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当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社会只强调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对传输速度要求不高。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丰富和即时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社会对信息传输不仅要求准确、快捷,更需要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选择。这些新的要求就给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挑战。在设置口语交际课程时,就必须充分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当前信息传输的要求,做到能够通过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来满足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需要体现口语的内在特征。口语和书面语都是交际工具。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独特性:口语可以随便说,具有随意性;口语不易保存,具有转瞬即逝性;口语通俗易懂,说完以后不可更改。信息社会的口语交际不仅需要快捷,更需要准确。设置口语交际课程时就要充分考量这些因素,扬长避短,不仅体现口语交际的及时性,快捷性,同时避免口语的缺陷,力求信息传输的准确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思绪不清,则言语不清。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糊,只说明思维的混乱。”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强、逻辑推理严密,这是说话的基本条件。思维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说话,越有利于口才的发挥。因此就需要强化思维的严谨性和缜密性训练,把提高逻辑思辨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根本指导思想,将训练学生敢说、愿说、能说、会说、说好作为实践目标,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理论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这一概念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判断某一语言形式是否正确;判断某一语言形式在特定的场合中是否得体;判断某一语言形式是否实际可行;判断某一语言形式是否在实际中使用。用海姆斯自己的话说,交际能力就是:“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谈何内容。”卡纳尔和斯温做了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把交际能力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语法能力。指语言本身的知识(包括词汇、构词规则、语音、句法等方面),主要涉及正确理解和表达话语的字面意义的知识,也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指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适当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语境因素包括话题、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交际目的。话语应该在语义和形式两方面都是适当的。
(3)语篇能力。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连贯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语篇的完整统一通过语言形式的衔接和语义的连贯来实现。
(4)策略能力。指为了加强交际效果或弥补由于缺乏交际能力等因素引起的交际中断所使用的策略,包括言话和非言语两方面。换句话说,策略能力就是在交际过程中的应变能力。这就意味着交际能力体现在能够按照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运用语言规则造词造句,通过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而组成口头或书面的篇章,并采用一些言语和表情、姿态等非言语形式来实现思想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口语交际能力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语境、背景,以及对交际对象的分析能力和适应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强的人能够做到适情、适境、适度、适时,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职业、教养以及思想文化水平,具体表现在表达能力、修辞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www.xing528.com)
表达能力就是按照说什么、怎么说的语言预设,迅速组织语言并符合清楚、准确、条理性和得体性要求,是一种由内部语言迅速转变成外部语言的能力。说话时,根据表达的主客观需要,把默想中出现的关键性词语,连同其他相关词语,按特定的语法规则连接起来,符合语法可接受性和内容得体性的要求。
修辞能力是指善于运用比喻、借代、设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根据不同对象、场合、气氛等具体要求,适度恰当选择语言把话说好的能力。修辞能力强的人,能够恰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语言的应变能力是指口头语言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口语的应变能力有三个要素:迅速,恰当,巧妙。它不仅能够表现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
为了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除了具有必备的陈述性质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适应具体语言环境的能力、根据语境需要组织话语的能力、在交际受阻情况下采取方法和手段保证交际顺畅进行的策略能力等。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境,以恰当的方式将这些程序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呈现出来,并通过实践反思使学生得到对这些恰当方式的感悟和领悟以形成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
创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背景,选择口语交际中所需要的涵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在内的“语文知识”并运用恰当方式呈现出来以便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是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