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1997年以后的思维创新

语文教学:1997年以后的思维创新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之间总看不见活跃在字里行间的那个“人”。如果人文精神能够“借鉴”的话,又为什么没有“借鉴”呢?这些理念背后的基点都是“人”——需要成长的学生。语文课程性质的世纪之争暂时趋于平静,基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样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1997年以后的思维创新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语文教育就像叔本华的“钟摆”,在“文”和“道”之间来回摆动:文,履于语言训练的圈子;道,总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在这之间总看不见活跃在字里行间的那个“人”。

1997年《北京文学》刊发的三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大批判和大讨论,对标准化的语文提出了尖锐批评,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发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孙绍振的观点,标准化考试忽略了人文精神这一精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在中国“一贫如洗”的情况下,这样的“借鉴”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很明显,这种批评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历史境遇。比这更重要的问题是:人文精神能够“借鉴”吗?如果人文精神能够“借鉴”的话,又为什么没有“借鉴”呢?难道是当时的人无知抑或是看不清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当我们这样发问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绝对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借鉴”能够解释清楚的。从根本上说,人文精神压根就是不能“借鉴”的,人文精神的获得是积淀的结果,而积淀的前提就是时间的保障,没有充足的时间作为保障,人文精神的获得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与时间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文精神的涵养必须立足于传统,因为传统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充足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我们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营养。在大讨论中,语文教育回归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讨论的重点。在讨论过程中也就形成了这样的观点:语言是基础工具,但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所以,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背后的基点都是“人”——需要成长的学生。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上一版进行了很大的修订,但课程理念根本一致,只是对个别地方的用词和语句进行了调整。(www.xing528.com)

语文课程性质的世纪之争暂时趋于平静,基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样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至此,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之声暂趋平静并不代表大家一致赞同“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就更别说这个观点是否真正揭示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