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孙子》的继承和发展
在《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中,有许多地方是与《孙子》有直接继承关系的,而其中的一些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关于《孙膑兵法》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少学者对此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可供参考。刘心健《〈孙膑兵法〉是〈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中提出,《孙子》多言兵要,而《孙膑兵法》在祖述《孙子》中又有所发展,其中还有部分记述重要战役的篇章。通过两书的对比分析,即可找出其继承和发展关系的渊源。《孙膑兵法》在继承方面,有的是引用原文,有的是加以简要归纳,有的是词汇语句不同,而内容未变。陈式平《先秦“二孙”战略思想理论之比较研究》(《军事研究》1986年第1辑)将两者作了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第一,关于“二孙”战略思想理论之本源。孙武比较着重于“道”的本质与战略特性的作用关系之阐述;孙膑则比较着重于“道”的运作与战略作为的内容及范围之阐明。“二孙”对战略特性所作的论述则大体相同。第二,关于“二孙”战略指导之基本要旨。“二孙”的战略指导思想乃是一脉相承的基本理论。孙武完全以“诡道”作为运用其各项主要法则的中心原理,而孙膑则是以“变道”作为运用其各项主要法则的重要原理。第三,关于“二孙”战略艺术之基本作为。为奇正之变和避实击虚的神机妙用。魏汝霖《孙武十三篇与孙膑兵法之研究》(《军事研究》1986年第1辑)认为,《孙子》十三篇全为原则之指示,而《孙膑兵法》特别注重原则之应用,以及带兵、练兵之经验。邓泽宗、陈济康《〈孙膑兵法〉对〈孙子兵法〉的发展》(《军事历史》1987年第1期)着重介绍了《孙膑兵法》以战国时代的战争实践为基础,在攻城问题上把《孙子》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霍印章《论〈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的师承关系》论述说,《孙膑兵法》对《孙子》的师承,不是一般、个别的,而是全面、具体、深刻的。这个特点是它所独具的,是一切其他先秦著作中所没有的。因此,只有《孙膑兵法》才是《孙子》在先秦时代的真正继承者。杨善群《孙膑的军事思想》也指出,《孙膑兵法》在不少地方,其思想甚至语言都与《孙子》极为相似。当然,两者相隔一百五六十年,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武器装备的更新和兵种配置的变化,孙膑又吸取和总结了战国前期丰富的战争经验,他的军事思想较之孙武,在许多方面是有发展和创新的。岳玉玺《孙武、孙膑战争观之比较》(《东岳论丛》1991年第5期)则认为,《孙子》十三篇虽然讲了大量的用兵打仗的战略战术,但对战争的态度仅言及慎重而已,未再作深入一步的阐发。另外,《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备言作战用兵之法,但对战争的历史作用未有谈及。而《孙膑兵法》在这些方面都较之《孙子》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进步的战争观
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优秀兵学著作的杰出代表,《孙膑兵法》具有比较进步的战争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朴素地认识到了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它列举说:“昔者,神戎战斧遂,黄帝战蜀禄,尧伐共工……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奄反,故周公浅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183]说明自“五帝”“三王”以来,就是以战争的手段来解决争端、维护统治的。因此,针对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竞相争霸的客观实际,它明确主张:“战胜,则所以存亡国而继绝世也。”[184]“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185]
其次是对战争问题持谨慎的态度。该书虽然主张以战争方式夺取胜利,但它也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故而坚决反对那种“乐战好兵”的轻率行为,认为:“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186]“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187]必须慎重行事,才不致兵败国亡,蒙受耻辱。
最后是强调要有备而战。《孙膑兵法》认为:“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188]如果军事行动不能避免,“不得已而后战”[189],也要“见胜而战,弗见而诤”[190],在富国强兵的基础上,“事备而后动”[191]。只有这样,才能“兵有功,主有名”[192],立于不败之地。
(三)高明的战略战术
1.“巧在于势”[193]、“必攻不守”[194]的战略思想
《孙膑兵法》的战略思想,笔者认为可大致归纳为两个层次,试分述如下。
一是主张“巧在于势”,即作战前要注意创造和利用有利的态势。《吕氏春秋·不二》评述说:“孙膑贵势。”我们从《孙膑兵法》各篇中的确随处可以看到孙膑对“势”的重视,如《见威王》云:“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威王问》中也以齐威王之口称赞说:“善哉!言兵势不穷。”该书认为,“势”的取得,要靠战前充分的谋划和周密的安排,所谓“势备而后动”[195]。而一旦形成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作战态势,就要牢牢把握住主动权,“势者,攻无备,出不意”[196],因势利导,灵活用兵。
二是强调“必攻不守”,即作战时要采取积极的进攻原则。在《威王问》中保留有一段田忌与孙膑之间关于何为“兵之急者”的对话,值得重视:
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邪?”孙子曰:“非。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曰:“权、势、谋、诈,兵之急者邪?”孙子曰:“非也。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适(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适(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孙子曰:“缭(料)适(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这里,孙膑明确指出,赏、罚、权、势、谋、诈六个方面虽然可以“益胜”,但是对于用兵者来说都不是最紧迫的,只有“必攻不守”才是“兵之急者也”。它对进攻战略的特别强调,目的就是要把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放在首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战国兵家往往所见略同。《商君书·兵守》中所说的“负海之国贵攻战”与《孙膑兵法》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
