加剧公众对网约车司机群体的负面印象,导致舆论场进一步被撕裂。在事件未定性前,围观者自行“脑补”情节给涉事双方“定罪”,由事实讨论转化为性别对立之争,给办案机关带来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每一起个案舆情的平息,都有助于扭转网络舆论偏见,澄清舆论氛围。处理部门需把握好“快、准、狠”三字诀,各方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精准回应焦点问题,厘清法律责任并作出妥当处置。
4.深圳女子自述被“下迷药”事件
2021年6月18日,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并配文称,6月12日,杭州高女士乘坐首汽约车时,认为司机企图搭讪自己并擅自2次更改路线,恐慌之下选择跳车,造成左胳膊骨折及全身大面积擦伤。2021年6月19日,“@首汽约车”发布情况说明称,该事件系司乘沟通不畅引起乘客误解所致,否定“搭讪”一说。对此,当事人高女士通过个人微博“@步步登高_乐”回应称,该声明中多处捏造事实,司机事前事后从未解释未按导航行驶原因、司机事后未报警、属地银湖派出所未对事件定性等。双方说法不一引起网民热议。2021年6月21日,杭州市富阳区政府新闻办官微发布联合调查处置组通报,称公安机关未发现司机涉嫌刑事犯罪或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交通部门将依法依规对网约车司机和首汽约车平台进行处理。同日,“@首汽约车”发布致歉声明,舆情走向平息。
■ 应对评点
该起事件引燃舆论场后得以快速回落,与官方实体处置迅速得力、舆情回应精准高效不无关系。舆情发酵后,当地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快侦快办,实现舆情平稳着陆。一方面,回应时机拿捏精准。舆情发酵2天后,在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并将警方拖入其中时,联合调查处置组及时发布调查结论,迅速还原真相,阻断了舆情延续的态势。另一方面,通报内容全面客观。联合调查组根据当事人供述、沿途监控录像及涉事车辆录音,以秒为时间单位全面复盘事件过程,一一回应偏航原因、跳车前沟通情况、司机是否报警、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争议焦点,并就后续处置进行交代,明确回答了“谁该对事件发生负责”的舆论关切,用事实证据廓清案件疑云,有效扼杀不实猜想的炒作空间,赢得舆论一片肯定。
■ 经验·教训
该起事件之所以发生,表面上看是司机违反规则两度偏航,深层原因是网络舆论环境过度渲染两性对立和男性暴力、将某种职业群体污名化的行为,使得网约车司机遭遇信任危机。近年来,从河南郑州空姐、浙江温州女孩被网约车司机谋害到长沙女子因货拉拉司机更改行车路线坠车身亡等案例,每一起女性遇害事件发生,都在不断加剧公众对网约车司机群体的负面印象,导致舆论场进一步被撕裂。在事件未定性前,围观者自行“脑补”情节给涉事双方“定罪”,由事实讨论转化为性别对立之争,给办案机关带来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每一起个案舆情的平息,都有助于扭转网络舆论偏见,澄清舆论氛围。处理部门需把握好“快、准、狠”三字诀,各方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精准回应焦点问题,厘清法律责任并作出妥当处置。
4.深圳女子自述被“下迷药”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14日,小红书网民“布谷鸟”发帖自述在深圳一商场内被推销香水的陌生男子“下迷药”而后逃脱的经历,并称该男子是“惯犯”“宝安区已发生4起类似案例”等,引发部分网民恐慌。4月15日,微博微信等平台有自媒体传播“广州很多地方都出现以卖香水为名,趁机让女性闻迷药”“迷药盯上了广深女孩”等信息,导致恐慌情绪蔓延。同日22时许,广州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辟谣称,一闻就倒、一拍就晕的“迷药”不存在。次日凌晨1时许,宝安区公安分局通报案件调查情况,澄清涉事人员及物品中未检验出麻醉或兴奋剂成分,其他在场被推销女性也未出现异常情况。部分专业机构还发布科普文章,呼吁停止毫无科学依据的焦虑恐慌营销。事后,“布谷鸟”清空了发布的所有网帖。目前舆情已平息。
■ 应对评点
针对网络谣言迅速扩散并引发恐慌情绪的情况,广州和深圳两地警方先后发布通报回击谣言、回应关切,颇具技巧。一是及时性。此事发酵速度极快,且谣言有越传越离谱的趋势,广州市公安局官微在谣言扩散当晚就发布辟谣通报,深圳宝安区公安分局也在第二天凌晨发布案情通报,谣言传播同时真相已经上路,起到了很好的对冲作用。二是准确性。这起事件表面看是一女子疑似被下药,但背后痛点是大量女性网民因“受害猜想”引发的焦虑和恐慌,对此广州公安官微不仅准确点破了网帖的谣言属性,还以科普的方式带网民了解“迷药”真相,有助于消解公众恐慌,实现“双赢”效果。三是互动性。广州和深圳宝安区警方的通报前后相差3小时,既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也给媒体、自媒体留足转发时间,确保权威信息快速覆盖舆论场。
■ 经验·教训
近年来,网络中频繁传出女性被“下迷药”事件,激起恐慌情绪的传播。长期关注“迷药事件”的网络大V“@江宁婆婆”称,这类事件已经陷入一个“出现迷药—恐慌—辟谣—没有受害者—不管怎样要小心—删帖—下一个迷药事件—恐慌”的怪圈之中。究其原因,这与网帖情绪化诱导、营销号“带节奏”炒作密不可分,部分营销号长期关注女性受侵害事件,一旦发现类似爆点信息就立即加入炒作,甚至不惜造谣赚流量,导致一些真假不明的信息很容易升级为涉及女性群体安全的公共话题。政法机关治理这类谣言,一方面,需要网警部门加大对这类账号的监测力度,以便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和依法处置;另一方面,如网络谣言已经形成,可充分借助研究机构、医生、网络大V等第三方力量形成辟谣矩阵,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和讨论。
