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6月7日,为期3天的2021年高考大幕拉开。全民瞩目的高关注度以及互联网的加速传播,短时间内使得整个舆论场呈现出“全民高考”的热烈氛围。不过相较往年,今年除了试题设计、考场秩序、考务保障等常规舆情外,还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选取其中3起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研判,以供参考。
一、舆情概述
2021年6月7日17时许,有网民爆料称,在刚刚结束的高考数学科目考试中,湖北考生吴某某在考场用手机将试题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被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该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关注。6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责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认真调查。当日11时许,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官微“@黄陂教育”发通报确认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的事实,称监考人员存在入场安检和监考失职问题,已停止其监考资格,取消违规考生的考试资格及各科成绩。对于“手机是怎么带入考场的,为什么信号没被屏蔽”等关键问题,黄陂区招生考试办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手机更新快,屏蔽工具跟不上,只能屏蔽部分信号。6月9日凌晨1时许,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通报称,此事系考生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安检”“用手机拍照发送考题系考中个人作弊,不存在考前泄题”等。教育部要求湖北省招生委员会组织教育、公安等部门对相关人员和相关机构进行全方面、全过程、全链条彻查,依法依规严惩严处。
2021年6月9日,抖音有自称为“吴伊卓”的用户发布“既然已经曝光我了,本来就没想过能够考好那就火一次吧,考不上又怎样我还有我爸爸,大不了回家”等挑衅言论,激怒不少网民。2021年6月13日,“@黄陂教育”辟谣称,网上言论不是吴伊卓本人所发,请网民朋友不信谣、不传谣。
■ 舆论概况
此事件中,舆论关注点集中在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上。涉事的考生和监考人员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引发争议,湖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小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童德华等专家认为,从公开信息看,该考生行为不符合考试作弊犯罪构成,亦不符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构成,但整个事件还有很多疑点,比如考场使用金属探测仪是否存在问题、信号屏蔽仪是否存在漏洞等需要深入调查。另外对于网民质疑的“抖音炫父”事件,千龙网认为教育局及时辟谣值得肯定但并不是终点,公安、网信等部门应介入,对某些网民借机炒作的行为严肃处理。
2.河北“考生戴牙套无法过安检”事件:媒体报道失实引发“乌龙”
2021年6月7日晚,河北沧州交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助考信息,介绍了沧州交警帮助戴牙套考生赶赴医院开出证明顺利进入考场一事。随后,《新京报》“沸点视频”、财新网等媒体报道此事,并重点突出“考生因戴金属牙套不能进考场”“民警带考生开进场证明”等内容,相关视频被热传。2021年6月8日中午,当事考生在微博上发声解释事实真相,自称系主动去医院开证明,因担心早上时间不够所以求助交警。当晚沧州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情况通报澄清称,交警送考生盖公章事件属实,但沧州交警官微原文是“考生求助称,自己戴了金属矫治器,可能无法通过检测”,而网络报道时却变成“牙套引发警报,工作人员称需盖医院公章否则不能进”,属网络报道细节出错。舆情很快平息。
■ 舆论概况
此事舆论关注度较高,“#考生因戴金属牙套不能进考场#”“#沧州考试院辟谣考生戴牙套无法过安检#”等话题热度累计高达4.8亿次。舆情发生时,不少网民为交警护航高考的作为点赞,“炮轰”考点安检工作“死板教条”,质问学校为何不提前通知考生注意事项。随着事件的澄清,舆情出现逆转,网民聚焦媒体报道的真实性问题,对报道细节失实表达不满,调侃“现在的新闻需要隔三天再看”“除了媒体都是好人”。
3.内蒙古“弟弟藏姐姐准考证”事件:网络谣言滋生性别对立讨论
据燃新闻等媒体6月8日报道,内蒙古赤峰一考生妈妈向民警求助,称孩子未带准考证(后核实系身份证)。执勤交警随即驾车带家长回家寻找无果,后来得知是弟弟藏了起来。家长从幼儿园接回考生的弟弟,将藏在楼下草丛中的证件找出,姐姐最终顺利参加考试。该事件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9日下午,考生本人“@房苡彤”及其同学在微博澄清,称其实是忘带身份证,弟弟为帮忙把证件藏在草丛里,绝非网传的“故意藏证件”一说。
■ 舆论概况
舆情曝光次日,“#弟弟藏姐姐高考准考证#”“#姐姐辟谣弟弟藏自己准考证#”等话题火速蹿上热搜,阅读量累计近12亿次。起初舆论还停留在娱乐层面,调侃“熊孩子该打”;随后在自媒体“带节奏”下,舆论风向很快发生偏移,有网民对考生弟弟恶语相向,还有一些营销号大搞“阴谋论”,认为“这是弟弟故意为之,目的就是要毁掉姐姐的前途”,并宣称“身边就有这种人”,借机将话题引向未成年人、重男轻女、性别对立等层面。最后,随着真相大白,主流媒体开始引导舆论。观察者网发布对当事人的采访报道,再次澄清事件真相;《北京晚报》认为当下“反转剧”频出根源在于“接力传谣脑补偏见”,暴露出“传播者”失职这个大问题,获得较多网民认可。(www.xing528.com)
