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化下的文明祭扫与仪式替换:道具替代实践与宣传影响

城市化下的文明祭扫与仪式替换:道具替代实践与宣传影响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清明节祭扫行为以家庭祭扫为主。本质而言,都市清明节祭扫活动从“不文明”到“文明”的转变,政府与新闻媒体所提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祭祀物品与祭祀仪式的清洁化与现代化替换,亦即“道具/仪式替换”来实现的。今天上海市民在延续清明节祭祀传统的同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文明祭扫”的观念。因而,清明节期间具体的祭祀形式相应地也日趋“文明”。

城市化下的文明祭扫与仪式替换:道具替代实践与宣传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明”一词与清明节有了紧密关联。这一来自欧洲的词汇,最初被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方式,偏向于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开化的,后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由专指个人行为而具有了社会的意义,意指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14)。当代清明节时使用的“文明”一词,兼有这两种意义,既指向个人的行为方式,又同时兼具社会意义,抑或说,通过个人行为的文明化来实现社会的文明。

传统的清明节祭扫行为以家庭祭扫为主。例如,过去上海地区有清明前后邀集至亲祭祀先祖的“做清明”习俗,“是日,东家设便宴,遍邀至亲聚会,上坟祭祀”(15)。其祭祀的内容大概为:标墓(16);摆酒菜;点香烛;烧草囤(17);在坟上添土除草等。这种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继承而来的清明祭扫习俗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到批判(18),其中一些祭祀行为被看作是“不文明”的祭扫方式。

《人民日报》最早于1996年将“(不)文明”与“清明节”联系在一起。一封山西读者来信说:“在清明节以文明的方式扫墓,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是人之常情。但清明节期间大撒‘冥币’,大烧纸钱,却是不文明的表现”(19)。1998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民政部通知,要求“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各地在清明节期间要“以移风易俗、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声势、有内容的文明祭祀活动”(20)。尽管“文明祭扫(祀)”的口号同时面向农村和都市,但从新闻媒体历年的报道来看,其宣传的重心其实是在都市的,“市民”一词频繁出现在清明节的相关新闻报道中。总结起来,政府与新闻媒体所指的“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主要包括“烧纸化钱、招神引鬼”、放鞭炮、打醮做道场等一系列被斥为“封建迷信”的行为与活动(21)。而“文明”的祭祀活动则主要包括:骨灰入海、树葬花葬、鲜花祭祖、网上祭祀、集体(家庭)追思会等更环保、更符合现代都市卫生观念与生活设置的祭祀活动。本质而言,都市清明节祭扫活动从“不文明”到“文明”的转变,政府与新闻媒体所提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祭祀物品与祭祀仪式的清洁化与现代化替换,亦即“道具/仪式替换”来实现的。

“道具替换”一词来源于德国民俗学家对民间文学的相关讨论。德国民俗学者利奥波德·施密特曾在神话传承的研究中罗列过道具替换的规律(22)。1961年,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民俗学者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在讨论民间童话时援引利奥波德·施密特的观点说,“童话中的乐器和其他道具在不同的文化阶段更替,以贴近当时的时代”(23)。由这一概念延伸开来,可以发现,“道具替换”遍布当代中国人民俗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同时,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更具整体性的“仪式替换”亦被普遍实践以满足当下的日常生活需求。某种程度上说,当代清明节祭扫习俗正是通过“道具替换”与“仪式替换”不断走向“文明”而与传统农业社会分离的:一方面,传统的沟通阴阳两界的民俗物品,如冥币、冥纸、鞭炮等指向“封建迷信”的“道具”已经或者正在被替换成鲜花、丝带等新的更符合现代环保理念的物品;另一方面,传统单一的墓葬形式被替换成诸如海葬、树葬、塔葬、壁葬等更多样、环保的安葬形式;落葬仪式亦趋向于现代化与程式化。传统的以家庭和社区为中心的落葬仪式被由第三方服务业参与的、更专业的、更现代的落葬仪式替换;传统的跪拜仪式被替换成鞠躬仪式;墓碑前的祭祀仪式被替换成网络祭祀、寺庙祭祀等。

清明节期间,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新闻媒体也不遗余力地提倡、宣传文明祭扫的观念,真正做到了“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刊上有文章”(24)。今天上海市民在延续清明节祭祀传统的同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文明祭扫”的观念。更符合都市环保、节约理念的海葬、树葬、塔葬、壁葬等形式逐渐为市民所接受,其具体的祭扫行为亦日趋“文明”。2015年清明节前夕《新民晚报》的报道表明,上海市自1991年3月19日举行首次骨灰撒海仪式至今,上海市民对海葬的接受度逐年增加,目前选择海葬的人数以每年近10%的比率增长,海葬人数从不足亡故人口的0.2%增长到目前超过2%。相应的调查显示,海葬之后,市民更愿意选择“在海葬纪念碑前献花、鞠躬”和“每年举行一次公祭活动”(25)。因而,清明节期间具体的祭祀形式相应地也日趋“文明”。网络祭祀日益为民众所接受。例如,福寿园专门在其网站上辟出网上纪念馆,供人们通过网络纪念逝者,截止到2015年4月29日,福寿园网络纪念墙上共有731598个纪念。从家庭/个体的视角出发,传统的墓葬仪式被海葬、树葬、壁葬、塔葬等新丧葬形式及祭祀形式代替。

