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拿去主义陈诏“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B.从论证方法上看,《拿来主义》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上文中第三、四自然段也是如此。D.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既要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又要创作出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作品,贡献于全人类。

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一、字音

1.单音字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2)语境辨析法

二、字形

三、词语

1.理解辨析

(1)接受·接收

接受:指收取(给予的东西),也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接收:收受;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接纳。

(2)吝啬·吝惜

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而舍不得的意思。“吝啬”着重指财物当用不用,含贬义,是形容词。“吝惜”指因过分爱惜而舍不得拿出,宾语是财产、生命、力量以及具体的物品,是动词。

2.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古董 闭关锁国 仪节  并行不背

B.缘故 发扬国广 大度  柳暗花明

C.辩白 丧权辱国 辨识  磕头贺喜

D.糟粕 勃然大怒 慰籍  概莫能外

3.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①烟枪和烟灯,②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③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④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达到了登峰造极。(www.xing528.com)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正如鲁迅已经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更是民族性格和意志的标志,巴金是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为人们所崇敬。

D.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优秀文化的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办法,都会影响年轻人的文化观念的形成。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6~8题。

6.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实质是什么?

7.第1段中“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怎样理解“捧”和“挂”?

8.第4段中“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句话中“抛来”与“抛给”应如何理解?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拿去主义

陈 诏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来”,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人意料。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绝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9.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拿来主义》都涉及“拿来”“拿去(或送去)”问题,两文中的“拿去(或送去)”实质相同。

B.从论证方法上看,《拿来主义》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上文中第三、四自然段也是如此。

C.文中引用了一位美国汉学家的话,这位美国汉学家希望中国作家的作品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既要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又要创作出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作品,贡献于全人类。

10.“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11.“‘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要强调“拿去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