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一年级修订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9节课,刚入校的孩子们那纯真可爱的模样以及时不时自由蹦出的天真智慧的话语让人记忆犹新。但同时,也为一些年轻教师有意或无意压制孩子的天性,或忽略课堂上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教育契机而遗憾。
例一:在一首儿童诗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问孩子们: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孩子们坐在座位上争先恐后地回答“喜欢”。老师再问“为什么”,孩子们立即接二连三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时,老师对孩子们说:“想说话,先举手!”老师再出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意在让孩子们随图识字识词,当老师问“小朋友们认识它们吗”,孩子们又坐在座位上异口同声地看图回答。这时,老师再一次说:“想说话,先举手!”在开课后的15分钟时间内,替这位年轻教师统计了一下,共提示了孩子5次“想说话,先举手”。这样强调、提示的结果怎么样呢?后半节课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不如上课伊始时那么高,课堂气氛也逐渐涣散,自己玩自己的或心不在焉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固然与课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环节都要让每一个孩子“有事可做”有关,但一定也与老师再三强调孩子“想说话,先举手”有关。
“想说话,先举手”原本是老师们对新入校孩子“规矩意识”培养的要求,我们可以听到一年级班级中类似的“口号”还有很多,比如:“三、二、一,坐整齐”“站如松,坐如钟”“大眼睛,看黑板”等,但是,与这些规矩不同的是,“想说话,先举手”某些时候是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老师们可能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听到某个孩子坐在座位上自由发言的时候说得挺好的,但一让他站起来说的时候,就不尽如人意了。或者手举得高高的孩子,你让他第一个发言,可他一站起来却突然“思维短路”,忘了刚才想说的是什么了。这是因为思维、语言的灵感往往产生于一瞬间而且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如果人为地打断了它们,也许就找不回来了。某些时候,宽容孩子的“不守规矩”是尊重、理解低龄儿童的体现。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不是靠几句课堂口号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靠教师自身的教育智慧及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事情。
例二:教师教孩子学写“开”字,先用课件生动地给孩子展示了书写过程,然后在田字格里一笔一画给孩子范写。写完后,一孩子坐在座位上说:“老师,‘撇’没有挨到上面的‘横’。”老师没做声,孩子又重复了一遍。不知道老师是真没听见还是装作没听见,没有对孩子的意见给予回应。也许这个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吧!其实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讲不清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可以顺着孩子的意见说:你不喜欢看到“撇”离开“横”,是吗?那老师就让它们亲密地挨到一起吧!修正自己的书写即可。孩子提出的问题其实给了我们提示:初教孩子写字,还是应该规范地按照教材中的印刷字体来,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也会影响孩子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www.xing528.com)
例三:在学习了教材中的“虫”字等生字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给生字找朋友”的活动,随机给了几个小朋友每人一张生字卡,让他们到黑板上找到自己的“朋友”贴在旁边。一个小朋友拿着“害”字,先是放在“虫”字的后面,再站定看了看,似乎觉得不对,又将“害”字挪到了“虫”字的前面,组成了词语“害虫”。这一细节不知是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忙乎的老师没发现,还是预设中并没有充分估计到孩子有可能组“虫害”这一词语,老师就这样放过了一个让孩子感受汉字神奇魅力的好时机。如果孩子自身没有生成这样的现象,可以顺其自然只学习“害虫”一词;如果现场生成了,老师也发现了,就不应该忽视它,完全可以以学定教,趁机拓展:老师想告诉大家,其实刚刚某某小朋友将“害”字放在“虫”字的后面组成词语“虫害”也是可以的,什么是“虫害”呢?就是害虫太多了,都形成灾害了。让学生感受:同样的两个字,顺序一颠倒,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多么神奇的汉字!甚至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口头练习几组类似的词语,如:上海—海上,人家—家人,牛奶—奶牛,等等,让孩子们在惊叹中增强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似乎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脱口而出,可是真正站在孩子们中间时,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真正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将课堂真正变成孩子自由心灵的智慧学堂?情智兼得的课堂必然是教师的自身魅力与孩子的生命成长水乳交融的合成品,愿老师们的眼中、心中时时有学生,处处有学生,事事有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