5.河北货车司机自杀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14日,小红书网民“布谷鸟”发帖自述在深圳一商场内被推销香水的陌生男子“下迷药”而后逃脱的经历,并称该男子是“惯犯”“宝安区已发生4起类似案例”等,引发部分网民恐慌。4月15日,微博微信等平台有自媒体传播“广州很多地方都出现以卖香水为名,趁机让女性闻迷药”“迷药盯上了广深女孩”等信息,导致恐慌情绪蔓延。同日22时许,广州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辟谣称,一闻就倒、一拍就晕的“迷药”不存在。次日凌晨1时许,宝安区公安分局通报案件调查情况,澄清涉事人员及物品中未检验出麻醉或兴奋剂成分,其他在场被推销女性也未出现异常情况。部分专业机构还发布科普文章,呼吁停止毫无科学依据的焦虑恐慌营销。事后,“布谷鸟”清空了发布的所有网帖。目前舆情已平息。
■ 应对评点
针对网络谣言迅速扩散并引发恐慌情绪的情况,广州和深圳两地警方先后发布通报回击谣言、回应关切,颇具技巧。一是及时性。此事发酵速度极快,且谣言有越传越离谱的趋势,广州市公安局官微在谣言扩散当晚就发布辟谣通报,深圳宝安区公安分局也在第二天凌晨发布案情通报,谣言传播同时真相已经上路,起到了很好的对冲作用。二是准确性。这起事件表面看是一女子疑似被下药,但背后痛点是大量女性网民因“受害猜想”引发的焦虑和恐慌,对此广州公安官微不仅准确点破了网帖的谣言属性,还以科普的方式带网民了解“迷药”真相,有助于消解公众恐慌,实现“双赢”效果。三是互动性。广州和深圳宝安区警方的通报前后相差3小时,既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也给媒体、自媒体留足转发时间,确保权威信息快速覆盖舆论场。
■ 经验·教训
近年来,网络中频繁传出女性被“下迷药”事件,激起恐慌情绪的传播。长期关注“迷药事件”的网络大V“@江宁婆婆”称,这类事件已经陷入一个“出现迷药—恐慌—辟谣—没有受害者—不管怎样要小心—删帖—下一个迷药事件—恐慌”的怪圈之中。究其原因,这与网帖情绪化诱导、营销号“带节奏”炒作密不可分,部分营销号长期关注女性受侵害事件,一旦发现类似爆点信息就立即加入炒作,甚至不惜造谣赚流量,导致一些真假不明的信息很容易升级为涉及女性群体安全的公共话题。政法机关治理这类谣言,一方面,需要网警部门加大对这类账号的监测力度,以便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和依法处置;另一方面,如网络谣言已经形成,可充分借助研究机构、医生、网络大V等第三方力量形成辟谣矩阵,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和讨论。
5.河北货车司机自杀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14日,小红书网民“布谷鸟”发帖自述在深圳一商场内被推销香水的陌生男子“下迷药”而后逃脱的经历,并称该男子是“惯犯”“宝安区已发生4起类似案例”等,引发部分网民恐慌。4月15日,微博微信等平台有自媒体传播“广州很多地方都出现以卖香水为名,趁机让女性闻迷药”“迷药盯上了广深女孩”等信息,导致恐慌情绪蔓延。同日22时许,广州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辟谣称,一闻就倒、一拍就晕的“迷药”不存在。次日凌晨1时许,宝安区公安分局通报案件调查情况,澄清涉事人员及物品中未检验出麻醉或兴奋剂成分,其他在场被推销女性也未出现异常情况。部分专业机构还发布科普文章,呼吁停止毫无科学依据的焦虑恐慌营销。事后,“布谷鸟”清空了发布的所有网帖。目前舆情已平息。
■ 应对评点
针对网络谣言迅速扩散并引发恐慌情绪的情况,广州和深圳两地警方先后发布通报回击谣言、回应关切,颇具技巧。一是及时性。此事发酵速度极快,且谣言有越传越离谱的趋势,广州市公安局官微在谣言扩散当晚就发布辟谣通报,深圳宝安区公安分局也在第二天凌晨发布案情通报,谣言传播同时真相已经上路,起到了很好的对冲作用。二是准确性。这起事件表面看是一女子疑似被下药,但背后痛点是大量女性网民因“受害猜想”引发的焦虑和恐慌,对此广州公安官微不仅准确点破了网帖的谣言属性,还以科普的方式带网民了解“迷药”真相,有助于消解公众恐慌,实现“双赢”效果。三是互动性。广州和深圳宝安区警方的通报前后相差3小时,既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也给媒体、自媒体留足转发时间,确保权威信息快速覆盖舆论场。
■ 经验·教训
近年来,网络中频繁传出女性被“下迷药”事件,激起恐慌情绪的传播。长期关注“迷药事件”的网络大V“@江宁婆婆”称,这类事件已经陷入一个“出现迷药—恐慌—辟谣—没有受害者—不管怎样要小心—删帖—下一个迷药事件—恐慌”的怪圈之中。究其原因,这与网帖情绪化诱导、营销号“带节奏”炒作密不可分,部分营销号长期关注女性受侵害事件,一旦发现类似爆点信息就立即加入炒作,甚至不惜造谣赚流量,导致一些真假不明的信息很容易升级为涉及女性群体安全的公共话题。政法机关治理这类谣言,一方面,需要网警部门加大对这类账号的监测力度,以便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和依法处置;另一方面,如网络谣言已经形成,可充分借助研究机构、医生、网络大V等第三方力量形成辟谣矩阵,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和讨论。
5.河北货车司机自杀事件(www.xing528.com)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5日,河北卡车司机金某某在唐山市丰润区联合治超站被查,因无法接受执法部门以车载北斗定位系统掉线为由罚款2000元并扣车的处罚决定,在留下遗书后服农药身亡。当日18时许,丰润区政府官微通报称,区委、区政府已组成由政法委、纪委监委、公安局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会及时公布。金某某的遭遇引发网民关注,媒体围绕着金某某自杀的前因后果展开追踪报道,舆论场被大量同情、心痛、批评等声音覆盖。甚至在个别自媒体“带节奏”下,部分舆论矛头从最初的批评当地执法部门乱处罚,逐步升级到抨击行政执法乱象,甚至焦点跑偏,揣测政府部门强制货车安装北斗定位系统滋生出执法腐败。2021年4月10日,唐山市公安、纪检等多部门披露货车司机服药自杀详情,称尚未实施处罚,双方无过激言行,公安机关认定金某某系自杀身亡,家属无异议。但该通报并未平息质疑,陆续曝光同类事件不断刺痛公众神经。
