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文
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春晚一支名叫《唐宫夜宴》的舞蹈火了。这支舞蹈“火出圈”的方式不同于数年前央视春晚走红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前者有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加持,后者主要依靠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两者之间走红方式的差异倒是给当下以及未来人们如何传播文化以启发,即深度挖掘并创造性转化。
深度挖掘在于落实到细节,挖出文化内涵,这一过程注定是艰辛而漫长的,但正如人们常说的,慢工出细活,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着急不得。正如《唐宫夜宴》的舞蹈编导陈琳所说,该作品深入研究了盛唐时期唐宫乐伎的生活状态,而演员的造型灵感则来源于河南博物院中的一组唐三彩乐俑。为了呈现出唐朝女子圆润丰满的美态,上台前演员们都需要在口中塞脱脂棉球,还要穿上一种围在身体上的海绵服。正是如此深挖掘,细打磨,才让《唐宫夜宴》成为播放量达20亿次的爆款节目。一位叫王禹的媒体人如此评价:《唐宫夜宴》的设计还原了人们对盛唐时期唐宫乐伎生活的历史想象,灵动的碎步,丰韵的体态,月牙形的妆容,高逼真“沉浸式”的体验,瞬间让观众一眼跨越千年时空,穿越盛唐,新鲜感十足。
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生与传播而言,深度挖掘还只是完成了“打造毛坯”的工作,接下来的创造性转化才是关键。实事求是地讲,面对当前口味要求越来越高的观众,打造“火出圈”的传统文化节目十分艰难。唯有多视角、多维度地呈现,并运用高精尖技术加持,传统文化才不会被束之高阁。就如近些年央视打造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以及地方卫视的《国学小名士》《国乐大典》等节目,均是有机融合了诸多元素,特别是融合了人工智能,向观众生动活泼地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质,以此成为经典之作。
那么,完成了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就可以获得新生和广泛传播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别忘了当下是互联网时代,任何文创产品的火爆均离不开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唐宫夜宴》的火爆不禁让我想到春节期间遇冷的国漫电影《哪吒重生》,两者一热一冷,犹如“冰火两重天”。《哪吒重生》虽然也凭借高精尖科技打造出出色的特效,导演也发声请求观众支持,但因为电影本身偏离了文化传统,最终铩羽而归,连本都难捞回来。不少网友一语道破电影失利的原因:不太能接受哪吒的故事变成了现代都市版。可见,在挖掘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可走入歪道。(www.xing528.com)
从《唐宫夜宴》的成功到《哪吒重生》的失败,人们应清楚:传统文化的新生与传播就是在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中不断给观众审美新鲜感,唯有如此,才能够打造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
名师点评
文章围绕“《唐宫夜宴》”和“国漫崛起”这两个关键词立意行文,对比手法是其一大写作特色。作者开篇即用对比——《唐宫夜宴》与《千手观音》火爆方式的不同,以此引出文章观点——传统文化的新生与传播在于深度挖掘并创造性转化。在倒数第2段作者又以《哪吒重生》为例,以此引出结论,再次强调文章的观点,行文缜密。
标杆作文三
立意角度:“新文创”与“种植”联合发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