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思维创新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思维创新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就是知识目的论,将知识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其始作俑者就是“双基教学”。“本位主义”将知识作为教学的根本和唯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异变的知识“本位主义”和为纠偏而产生的知识“虚无主义”都是两种异化的知识观,是与课程实施要求截然违背的知识教学形式。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界还是语文教学的实践界,对这些问题都缺乏清醒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思维创新

教材是教学所依据的材料,教材中出现的问题为语文教学训练的异化埋下了祸根,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中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而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就是知识目的论,将知识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其始作俑者就是“双基教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双基教学”在出现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对普及民众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民众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以后,“双基教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训练的异变,从而引发了世纪之交的语文大批判大讨论,促成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的实用性是毫无疑问的,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让下一代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并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对基础知识的关注是没有错的,但将基础知识当作语文教学的全部就是错误的,这从知识的演变逻辑中可以看出来。

亚当斯的滋养理论和训练理论为我们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滋养理论关注知识的本体价值,训练理论关注知识的实用价值。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知识的本体价值蕴含在实用价值之中。没有了实用价值,知识的本体价值也就毫无价值。同样,知识的实用价值必须以本体价值为主旨,没有了本体价值,知识对人的实用价值也无从谈起。教育存在的基点是实用,但不止于实用,实用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基于实用的立场,参照“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就可以从方法论的视角提出类似的命题:“怎样使用知识最有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怎样处理和对待知识主要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为知识而教知识”,将知识当作教学的根本和唯一,这是“本位主义”知识观;另一种是“为知识而不教知识”,这是对知识本位主义的“纠偏”,是“虚无主义”知识观。

“本位主义”将知识作为教学的根本和唯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知识是课程存在的自然状态,而课程实施自然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有效地掌握课程中“最有价值”的知识,从而奠定发展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www.xing528.com)

异变的知识“本位主义”和为纠偏而产生的知识“虚无主义”都是两种异化的知识观,是与课程实施要求截然违背的知识教学形式。“本位主义”和“虚无主义”都试图站在实用的视角阐述知识的实施过程,却忽略了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教知识的根本目标是能力培养、文化习得、思想成熟、态度端正和素养养成;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个体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应该做出科学的回应,但当前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却出现了缺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面向所有人而推行的义务教育,语文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种现代的语文教育与传统精英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有什么区别?对于当前的语文教育来说,依然存在一种精英教育的取向,即用培养精英的教育目标来要求“通识教育”时代的个体,其显著的体现就是“选拔”。

“双基”教学大大提高了一代人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当代的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换言之,当人的基本素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有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面对时代的急剧变化,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核心的表现就是网络和英语,语文教学是否能够有效地面对挑战?语文教学又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做出什么变化以应对这些挑战?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界还是语文教学的实践界,对这些问题都缺乏清醒的认识。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仍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似乎仍在重复几十年前的理论;语文教学实践依然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语文教学问题重重,课程改革以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出现明显改良的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