■ 应对评点
根据爆料信息,执法部门涉嫌违规执法导致被处罚人自杀“抗法”,使得此事极具极端性与敏感性,舆情热度在媒体挖掘和舆论讨论中不断被推高。处理关键在于厘清执法部门处罚是否合理以及被处罚人死亡是否与执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对此,涉事区政府快速回应表态,随后回应主体升级,市政府通报事件原委,体现出当地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官方调查通报仍有瑕疵,导致效果不佳。一是内容未回应核心关切,通报没有对处罚依据和尺度、涉事人员处置情况等问题给出结论;二是通报措辞惹争议,官方在通报中强调“自己无过错”“家属无异议”,并将罚款扣车描述为“依法引导到院内暂停”“咨询期间尚未实施处罚行为”等,被指有卸责之嫌且严重缺乏共情,导致事件虽平息但舆论情绪未缓解。
■ 经验·教训
基层执法不规范问题一直是网络舆情的典型题材,近期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频发的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事件令公众深恶痛绝,而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为网络舆情添了一把火。如广东佛山一路口被曝现“天量罚单”,引发监控摄像头滥设的舆论质疑。随着技术手段在执法工作中应用日渐广泛,各地政法机关需警惕这类基于技术手段作为执法依据的事件类型,除规范严格执法外,同时应考虑实际场景,倡导人性化执法,坚决杜绝“一罚了之”“以罚代管”。一旦出现舆情,相关部门需坚持“三同步”原则,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妥善化解利益纷争,消除舆情危机。
6.湖南女子5年4次起诉离婚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5日,河北卡车司机金某某在唐山市丰润区联合治超站被查,因无法接受执法部门以车载北斗定位系统掉线为由罚款2000元并扣车的处罚决定,在留下遗书后服农药身亡。当日18时许,丰润区政府官微通报称,区委、区政府已组成由政法委、纪委监委、公安局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会及时公布。金某某的遭遇引发网民关注,媒体围绕着金某某自杀的前因后果展开追踪报道,舆论场被大量同情、心痛、批评等声音覆盖。甚至在个别自媒体“带节奏”下,部分舆论矛头从最初的批评当地执法部门乱处罚,逐步升级到抨击行政执法乱象,甚至焦点跑偏,揣测政府部门强制货车安装北斗定位系统滋生出执法腐败。2021年4月10日,唐山市公安、纪检等多部门披露货车司机服药自杀详情,称尚未实施处罚,双方无过激言行,公安机关认定金某某系自杀身亡,家属无异议。但该通报并未平息质疑,陆续曝光同类事件不断刺痛公众神经。
■ 应对评点
根据爆料信息,执法部门涉嫌违规执法导致被处罚人自杀“抗法”,使得此事极具极端性与敏感性,舆情热度在媒体挖掘和舆论讨论中不断被推高。处理关键在于厘清执法部门处罚是否合理以及被处罚人死亡是否与执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对此,涉事区政府快速回应表态,随后回应主体升级,市政府通报事件原委,体现出当地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官方调查通报仍有瑕疵,导致效果不佳。一是内容未回应核心关切,通报没有对处罚依据和尺度、涉事人员处置情况等问题给出结论;二是通报措辞惹争议,官方在通报中强调“自己无过错”“家属无异议”,并将罚款扣车描述为“依法引导到院内暂停”“咨询期间尚未实施处罚行为”等,被指有卸责之嫌且严重缺乏共情,导致事件虽平息但舆论情绪未缓解。
■ 经验·教训
基层执法不规范问题一直是网络舆情的典型题材,近期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频发的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事件令公众深恶痛绝,而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为网络舆情添了一把火。如广东佛山一路口被曝现“天量罚单”,引发监控摄像头滥设的舆论质疑。随着技术手段在执法工作中应用日渐广泛,各地政法机关需警惕这类基于技术手段作为执法依据的事件类型,除规范严格执法外,同时应考虑实际场景,倡导人性化执法,坚决杜绝“一罚了之”“以罚代管”。一旦出现舆情,相关部门需坚持“三同步”原则,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妥善化解利益纷争,消除舆情危机。
6.湖南女子5年4次起诉离婚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5日,河北卡车司机金某某在唐山市丰润区联合治超站被查,因无法接受执法部门以车载北斗定位系统掉线为由罚款2000元并扣车的处罚决定,在留下遗书后服农药身亡。当日18时许,丰润区政府官微通报称,区委、区政府已组成由政法委、纪委监委、公安局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会及时公布。金某某的遭遇引发网民关注,媒体围绕着金某某自杀的前因后果展开追踪报道,舆论场被大量同情、心痛、批评等声音覆盖。甚至在个别自媒体“带节奏”下,部分舆论矛头从最初的批评当地执法部门乱处罚,逐步升级到抨击行政执法乱象,甚至焦点跑偏,揣测政府部门强制货车安装北斗定位系统滋生出执法腐败。2021年4月10日,唐山市公安、纪检等多部门披露货车司机服药自杀详情,称尚未实施处罚,双方无过激言行,公安机关认定金某某系自杀身亡,家属无异议。但该通报并未平息质疑,陆续曝光同类事件不断刺痛公众神经。
