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民俗学:日常生活的动态赛局

城市民俗学:日常生活的动态赛局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的传承有前喻、并喻与后喻三种形态。无论称之为都市民俗学抑或现代民俗学,关注当下、日常生活的民俗学正是要再现这种处于过程中的动态的赛局。新北京人生育习俗的动态赛局正好从最细微之处揭示了“日常生活革命”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群体性。悖谬的是,背离乡土与传统礼俗的日常生活革命的大致完成,却是主流意识形态要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的起点。

城市民俗学:日常生活的动态赛局

文化的传承有前喻、并喻与后喻三种形态。(60)就本文浅描的新北京人的生育而言,这三种形态显然是共存的,并可能在同一个案例中叠合出现:既有母女链条的纵向传承,也有依赖现代信息传媒的同代人之间的相互学习,还有子女将自己从医生、同辈以及书本上学来的“科学”的生育理念、知识反哺给长辈。不仅生育习俗如此,成人礼、红白喜事这些人生仪礼在当代中国都是这样一种动态的赛局。无论称之为都市民俗学抑或现代民俗学,关注当下、日常生活的民俗学正是要再现这种处于过程中的动态的赛局。从前文的梳理可知,这实则是中国民俗学的优良传统。本文正是继承了七八十年前前辈开创的这一优良传统。

在一定意义上,从“庙会”和“庙市”两个语词之间的更迭,可以看出在科学、进步、发展、革命名义下对“乡土宗教(61)整体性背离、遗弃后,北京城从一个神圣的大农村向物化的国际性大都市的演进历程。(62)这实则是近两百年来,在救亡图存的革命语境和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创新语境中,整个中国世俗化、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践行的人生仪礼是缘自对生命的敬畏。以“敬老护幼”为目的,与神灵紧密相关的群体性的趋吉避邪祝福等就是其表现形式。

虽然还是按照基督教等制度性宗教为参照物来定义他所谓的“民俗宗教”,但宫家准将人生仪礼与年中行事(即岁时节庆)一样,纳入其民俗宗教的研究范畴显然是深刻而富有洞见的。(63)如果说王纯厚基于局内观察法所浓描的70多年前的北京生育礼俗是宗教性的,神圣而神秘,是乡土宗教的一个部分与侧面,那么当下新北京人的生育习俗则基本是在“科学”名义下的理性抉择。新北京人群体性主动抛离的正好是旧有生育礼俗中因不确定性而不得不面临生死的神圣的一面。因此,从新北京人生育习俗的动态赛局,我们同样能一窥北京城以及近现代中国整体上去神化——渐渐远离乡土宗教与文化——而世俗化、理性化的历程。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线性地标示着精英阶层操控和引导的宏大历史,其实有着内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64)在不同时代精英的启蒙、呼召、感染、教化甚或强制下,民众自觉的日常生活的革命,即周星所言的“生活革命”,事实上是改革开放后近40年才真真切切地在民众主动追寻下,自觉不自觉地完成的,虽然其中有着阵痛、起伏,有着巨大的时间差、地域差和群体差。新北京人生育习俗的动态赛局正好从最细微之处揭示了“日常生活革命”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群体性。

悖谬的是,背离乡土与传统礼俗的日常生活革命的大致完成,却是主流意识形态要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的起点。当民众已经在百余年的鼓吹和教化诱导中实现自我更新而以巨大的热情和能量拥抱以“西方”为标杆的都市及其生活方式时,要以敬拜天地且混沌一体的农耕文明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再次卷土重来似乎多少有了“不可为而为之”的莽撞,对“乡愁”的审美化招魂、鼓吹、经营与消费,也就有了痴人说梦的悲喜剧色彩和荒诞感。

作为一种认知范式的都市民俗学,即关注现代性的新的中国民俗学,也非仅仅以都市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正是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观察、描述、探析这些动态历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1) 岳永逸,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本文原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13—616、679—683页。

(3)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4)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 如,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祝秀丽:《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6)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7)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8)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9)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10)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1) 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岳永逸:《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13) 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3—109页。

(14) Zhang Lijun. Performing Locality and Identity:Rickshaw Driver,Narratives,and Tourism. 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2016,(1).

(15) 张青仁:《行香走会:北京香会的谱系与生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

(16) Wang Yahong. Diet,Lifestyle,Ideology:Vegetarians in Modern Beijing.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Vol.11,No.1(2016.3).

(17) 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10—122页。

(18) 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李扬、王珏纯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 如:张敦富:《消失的搭车客:中西都市传说的一个类型》,《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黄景春:《都市传说中的文化记忆及其意义建构:以上海龙柱传说为例》,《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

(20) 周裕琼:《伤城记:深圳学童绑架案引发的流言、谣言与都市传说》,《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施爱东:《盗肾传说、割肾谣言与守阈叙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1) 陈冠豪:《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解释”结构探讨》,《民族艺术》2011年第5期。

(22) 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15、317页。

(23) 柏琳、岳永逸:《人的价值始终是都市民俗学的核心》,《新京报》2015年4月25日B12版。

(24) 岳永逸:《共享·心性·交际花:民俗的变脸》,《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

(25) 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43—255、320—339页。

(26) 刘宗迪:《超越语境,回归文学:对民间文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倾向的反思》,《民族艺术》2016年第2期。

(27)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2期。

(28) 吕微:《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心意与学问:在乡愁与大都市梦想之“前”的实践民俗学》,《民俗研究》2016年第4期。

(29) 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民俗研究》2017年第1期。

(30) 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248页。(www.xing528.com)

(31)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7—173页。

(32) 杨堑:《介绍汪继乃波的民俗学》,《鞭策周刊》1932年第13期。

(33) 杨望:《民俗学与通俗读物》,《大众知识》1936年第1期。

(34) 廖泰初:《一个城郊的村落社区》,铅印本,1941年。

(35) 杨望:《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民族学研究集刊》1948年第6期。

(36) 李慰祖(Li Weirtsu). On the Cult of the Four Sacred Animals(Szu Ta Men)in the Neighborhood of Peking. Folklore Studies,1948,(7);李慰祖:《四大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7) 如岳永逸:《忧郁的民俗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4—29页。

(38) Martin,llse. Fruhlingsdoppelspruche von 1942 an Pekinger Hausturen(Spring Couplests at Peking Street-Doors 1942),Folklore Studies,1943,(2); Eder,Matthias. Hausfrontdekorationen in Peking. Mit Parallen aus Shantung und Nord Honan(House-Front Deorations in Peking). Folklore Studies,1943,(2).

(39) 孙咸芳:《中国各地闹新房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0)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1) 岳永逸:《人生仪礼:中国人的一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第20—30页。

(42)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3) 周恩慈:《北平婚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4)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5)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6)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7)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48) 如,罗梅君:《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19世纪到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王燕生、杨立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49)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0) 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我的硕士研究生赵雪萍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51) 赵芮:《新老博弈:商业化坐月子与家长权威式微》,《思想战线》2016年第4期。

(52)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53) 王纯厚:《北平儿童生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54) 岳永逸:《忧郁的民俗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2页。

(55) 张远满:《土家族诞生仪式的研究:基于清江中游土家族地区的“打喜”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6) 周恩慈:《北平婚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57) 周恩慈:《北平婚姻礼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940年。

(58) 刘铁梁:《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门头沟区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90—291页。

(59) 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60)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61) 岳永逸:《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9—53、83—106、166—171、307—316页。

(62) Yue Yongyi. The Alienation of Spiritual Existence:Temple Festivals and Temple Fairs in Old Bejing. 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2016,(1).

(63) 宫家准:《日本的民俗宗教》,赵仲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64)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