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城市化进程,以往以抢救和研究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民俗学,特别需要进行一定的学术转型。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城市化过程虽然加快,但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部分村落中,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都还大量保留着,一些节日祭祀活动甚至也处在复兴过程中。“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这一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了出来。
刘铁梁(1)
当前民俗学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然而,我们作为民俗学者应该超越“非遗”问题,回到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上来,更多地关注“民”以及“民”在今天的生活处境、文化困惑与情感诉求。这个“民”,就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人。面对城市化进程,以往以抢救和研究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民俗学,特别需要进行一定的学术转型。(www.xing528.com)
其实各国的民俗学在诞生之时就已经面临着城市化的境况,例如:在“folklore”(民俗)诞生的英国,工业化使得农民离开乡村而进到城市;在日本的柳田国男倡导“乡土研究”,关注农民和日本人的“心性”,也是由于他们开始欧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是城市化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它的最初阶段并没有妨碍一个传统乡村社会的存在。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城市化过程虽然加快,但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部分村落中,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都还大量保留着,一些节日祭祀活动甚至也处在复兴过程中。过了十多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中国乡村和城市的面貌都在加速度地改变。一些村落已为城市的扩张所淹没,或者成为了只有老人的村落,另一些村落由于改变了产业结构和走向公司化而变得面目全非。再看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你已经很难再找到原来的街巷和见到原来的老街坊。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想找人问个路都很难。更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是,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都在忙忙碌碌,不再那么愿意接受我们的访谈了,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提出的问题跟他们的现实生活已经离得太远。“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这一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了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