■ 应对评点
根据爆料信息,执法部门涉嫌违规执法导致被处罚人自杀“抗法”,使得此事极具极端性与敏感性,舆情热度在媒体挖掘和舆论讨论中不断被推高。处理关键在于厘清执法部门处罚是否合理以及被处罚人死亡是否与执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对此,涉事区政府快速回应表态,随后回应主体升级,市政府通报事件原委,体现出当地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官方调查通报仍有瑕疵,导致效果不佳。一是内容未回应核心关切,通报没有对处罚依据和尺度、涉事人员处置情况等问题给出结论;二是通报措辞惹争议,官方在通报中强调“自己无过错”“家属无异议”,并将罚款扣车描述为“依法引导到院内暂停”“咨询期间尚未实施处罚行为”等,被指有卸责之嫌且严重缺乏共情,导致事件虽平息但舆论情绪未缓解。
■ 经验·教训
基层执法不规范问题一直是网络舆情的典型题材,近期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频发的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事件令公众深恶痛绝,而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为网络舆情添了一把火。如广东佛山一路口被曝现“天量罚单”,引发监控摄像头滥设的舆论质疑。随着技术手段在执法工作中应用日渐广泛,各地政法机关需警惕这类基于技术手段作为执法依据的事件类型,除规范严格执法外,同时应考虑实际场景,倡导人性化执法,坚决杜绝“一罚了之”“以罚代管”。一旦出现舆情,相关部门需坚持“三同步”原则,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妥善化解利益纷争,消除舆情危机。
6.湖南女子5年4次起诉离婚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13日,据上游新闻报道称,自2016年起,湖南衡阳女子宁某某以丈夫陈某某赌博且数次家暴为由,5年内4次向衡阳县法院起诉离婚,但均被法院以感情未完全破裂、有和好可能等为由驳回或判决不予离婚。今年3月,宁某某第五次向该院提出离婚诉讼。此事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多数网民质疑法院。2021年4月14日,衡阳县公安、妇联等部门通过媒体回应称,陈某某性格偏激,当地政法机关已经采取签发人身保护令、多次对陈某某行拘等措施,但收效不大。湖南省高院也表示正在了解相关情况。2021年4月15日,衡阳县法院发布通报,称法院出于男方和好意愿强烈、双方有和好可能等综合考虑作出裁判,并介绍第五次诉讼受理情况。舆论对此并不认可,“离婚难”“冷静期”制度以及司法“和稀泥”等现象持续引发议论。2021年4月30日,衡阳县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判决两人离婚,陈某某随后提起上诉,目前案件处于二审中。
■ 应对评点
法院在前四次离婚诉讼中均未认定宁某某夫妻感情破裂,是此案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公安、法院等部门舆情发酵后1日内作出回应,应对速度值得肯定,但舆论并不买账,警方回应中透露出的无奈语气反而加剧舆论不满。舆情持续走高之时,涉事法院发出通报,内容既与当事人表述有出入,也未对网络关切的裁判依据等问题进行充分解释,更让公众深信法院“和稀泥”。而且双方当事人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导致网络舆论一直偏向当事女性。舆情曝光半个月后,审理法院第5次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判离,这一结果虽符合当事人及舆论期待,却也使自身再次陷入“不闹大不解决”的舆论旋涡,而且陈某某上诉则进一步拖长了舆情周期,增加舆情反复风险。
■ 经验·教训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实施,备受网络舆论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制度随之实行,与离婚纠纷有关的舆情呈现增多态势。特别是在湖北女子因家暴提离婚遭丈夫杀害、合肥母子3人跳楼自杀等极端个案中,针对“冷静期”制度“增加离婚难度”“加剧恐婚情绪”的质疑声较为普遍,网民负面印象不断加深。在此舆论语境下,审理法院就将面临被动局面,极易遭到舆论质疑,而且公众还会把怒气撒在立法设计上,给法治建设进程造成阻碍。政法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在办理具体离婚个案时,不但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还需同步推进更多舆论引导和社会管控手段,一方面如实呈现案件真相及司法工作详情,引导公众形成理性思考,争取理解支持。另一方面,联合其他部门对离婚个案中潜藏的社会稳定风险构建前端治理、后端预防的工作合力,从源头处化解矛盾纠纷。
7.滁州中院“天价”司法拍卖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13日,据上游新闻报道称,自2016年起,湖南衡阳女子宁某某以丈夫陈某某赌博且数次家暴为由,5年内4次向衡阳县法院起诉离婚,但均被法院以感情未完全破裂、有和好可能等为由驳回或判决不予离婚。今年3月,宁某某第五次向该院提出离婚诉讼。此事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多数网民质疑法院。2021年4月14日,衡阳县公安、妇联等部门通过媒体回应称,陈某某性格偏激,当地政法机关已经采取签发人身保护令、多次对陈某某行拘等措施,但收效不大。湖南省高院也表示正在了解相关情况。2021年4月15日,衡阳县法院发布通报,称法院出于男方和好意愿强烈、双方有和好可能等综合考虑作出裁判,并介绍第五次诉讼受理情况。舆论对此并不认可,“离婚难”“冷静期”制度以及司法“和稀泥”等现象持续引发议论。2021年4月30日,衡阳县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判决两人离婚,陈某某随后提起上诉,目前案件处于二审中。