二、特征分析
高考舆情是当下网络生态在这一特殊时段的集中反映,其中折射出的新趋势、新动向,亦对政法机关的社会治理工作具有启示意义。上述事件呈现出以下三点特征:
1.热门话题在高考舆论场找到“落脚点”
任何热点舆情都是当下网络舆论生态的集中反映。具体到高考舆情中,除时间要素外,最根本的在于此事能否在教育权益、社会公平、公共利益诉求等方面构建起情感认同。换句话讲,高考热点舆情必然是当下网络热门话题与社会现实及心态的结合,因此舆情能够发酵也一定契合了某些社会心理。比如,湖北考生手机作弊事件本身就具有高度敏感性,前不久曝光的江西专升本考试疑似“泄题”事件更是加剧了舆论对高考公平的担忧;而后出现的冒充当事人“抖音炫父”事件,激起网民对特权的痛恨,因此出现了评论区对骂的混乱现象。内蒙古弟弟帮姐姐收起身份证,却被营销号炒作成一个恶意满满的“无良儿童”形象,还有人打起性别牌大肆宣扬性别对立等极端言论。这些话题无一不是近期的网络“爆款”,在全民关注的高考舆论场中找到“落脚点”并抢夺公众注意力。需要警惕的是,任何网络世界的乱象都具有向现实世界溢出的可能性,如果一些行为在网络上得不到及时规制,那么现实世界出现模仿事件的概率也会上升。
2.“加工型”新闻模式加剧信息失真传播
在网络时代,媒体与自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会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阅读量或互动效果等对新闻信息进行部分夸张、演绎,被演绎的内容在一环又一环的信息传播中经过层层扭曲,成为新闻事件所谓的“焦点”或“亮点”,但真实性却逐步衰减。这就是网络传播中的失真现象。在今年的“考生戴牙套无法过安检”“弟弟藏姐姐高考准考证”等反转事件中,都出现了类似情形。针对此类问题,舆论总结出两层原因:一则是公众在接受信息时常有“选择性接受”心理,一事当前往往“情绪先行、不问真假”,急于按照自己的喜好表达意见,容易为信息的以讹传讹创造空间;二则是自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制作、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诸如“拍客拍视频—媒体加工—平台推送—等待热搜”等加工方式已经成为传播常态,但是新闻传播中的关键环节——事实确认却严重缺失,导致一些未经核实的新闻如同“烙饼”一样在热搜上反复翻转。如信息失真频发,不但容易误导公众对热点问题的真实判断,诱使舆情讨论反复和情绪对抗,也不容易凝聚公众充足共识,进而损耗公众对政府、媒体的公信力信任度。
3.外部环境渐趋复杂增大涉警舆情风险
一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从武装巡逻、疏导交通、应急处突等多个方面积极为高考护航,成为考务保障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备受舆论认可。不过从近几年监测数据看,受到现代信息技术迭代升级、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高考事件中涉警的敏感负面舆情有增多趋势,今年舆论场也体现这一变化,不但给公安机关日常警务工作带来挑战,也导致公安机关被卷入舆情的风险增加。在湖北考生手机作弊一事中,舆论认为警方等部门需深入调查考场安检设备是否存在漏洞,依法介入调查处理“抖音炫父”的网络无底线炒作行为,但一直未见警方有公开回应,导致舆论疑虑未消。又如河北“考生戴牙套没过安检”一事,有网民揪住该信息系警方主动发布且视频中民警多次出镜这一细节,怀疑警方配合媒体摆拍炒作等。这2起事件还引起关联讨论,部分网民调侃“手机能带进考场牙套却不行”,质疑考场安检工作“形式主义”。尽管从现在看,舆情都已处于平息状态,但如今引爆舆情的风险点千变万化,一旦公安机关在应对处置时缺乏对舆情敏感点的预判把控,再加上媒体炒作等其他不确定因素,一些潜在风险可能由暗转明,发酵成直接针对公安部门的负面舆情。
三、研判建议
如今,由“全民高考”所引发的关注热潮,已经成为特定时期定期出现的热门网络舆情类型。而今年高考期间一些热点事件所反映出的新问题、新动向,不仅反映出舆论对维护教育公平的强烈期待,也侧面说明了高考期间维护教育公平依旧面临巨大挑战,于政法机关而言更是责任重大。政法机关需要从高考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中发现问题、研究规律,实时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趋势,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关切积极正向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首先,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中涉法舆情风险,政法机关的舆情意识一定要足,要准确预判舆情敏感点,从苗头上防控干预,防止有关问题沉淀累积为舆情事件中的导火索。其次,一些比较复杂的事件的解决不仅需要政法机关出面,更加需要联合教育、网信、纪检监察、市场监管等部门合力引导。最后,针对高考中暴露出来的社会治理中不完善之处,政法机关还可从实体方面思考解决之道。比如某艺人参加高考走出考场时被“私生饭”围堵,《光明日报》批评“追星追到高考考场是在挑战社会秩序底线”,同时也提醒公安机关维护高考秩序工作需要注意的新领域;湖北考生用手机作弊一事,提示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迭代已经对政法机关日常工作提出挑战。政法机关需正视社会发展现状,在统筹高考安保工作时深入评估其中的潜在隐患,如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专项治理行动等,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观察时间截至2021年6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