2.在“料敌计险”[197]基础上的多种战术运用
《孙膑兵法》一书中,谈论各种战术运用的内容占了大量的篇幅,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主要有城市的攻守战术、布阵破阵战术、诱敌歼敌战术等。而所有这些战术的运用,都是建立在“料敌计险”即对整个战场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在谈到城市的攻守战术时,该书强调进攻要有突然性,要采用“攻兼用行城”[198]、“袭国邑以水则”[199]等行之有效的先进战法。它对守城时军事物资的储备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指出:“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200]
在谈到布阵破阵战术时,该书认为:“陈则知八陈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201]对于“八阵”的具体运用,它也有详细的论述:“用八陈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陈之宜。用陈参分,诲陈有,诲逢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202]布阵一定要“有锋有后”[203],“陈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陈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情者。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204]。该书还告诫说,在用兵布阵时应充分注意地形地势,“军与陈皆毋政前右”[205]。《孙膑兵法》中对如何破敌之阵也有深入探讨,如“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陈以触其侧”[206]、“锥行者,所以冲坚毁兑也。雁行者,所以触侧应□(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陈取将也”[207]、“射战以云陈,圉裹以羸渭,取喙以阖隧”[208]等。另外,该书还论及临阵对敌时各兵种的配合作战问题,如“以弩次疾利,然后以其法射之。垒上弩戟分”[209]、“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210]等,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谈到诱敌歼敌战术时,该书的阐述更为系统,《擒庞涓》中详细介绍了孙膑以一系列高明的战术,诱敌入围,“而禽(擒)庞涓”的全过程。在其他篇中也有利用“让威”[211]诱敌误敌,设法“辟而骄之,引而劳之”[212],诱敌至“隘塞死地”[213]中加以歼灭等论述,环环相扣,何其精妙!
(四)严明的治军思想
《孙膑兵法·篡卒》云:“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在这五项可以取胜的条件中,有四项是同治理军队有关的,由此可见孙膑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该书还有多处关于军队建设的具体论述,如《篡卒》指出:“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月战》则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延气》也有“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的论说。《五教法》更是通篇讲述军队的训练和管理问题。总之,《孙膑兵法》关于军队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阐述极有特色,而其治军思想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以人为贵,“篡贤取良”[214],“严正辑众”[215],明赏重罚。
【注释】
[1]田旭东:《司马法浅说·序》,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2]《齐国兵学甲天下——兵法源流概说》,《中华文史论丛》1992年第50辑。
[3]李零:《齐国兵学甲天下——兵法源流概说》,《中华文史论丛》1992年第50辑。
[4]刘庆:《先秦齐国兵学的基本特征》,《齐文化纵论》,华龄出版社1993年版。
[5]参见李零:《关于银雀山简本〈孙子〉研究的商榷——〈孙子〉著作时代和作者的重议》,《文史》第7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6]参见蓝永蔚:《〈孙子兵法〉时代特征考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7]参见黄朴民、徐勇:《试析〈孙子兵法〉与〈司马法〉在战争理论上的若干差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8]参见蓝永蔚:《〈孙子兵法〉时代特征考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9]参见黄朴民、徐勇:《试析〈孙子兵法〉与〈司马法〉在战争理论上的若干差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10]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五节中的有关论述。
[11]参见黄朴民、赵海军:《孙子兵法集注》,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页。
[12]参见黄朴民、赵海军:《孙子兵法集注》,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页。
[13]《孙子·计篇》。
[14]《孙子·火攻篇》。
[15]《孙子·九地篇》。
[16]《孙子·火攻篇》。
[17]《孙子·九变篇》。
[18]《孙子·计篇》。
[19]《孙子·九变篇》。
[20]《孙子·军争篇》。
[21]《孙子·势篇》。
[22]《孙子·行军篇》。
[23]《孙子·虚实篇》。
[24]《孙子·势篇》。
[25]《孙子·虚实篇》。
[26]《中国历史》(第1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中国历史》(第1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参见郭化若:《孙子今译·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吴如嵩、陈秉才:《孙武故里考疑》,《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王丙臣:《孙武故里考析》,《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霍印章、吴如嵩:《孙子故里“惠民说”不可动摇》,《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等。