■ 应对评点
法院在前四次离婚诉讼中均未认定宁某某夫妻感情破裂,是此案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公安、法院等部门舆情发酵后1日内作出回应,应对速度值得肯定,但舆论并不买账,警方回应中透露出的无奈语气反而加剧舆论不满。舆情持续走高之时,涉事法院发出通报,内容既与当事人表述有出入,也未对网络关切的裁判依据等问题进行充分解释,更让公众深信法院“和稀泥”。而且双方当事人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导致网络舆论一直偏向当事女性。舆情曝光半个月后,审理法院第5次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判离,这一结果虽符合当事人及舆论期待,却也使自身再次陷入“不闹大不解决”的舆论旋涡,而且陈某某上诉则进一步拖长了舆情周期,增加舆情反复风险。
■ 经验·教训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实施,备受网络舆论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制度随之实行,与离婚纠纷有关的舆情呈现增多态势。特别是在湖北女子因家暴提离婚遭丈夫杀害、合肥母子3人跳楼自杀等极端个案中,针对“冷静期”制度“增加离婚难度”“加剧恐婚情绪”的质疑声较为普遍,网民负面印象不断加深。在此舆论语境下,审理法院就将面临被动局面,极易遭到舆论质疑,而且公众还会把怒气撒在立法设计上,给法治建设进程造成阻碍。政法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在办理具体离婚个案时,不但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还需同步推进更多舆论引导和社会管控手段,一方面如实呈现案件真相及司法工作详情,引导公众形成理性思考,争取理解支持。另一方面,联合其他部门对离婚个案中潜藏的社会稳定风险构建前端治理、后端预防的工作合力,从源头处化解矛盾纠纷。
7.滁州中院“天价”司法拍卖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4月13日,据上游新闻报道称,自2016年起,湖南衡阳女子宁某某以丈夫陈某某赌博且数次家暴为由,5年内4次向衡阳县法院起诉离婚,但均被法院以感情未完全破裂、有和好可能等为由驳回或判决不予离婚。今年3月,宁某某第五次向该院提出离婚诉讼。此事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多数网民质疑法院。2021年4月14日,衡阳县公安、妇联等部门通过媒体回应称,陈某某性格偏激,当地政法机关已经采取签发人身保护令、多次对陈某某行拘等措施,但收效不大。湖南省高院也表示正在了解相关情况。2021年4月15日,衡阳县法院发布通报,称法院出于男方和好意愿强烈、双方有和好可能等综合考虑作出裁判,并介绍第五次诉讼受理情况。舆论对此并不认可,“离婚难”“冷静期”制度以及司法“和稀泥”等现象持续引发议论。2021年4月30日,衡阳县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判决两人离婚,陈某某随后提起上诉,目前案件处于二审中。
■ 应对评点
法院在前四次离婚诉讼中均未认定宁某某夫妻感情破裂,是此案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公安、法院等部门舆情发酵后1日内作出回应,应对速度值得肯定,但舆论并不买账,警方回应中透露出的无奈语气反而加剧舆论不满。舆情持续走高之时,涉事法院发出通报,内容既与当事人表述有出入,也未对网络关切的裁判依据等问题进行充分解释,更让公众深信法院“和稀泥”。而且双方当事人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导致网络舆论一直偏向当事女性。舆情曝光半个月后,审理法院第5次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判离,这一结果虽符合当事人及舆论期待,却也使自身再次陷入“不闹大不解决”的舆论旋涡,而且陈某某上诉则进一步拖长了舆情周期,增加舆情反复风险。
■ 经验·教训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实施,备受网络舆论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制度随之实行,与离婚纠纷有关的舆情呈现增多态势。特别是在湖北女子因家暴提离婚遭丈夫杀害、合肥母子3人跳楼自杀等极端个案中,针对“冷静期”制度“增加离婚难度”“加剧恐婚情绪”的质疑声较为普遍,网民负面印象不断加深。在此舆论语境下,审理法院就将面临被动局面,极易遭到舆论质疑,而且公众还会把怒气撒在立法设计上,给法治建设进程造成阻碍。政法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在办理具体离婚个案时,不但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还需同步推进更多舆论引导和社会管控手段,一方面如实呈现案件真相及司法工作详情,引导公众形成理性思考,争取理解支持。另一方面,联合其他部门对离婚个案中潜藏的社会稳定风险构建前端治理、后端预防的工作合力,从源头处化解矛盾纠纷。
