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农贸市场:城市人的怀旧

清明节农贸市场:城市人的怀旧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兴起的上海郊区公墓周边的清明节农贸市场亦发挥了相似的功能。发展到现在从福寿园牌坊到福寿园门口的路上,在清明节和冬至节前后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农贸市场。尽管很多时候并未言明,但这样的农贸市场里的买卖行为中,却夹杂着对过去传统生活的怀念与对当下碎片化的都市生活的无形焦虑。

清明节农贸市场:城市人的怀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生土长’、守家在地的中国人也如同骤然间被剥夺了故乡、故土、故国,被抛入了一处‘美丽的新世界’”(32),他们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但乡村记忆尚未远去,“怀旧”日渐成为都市生活的新主题。怀旧被看作是现代人“为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认同危机,时常记忆或回溯过去的自我形象和生存经验,并借助想象弥合自和调整遭到时间侵蚀和现实割裂的、破碎的自我形象,从而保持自我发展的历史不被中断、自成一体的自我世界不被分裂”(33)

节日成为触发漂泊者思旧怀乡之情的重要节点。每到佳节来临之际,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上,总多有充满了怀旧之情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充满着对过去的人、事、物的回忆,亦即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就清明节而言,每到节日来临之际,各大报纸总要推出与清明记忆相关的作品若干篇,这些作品内容常常涉及对亲人的思念(例如,2014年4月6日上海《新民晚报》刊登了名为《清明》的文章,文章回忆了小时候去给爷爷扫墓的情形),对清明节节日食品的追忆(例如,2015年4月5日《新民晚报》登载了名为《青团感觉》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过去买青团的记忆)等。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回忆性的文章是都市人回到过去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都市人还以“情境再现”的方式重新体验“过去”。都市庙会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此功能。新兴起的上海郊区公墓周边的清明节农贸市场亦发挥了相似的功能。

福寿园为例,从福寿园建园第一年开始,在清明节和冬至节就陆续有附近居民来卖鲜花。发展到现在从福寿园牌坊到福寿园门口的路上,在清明节和冬至节前后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农贸市场。这个市场上的商贩也主要是福寿园附近的居民,其所卖商品除了清明祭扫用的鲜花、香烛元宝等物品以外,主要是农副产品。

2012年清明节期间,这个市场上除了草莓甘蔗等比较大的摊位之外,其他农副产品大多是附近的居民自家种植、用来满足自家的需求之外的余品。这些农副产品包括娃娃菜、荠菜韭菜蒜苗生菜豌豆苗、野芹菜、姜、花菜土豆、黄瓜、黄豆、绿豆红豆土鸡蛋、土鸡、鱼类、贝壳类、田螺、咸鹅蛋、咸鸭蛋、梅干菜、腌咸菜等等。所卖水果有:草莓、苹果、梨、甘蔗等。熟食有:粽子、青团、年糕、烤地瓜等。

卖农副产品的人以当地中老年女性与老年男性为主,他们将蔬菜装到旧尼龙袋里,鸡蛋放在旧提篮里,绿豆、红豆、黄豆之类装到旧可乐瓶里,用手推车推到市场上,或者自己将这些物品背到市场上,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摊位把这些产品摆放出来并推销叫卖;年迈的老妇将颜色暗淡的青团摆在笼布上,用三轮车推着在市场上穿梭或者在空出来的地方停留。大部分商品也不如菜市场里摆放得那么整齐、清洗得那么干净,相反,它们的放置是相对随意的。许多人也不准备新的包装袋,顾客购买的东西用旧塑料袋装一下就好了。然而,在这里,包装的随意、产品的瑕疵,包括青团颜色的暗淡并不是缺点,相反,这些恰恰彰显了产品的质朴性与天然性,这是这个农贸市场“本应有之”的特点。

围着头巾的家庭主妇和上了年纪的老年男子脸上带着乡村人特有的淳朴,热情地向扫墓归来的“城里人”推销他们的产品。他们卖的农副产品的要价要比城里的菜市场上便宜一些。如果不知道怎么吃,卖者还附带告诉那些扫墓的人他们的家常做法(34)。他们跟这些路过的人强调,这些东西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吃不了才拿来卖。“自家种的”意味着这些商品是较少使用农药的、好吃的,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与“有机”“无公害”挂钩的。这对于市区来的扫墓者而言,是有吸引力的。许多扫墓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扫墓之余很愿意带些农副产品回家

尽管很多时候并未言明,但这样的农贸市场里的买卖行为中,却夹杂着对过去传统生活的怀念与对当下碎片化的都市生活的无形焦虑。这一农贸市场已非传统意义上那种单纯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的市场了,而是买卖双方共同营造的诉诸传统乡村生活却嵌入现代都市生活的新的怀旧市场,它通过“情境再现”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与过去重新建立关联的途径,实现了都市人对当下的都市生活的精神逃离与对传统乡村生活的某种精神回归。它所表现出的怀旧特征为人们提供了“在家感”,而家“象征了历史上不太复杂的时刻和个体经验的居所”(35),是全球化语境下,人们回归本土文化的一种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