除丧葬形式与祭祀形式发生了变化外,具体的祭祀仪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根据笔者2012年在福寿园的调查所见,目前上海人的祭扫仪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擦拭墓碑并清理墓碑周围的垃圾杂物。擦拭墓碑可能在其他仪式之前进行,也可能在其他仪式都结束之后再进行,这相当于以往在坟前除草添土的仪式。

其二,标墓。标墓是将连成长线的纸钱挂在坟头。这样的纸钱也被称作“长龙钱”,其形状如用一枚枚方孔钱币穿起来的长龙,其颜色有纯白色的,有白、绿、红、蓝混杂的。现在福寿园里标墓的并不多。

其三,摆供品和鲜花:供品品种不一,一般为死者生前爱吃的。有的只带水果糕点,如苹果香蕉、桔子、青团馒头包子等;而做菜肴的一般有素有荤。素菜以豆腐青菜为主,荤菜主要是红烧肉、鱼、整鸡等,且多有一碗插了一双筷子米饭。此外还有酒,不喝酒的以清水、茶或者其他饮料代替。另外,鲜花是必不可少的,以菊花百合康乃馨等为主。(www.xing528.com)

其四,点香烛:几乎所有来扫墓的人都在墓碑前点香和红蜡烛。上海本地人说,因为阴间太黑暗了,蜡烛能带来光明。而香是报信儿的。逝者只有看到那缕香烟,其灵魂才会顺着香烟的方向到来。一般点燃香之后,祭拜者先站立叩首,举香叩拜三次,然后把香插进香炉里。清理完墓碑前的杂物、摆好供品、点燃蜡烛之后,所有来扫墓的人按照亲疏远近长幼之序,依次在逝者的墓前举香祭拜。

其五,焚烧纸钱。传统上,上海人会用粉笔在坟前画个圈,然后在圈里焚烧纸钱、元宝等。福寿园管理部门为了园内的安全和卫生,禁止人们在地上焚烧,因此他们向来扫墓者出租烧纸钱的铁桶,5元/次,押金45元。现在人们焚烧给逝者的东西包括草纸,20、50、100元甚至上亿元的冥币,纸锭等。纸锭有自己用锡箔纸叠的,也有直接买的现成的。这些都被装入一个印有《钞票经》并能在纸袋上写明送者姓名和收者姓名红纸袋里,名曰“钱垛”。这在功能上相当于以前的草囤。

其六,描字。福寿园里的墓碑上的文字多用黑色/红色或者黄色/红色漆过。黑色和黄色代表已经去世,红色代表人还在世。描字有的是来扫墓的亲人亲自来描,有的则请福寿园的工作人员来描。在福寿园内专门负责描字的虞兴根一天能描三通墓碑。一般而言,描字是将整个墓碑上的文字都描一遍,但潦草的人也可能只描逝者的名字。这相当于给逝者的坟头添土。这一仪式通常被放在最后来完成。

其七,照相。许多扫墓者在扫墓过程中或者扫墓结束后,会在墓碑前照张相或者所有来扫墓的人一起合影,甚至有人愿意通过相机来记录下自己扫墓时的活动,如焚香祭拜等。

另外,上海市福寿园自2008年起倡导用鲜花、黄丝带、心愿卡代替传统的锡箔纸钱、香烛供品和鞭炮。每到清明时节,将亲人安葬在福寿园里的人们均可以从工作人员那里免费领取黄丝带,祭扫时可将黄丝带挂在墓碑周围的植物上以寄哀思,因此,许多祭扫者也会将黄丝带系在墓碑周围的松树上。

可以说,尽管并未完全与传统分离,但在具体的祭扫仪式上,以往的除草添土仪式被替换成擦拭墓碑与描字、以往的跪拜被替换成举香叩拜、以往在地上画圆圈烧纸被替换成在铁桶里烧祭品、以往在墓前祭祀被替换成网络祭祀,当下的鲜花祭祀、丝带祭祀被期待替换烧纸祭祀。这些新的祭祀仪式被看作是比传统祭扫仪式更文明的祭扫方式而被提倡、被接受,也正是在此过程中,都市清明节经历着道具/仪式替换过程。

由此可见,尽管都市里的许多祭扫习俗仍然延续了乡村传统,但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规划和宣传,“文明”的概念逐渐被植入个人的清明节祭祀活动中,传统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祭祀传统,诸如土葬、“烧纸化钱”等清明祭祀活动被作为与“文明”相对的封建迷信而被禁绝、被破除,更符合现代都市管理体系以及与现代都市居民日常生活更贴近的祭祀方式开始成为都市清明祭祀活动的重要形式。都市清明节祭扫实践通过不断地道具替换与仪式替换来实现“文明化”以与现代化的都市管理体系与日常生活实践相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