7.滁州中院“天价”司法拍卖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6月21日,安徽滁州市中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拍卖一款名为“青眼白龙”的纯金游戏卡牌,起拍价为80元、参加拍卖保证金100元。据媒体报道,该卡牌为限量版,官方发行价约1.2万元,卡牌前主人张某某为一名“95后”公务员,因贪污近7000万元被判无期。开拍后仅半小时,这张游戏卡牌竞拍价突破8700万元,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在拍卖期间,滁州中院多次弹出重要提示,让竞买人理性出价,但未能阻止疯狂竞拍,随后滁州中院以“可能存在恶意炒作与竞价行为”为由中止拍卖。网民对此多表达支持之意,并呼吁追究恶意竞拍者的法律责任。2021年6月22日,《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称,滁州中院回应称正在应急讨论此事后续处理情况,有消息将及时公布。同日,“青眼白龙”原主人的一个评估价为50元的U盘也被拍到了近4万元高价,引发部分网民调侃“U盘或藏有机密信息”,后法院及时中止拍卖进程。
■ 应对评点
一起普通司法拍卖事件,因被拍卖物品的特殊价值属性,加上卡牌原主人“95后巨贪”等吸睛要素,最终在网民起哄围观下瞬间演化成一场网络狂欢。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涉事法院及时中止拍卖,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网络秩序。不过,梳理此事仍不难发现涉事法院的两点不足:一是法院对于被拍卖物品的潜在升值空间评估明显不够充分,“一次加价一元”等竞拍规则也不科学,无形中给竞拍者哄抬价格留下可操作空间;二是根据法律规定,恶意竞拍悔拍将会面临刑事和民事处罚,但法院只是在过程中弹窗提醒法律风险、事后解释中止拍卖的原因,对于事件有无调查、违规竞拍者是否需承担责任并没有予以说明,借案普法力度不够,导致类似违规竞拍行为再次出现,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司法拍卖的严肃性。
■ 经验·教训
近年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创造便捷交易的大背景下,网络拍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其中。而通过网络拍卖平台,便捷高效地为拍卖物精准找到买家,已经成为不少法院的“必选项”。但相对应地,网络司法拍卖也可能给法院机关带来其他更多未知的、不可控的风险:如司法拍卖被奇观化、娱乐化;网络技术漏洞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司法拍卖成为司法腐败“新载体”;有经济附加值的拍卖物滋生网络炒作、经济诈骗犯罪;等等。而司法拍卖一旦出现不透明不规范之处,法院部门必然首当其冲。面对新事物带来的新挑战,法院需建立“超前思维”,在司法拍卖时科学研判、流程严谨、规则合理、有效引导。各地法院还可以借助此类热点事件,针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修复漏洞,不断补齐短板,以维护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成都女子劝烟被泼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6月21日,安徽滁州市中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拍卖一款名为“青眼白龙”的纯金游戏卡牌,起拍价为80元、参加拍卖保证金100元。据媒体报道,该卡牌为限量版,官方发行价约1.2万元,卡牌前主人张某某为一名“95后”公务员,因贪污近7000万元被判无期。开拍后仅半小时,这张游戏卡牌竞拍价突破8700万元,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在拍卖期间,滁州中院多次弹出重要提示,让竞买人理性出价,但未能阻止疯狂竞拍,随后滁州中院以“可能存在恶意炒作与竞价行为”为由中止拍卖。网民对此多表达支持之意,并呼吁追究恶意竞拍者的法律责任。2021年6月22日,《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称,滁州中院回应称正在应急讨论此事后续处理情况,有消息将及时公布。同日,“青眼白龙”原主人的一个评估价为50元的U盘也被拍到了近4万元高价,引发部分网民调侃“U盘或藏有机密信息”,后法院及时中止拍卖进程。
■ 应对评点
一起普通司法拍卖事件,因被拍卖物品的特殊价值属性,加上卡牌原主人“95后巨贪”等吸睛要素,最终在网民起哄围观下瞬间演化成一场网络狂欢。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涉事法院及时中止拍卖,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网络秩序。不过,梳理此事仍不难发现涉事法院的两点不足:一是法院对于被拍卖物品的潜在升值空间评估明显不够充分,“一次加价一元”等竞拍规则也不科学,无形中给竞拍者哄抬价格留下可操作空间;二是根据法律规定,恶意竞拍悔拍将会面临刑事和民事处罚,但法院只是在过程中弹窗提醒法律风险、事后解释中止拍卖的原因,对于事件有无调查、违规竞拍者是否需承担责任并没有予以说明,借案普法力度不够,导致类似违规竞拍行为再次出现,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司法拍卖的严肃性。
■ 经验·教训
近年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创造便捷交易的大背景下,网络拍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其中。而通过网络拍卖平台,便捷高效地为拍卖物精准找到买家,已经成为不少法院的“必选项”。但相对应地,网络司法拍卖也可能给法院机关带来其他更多未知的、不可控的风险:如司法拍卖被奇观化、娱乐化;网络技术漏洞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司法拍卖成为司法腐败“新载体”;有经济附加值的拍卖物滋生网络炒作、经济诈骗犯罪;等等。而司法拍卖一旦出现不透明不规范之处,法院部门必然首当其冲。面对新事物带来的新挑战,法院需建立“超前思维”,在司法拍卖时科学研判、流程严谨、规则合理、有效引导。