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颜泽众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2000多年前,屈原《天问》,叩问星空;如今,中国“天问”,直刺苍穹。
无论是嫦娥奔月的传说,还是万户飞天的实践,都显示着中华民族对于月亮、星空的好奇与热爱。然而,奔赴太空的路上,光有梦想还不足以让我们到达彼岸。
我们不会忘记,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美、苏开始探测月球;1961年,美、苏开启火星与金星探测……人类的太空时代悄然而至。“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连发射卫星都是件很遥远的事情,遑论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巨人”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其“肩膀”上,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开始了艰难而又坚定的赶超之旅,他们胸怀航天强国梦想,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一个个技术难关被突破,一座座科研堡垒被攻破。从遥不可及到自主掌握,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秉承“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建设发展之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中国航天人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航天梦用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升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天问一号”传回高清火星照……“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视线之外,穹顶之上,中国人的一道道壮丽的航天轨迹闪耀着科技的光辉、标注着创新的坐标、书写着中国航天人的自豪,不断刷新着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www.xing528.com)
科学探索没有坦途,科技创新没有终点。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推动发展的“新引擎”,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牵动全局的“牛鼻子”,才能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才能不断推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进程!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韶华不负,未来可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以梦为马,未来已来,以科技创新唱响新时代!
名师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首先指出中华民族虽早有探索太空的梦想,但受限于科技实力而落后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发出继续强化科技创新的号召,收束全文。
标杆作文三
立意角度:进行深空探索,努力实现人类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