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法典施行:保护民事权利 进入新时代! 高考热点作文冲刺

民法典施行:保护民事权利 进入新时代! 高考热点作文冲刺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此外,《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造成的悲剧屡次发生,《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细化各方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被誉为“亲民法典”。

民法典施行:保护民事权利 进入新时代! 高考热点作文冲刺

聚焦头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2020年6月1日受权全文播发了这部法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共7编,1260条,这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涵盖了每个人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譬如强化对胎儿利益的保护,降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宣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规定成年监护制度,增设专章规定居住权,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此外,《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例如,《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是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造成的悲剧屡次发生,《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细化各方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精准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华商晨报》报道,大连陈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5万元钱时隔几天仅剩下两角钱,调查发现竟是9岁的女儿利用绑定银行卡的手机登录虎牙直播平台,将钱分别打赏给了不同的主播。数月来,陈女士多次申诉,要求退款,但平台给出的回复始终是证据不足,申诉材料被驳回。

材料二:近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2019年5月,一个小孩从高楼抛下的一瓶矿泉水掉落到在小区花园散步的老婆婆身旁,导致其受到惊吓并摔倒,造成十级伤残。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医疗费等9万多元。

材料三:《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直播打赏、“人肉”搜索、乘车霸座、高空抛物等皆入法典。《民法典》被誉为“亲民法典”。

结合以上材料,任选一个完成以下写作任务:

①给大连遭受损失的陈女士写一封建议书,帮助她追回损失。

②以旁听者的身份给越秀区人民法院写一封感谢信

③针对某则材料内容,自拟辩题,写一篇辩论词。

④综合三则材料,以“依法维权”为话题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法点拨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解读这类题目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准确把握每则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材料之间的逻辑关联,从整体上全面把握题目的内涵、命题方向和命题意图,进而确定立意。对于这类题目的分析立意,可以采用先分后总的思维模式。(www.xing528.com)

本题中,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新闻事件,属于叙事性材料。其中,材料一反映的是目前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直播打赏”现象,特别是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产生的民事纠纷。材料二反映的是屡禁不止、严重妨害他人安全的“高空抛物”现象。这两种现象,一个关乎民众的财产安全,一个关乎“头顶上的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而一直得不到有效防范和处理的民生大事。材料三是《民法典》的内容指要,属于提示性材料。在对三则材料进行分解后,再将它们综合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的“伤民”事件的定性和处理,《民法典》都有对应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些规定为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突出了“亲民”特点。通过这样的综合分析,我们就会豁然明白题目的命题方向,设题者意在引导考生了解《民法典》颁布的意义,进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民法典》这个“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样,就找到了写作立意的方向和突破口。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一、《民法典》为百姓解除生活之忧

有了《民法典》,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纠纷,无论受到怎样的侵害,我们都可以理直气壮地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告别过去那种求助无门的无奈和漫长的维权之路。

二、《民法典》是惩治社会“顽疾”的一剂良药

有了《民法典》,某些人原来那种“不触犯刑法,别人就拿我没办法”的错误观念不得不改变,原来那种肆意侵害他人利益、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得不收敛,纠纷、侵权案件也会越来越少。

三、《民法典》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高度文明进步的新时代

《民法典》可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纠纷少了,理解多了;妄为者少了,自律者多了。如此一来,人们的安全感提高了,幸福指数提高了,社会会更加和谐

写好这道作文题,还要在具体的行文思路和文体规范上下功夫:

①给陈女士写一封建议书,帮助她追回损失,可以这样构思:《民法典》已经颁布,这是一个法治社会→简述《民法典》内容→解决平台刁难→学会依法维权。

②给越秀区人民法院写一封感谢信,可以这样构思:感谢为百姓发声,主持公道→指出此乃亲民行为→合乎《民法典》宗旨→显示出惊人的前瞻性。

③写辩论词,可以这样构思:拟定辩题→正反双方亮明观点→引用法律条文证明自己的观点→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重申自己的观点,突出中心。

④以“依法维权”为话题谈感想,可以这样构思:《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有了《民法典》,民生有保险→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正反论证→学法守法不违法→依法维权。

标杆作文一

立意角度:《民法典》为百姓解除生活之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