各地法院还可以借助此类热点事件,针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修复漏洞,不断补齐短板,以维护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成都女子劝烟被泼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6月21日,安徽滁州市中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拍卖一款名为“青眼白龙”的纯金游戏卡牌,起拍价为80元、参加拍卖保证金100元。据媒体报道,该卡牌为限量版,官方发行价约1.2万元,卡牌前主人张某某为一名“95后”公务员,因贪污近7000万元被判无期。开拍后仅半小时,这张游戏卡牌竞拍价突破8700万元,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在拍卖期间,滁州中院多次弹出重要提示,让竞买人理性出价,但未能阻止疯狂竞拍,随后滁州中院以“可能存在恶意炒作与竞价行为”为由中止拍卖。网民对此多表达支持之意,并呼吁追究恶意竞拍者的法律责任。2021年6月22日,《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称,滁州中院回应称正在应急讨论此事后续处理情况,有消息将及时公布。同日,“青眼白龙”原主人的一个评估价为50元的U盘也被拍到了近4万元高价,引发部分网民调侃“U盘或藏有机密信息”,后法院及时中止拍卖进程。
■ 应对评点
一起普通司法拍卖事件,因被拍卖物品的特殊价值属性,加上卡牌原主人“95后巨贪”等吸睛要素,最终在网民起哄围观下瞬间演化成一场网络狂欢。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涉事法院及时中止拍卖,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网络秩序。不过,梳理此事仍不难发现涉事法院的两点不足:一是法院对于被拍卖物品的潜在升值空间评估明显不够充分,“一次加价一元”等竞拍规则也不科学,无形中给竞拍者哄抬价格留下可操作空间;二是根据法律规定,恶意竞拍悔拍将会面临刑事和民事处罚,但法院只是在过程中弹窗提醒法律风险、事后解释中止拍卖的原因,对于事件有无调查、违规竞拍者是否需承担责任并没有予以说明,借案普法力度不够,导致类似违规竞拍行为再次出现,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司法拍卖的严肃性。
■ 经验·教训
近年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创造便捷交易的大背景下,网络拍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其中。而通过网络拍卖平台,便捷高效地为拍卖物精准找到买家,已经成为不少法院的“必选项”。但相对应地,网络司法拍卖也可能给法院机关带来其他更多未知的、不可控的风险:如司法拍卖被奇观化、娱乐化;网络技术漏洞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司法拍卖成为司法腐败“新载体”;有经济附加值的拍卖物滋生网络炒作、经济诈骗犯罪;等等。而司法拍卖一旦出现不透明不规范之处,法院部门必然首当其冲。面对新事物带来的新挑战,法院需建立“超前思维”,在司法拍卖时科学研判、流程严谨、规则合理、有效引导。各地法院还可以借助此类热点事件,针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修复漏洞,不断补齐短板,以维护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成都女子劝烟被泼事件
【事件概览】
2021年3月29日,成都网民“@肖美丽”在微博上发帖称,其在用餐时因制止邻桌男性顾客吸烟遭到对方语言攻击并被泼油,引发舆论有关控烟和性别对立方面的热议。在派出所调解下,涉事男子向其道歉并赔偿。随后,“@子午侠士”等微博大V起底“肖美丽”的“港独”身份,指出其与“弦子”、吕频、“女权五姐妹”等人联系密切,疑似与境外NGO组织勾搭在国内“培训”搞事情。个别媒体介入评论批判网络起底是“性别恐怖主义”,引发舆论质疑有势力操控舆论,企图挑起激进女权的行动。此外,肖美丽、吕频等人的社交平台账号被封号,豆瓣社区中十几个与女权主义有关的小组被解散。其部分支持者在微博上发起了“#我和肖美丽站在一起#”“#反对公共空间性别暴力#”等话题,持续进行炒作。
■ 应对评点
此事从劝烟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发酵,充分展示了这些极端女权分子的组织动员能力,展现了他们如何通过线上煽动支持者带动舆论节奏、线下聚集炒“维权”事件,混淆舆论视听,进而挑动社会情绪的。根据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事发后当地警方介入处置,并努力促成涉事双方和解,但警方声音始终未在公共平台上出现,导致网络态势现“一方独大”的局面,不仅警方工作遭到质疑,舆论走向也被掌控在对方手中。值得称赞的是,“@子午侠士”“@上帝之鹰”等一批微博大V主动出击,曝光肖美丽“港独”身份和背景资料,及时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将所谓的“女拳派”与境外势力互相勾结,利用舆论攻击和抹黑我国政府和体制的行径一一揭示,有力地驳斥了网络错误论调,成功守住了舆论主阵地。
■ 经验·教训
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舆论斗争形势和较量更加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势力善于利用舆论制造冲突,从成都“肖美丽事件”中可见一斑。政法机关有必要把握当前舆论趋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对涉及性别、权利、利益等相关议题的事件保持警惕,及时从网络讨论中甄别出“带节奏”的味道,尤其是一些具有煽动意味的言论,及时匡正舆论议题传播轨道。在个案应对处置中,政法机关需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话语权,提高官方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必要时还需积极发挥意见领袖作用,运用正确的传播策略,让网络讨论更加风清气正。
(观察时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
【事件概览】
2021年3月29日,成都网民“@肖美丽”在微博上发帖称,其在用餐时因制止邻桌男性顾客吸烟遭到对方语言攻击并被泼油,引发舆论有关控烟和性别对立方面的热议。在派出所调解下,涉事男子向其道歉并赔偿。随后,“@子午侠士”等微博大V起底“肖美丽”的“港独”身份,指出其与“弦子”、吕频、“女权五姐妹”等人联系密切,疑似与境外NGO组织勾搭在国内“培训”搞事情。个别媒体介入评论批判网络起底是“性别恐怖主义”,引发舆论质疑有势力操控舆论,企图挑起激进女权的行动。此外,肖美丽、吕频等人的社交平台账号被封号,豆瓣社区中十几个与女权主义有关的小组被解散。其部分支持者在微博上发起了“#我和肖美丽站在一起#”“#反对公共空间性别暴力#”等话题,持续进行炒作。
■ 应对评点
此事从劝烟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发酵,充分展示了这些极端女权分子的组织动员能力,展现了他们如何通过线上煽动支持者带动舆论节奏、线下聚集炒“维权”事件,混淆舆论视听,进而挑动社会情绪的。根据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事发后当地警方介入处置,并努力促成涉事双方和解,但警方声音始终未在公共平台上出现,导致网络态势现“一方独大”的局面,不仅警方工作遭到质疑,舆论走向也被掌控在对方手中。值得称赞的是,“@子午侠士”“@上帝之鹰”等一批微博大V主动出击,曝光肖美丽“港独”身份和背景资料,及时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将所谓的“女拳派”与境外势力互相勾结,利用舆论攻击和抹黑我国政府和体制的行径一一揭示,有力地驳斥了网络错误论调,成功守住了舆论主阵地。
■ 经验·教训
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舆论斗争形势和较量更加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势力善于利用舆论制造冲突,从成都“肖美丽事件”中可见一斑。政法机关有必要把握当前舆论趋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对涉及性别、权利、利益等相关议题的事件保持警惕,及时从网络讨论中甄别出“带节奏”的味道,尤其是一些具有煽动意味的言论,及时匡正舆论议题传播轨道。在个案应对处置中,政法机关需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话语权,提高官方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必要时还需积极发挥意见领袖作用,运用正确的传播策略,让网络讨论更加风清气正。
(观察时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
【事件概览】
2021年3月29日,成都网民“@肖美丽”在微博上发帖称,其在用餐时因制止邻桌男性顾客吸烟遭到对方语言攻击并被泼油,引发舆论有关控烟和性别对立方面的热议。在派出所调解下,涉事男子向其道歉并赔偿。随后,“@子午侠士”等微博大V起底“肖美丽”的“港独”身份,指出其与“弦子”、吕频、“女权五姐妹”等人联系密切,疑似与境外NGO组织勾搭在国内“培训”搞事情。个别媒体介入评论批判网络起底是“性别恐怖主义”,引发舆论质疑有势力操控舆论,企图挑起激进女权的行动。此外,肖美丽、吕频等人的社交平台账号被封号,豆瓣社区中十几个与女权主义有关的小组被解散。其部分支持者在微博上发起了“#我和肖美丽站在一起#”“#反对公共空间性别暴力#”等话题,持续进行炒作。
■ 应对评点
此事从劝烟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发酵,充分展示了这些极端女权分子的组织动员能力,展现了他们如何通过线上煽动支持者带动舆论节奏、线下聚集炒“维权”事件,混淆舆论视听,进而挑动社会情绪的。根据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事发后当地警方介入处置,并努力促成涉事双方和解,但警方声音始终未在公共平台上出现,导致网络态势现“一方独大”的局面,不仅警方工作遭到质疑,舆论走向也被掌控在对方手中。值得称赞的是,“@子午侠士”“@上帝之鹰”等一批微博大V主动出击,曝光肖美丽“港独”身份和背景资料,及时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将所谓的“女拳派”与境外势力互相勾结,利用舆论攻击和抹黑我国政府和体制的行径一一揭示,有力地驳斥了网络错误论调,成功守住了舆论主阵地。
■ 经验·教训
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舆论斗争形势和较量更加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势力善于利用舆论制造冲突,从成都“肖美丽事件”中可见一斑。政法机关有必要把握当前舆论趋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对涉及性别、权利、利益等相关议题的事件保持警惕,及时从网络讨论中甄别出“带节奏”的味道,尤其是一些具有煽动意味的言论,及时匡正舆论议题传播轨道。在个案应对处置中,政法机关需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话语权,提高官方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必要时还需积极发挥意见领袖作用,运用正确的传播策略,让网络讨论更加风清气正。
(观察时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