[29]参见舒荣先、牛万政:《孙武里籍考辨》,《东岳论丛》1988年第6期,又载《中国军事史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0]参见周维衍:《孙武故里乐安在今广饶说》,《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周维衍:《孙武故里乐安在今“惠民说”殊难成立》,《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赵金炎:《论孙武故里在广饶》,《孙子学刊》1992年第1期;苏明政:《孙武祖书“食采于乐安”辨析》,《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31]参见田昌五:《孙子里籍辨误》,《孙子学刊》1992年第3期;王景甫:《明确故里概念 洞察孙武故里》,中国民主促进会淄博市委员会网,2007年10月9日。
[32]参见刘蔚华:《孙武故里探源》,《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33]参见桂士辉:《春秋乐安地望考辨——兼论孙武、孙膑故里》,大名纵横网,2011年7月17日。
[34]参见盛瑞裕等注译:《十家注孙子兵法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黄秀文主编:《中国年谱辞典》,百家出版社1997年版。
[35]参见徐志刚、李嘉球《孙武与吴县》的有关介绍,《孙子研究新论》,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36]彭洪松:《破译〈孙子〉之谜》,《今晚报》1996年10月5日。
[37]刘谷:《〈孙氏族谱〉及孙膑里籍》,《孙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孙志一、孙作川:《孙膑故里与〈孙氏族谱〉》,《孙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姚衍春:《〈孙氏族谱序〉及其他》,《孙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0]上述均为友人信中引用张维明的原话。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至今也没能见到上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即使有朝一日见到了,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明问题也是值得商讨的。
[41]参见杨炳安:《孙子会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2]徐勇主编:《先秦兵书通解》,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3]参见《收藏》1996年第10期杨才玉的文章。
[44]参见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历史教学》编辑部编:《真与假的较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风波大透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5]参见黄朴民、徐勇:《〈司马法〉考论》,《管子学刊》1992年第4期。
[46]《养素堂文集》卷三《司马法序》。
[48]有人曾据《战国策·齐六·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中的一条记载,怀疑司马穰苴系战国后期齐湣王时人。我们认为这种看法缺乏有力的证据,参见本书第二章第四节有关考辨。
[50]《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51]蓝永蔚:《〈司马法〉书考》,《安徽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
[52]《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53]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一个典型例证来支持上述观点。《周礼·地官司徒·小司徒》注引《司马法》佚文说:“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而《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礼记·坊记》之《疏》并引《司马法》佚文则说:“长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具备,谓之乘马。”同是来源于《司马法》一书中的材料,对于每乘战车配备甲兵、步卒的人数,竟有“三十人制”和“七十五人制”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这是引起历代学者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我们对《司马法》是由不同时期内容组成的混合型兵书的认识,对此问题似乎应作这样的解释:除去某些诸侯国可能存在特例外,西周及春秋前期各诸侯国采取的作战编制一般是,每乘战车为30人,其中甲士10人,徒兵20人;到了春秋中后期,则一般每乘战车为75人,其中甲士仅3人,而徒兵增加到72人。齐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这主要是因为,春秋中期以后“野人”服兵役的人数大量增多,徒兵在战争中的作用也加强了。
[54]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古本《司马兵法》是河间献王所得。
[55]田旭东:《司马法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56]李零译注:《司马法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7]参见田旭东《司马法浅说》、李零《司马法译注》、黄朴民《兵书观止·司马法逸文》、王晓卫《司马法通解》等的考订。
[58]荀悦:《申鉴·时事》。
[59]《司马法·仁本》。
[60]《司马法·仁本》。
[61]《司马法·仁本》。
[62]《司马法·仁本》。
[63]《司马法·天子之义》。
[64]《司马法·天子之义》。
[65]《司马法·严位》。
[66]《司马法·严位》。
[67]《司马法·严位》。
[68]《司马法·严位》。
[69]《司马法·定爵》。
[70]《司马法·严位》。
[71]《司马法·定爵》。
[72]《司马法·用众》。
[73]《司马法·天子之义》。
[74]《司马法·天子之义》。
[75]《司马法·仁本》。
[76]《司马法·严位》。
[77]《司马法·定爵》。
[78]《司马法·严位》。
[79]《司马法·严位》。
[80]《司马法·严位》。
[81]《司马法·定爵》。
[82]《司马法·天子之义》。
[83]《司马法·定爵》。
[84]《司马法·天子之义》。
[85]《司马法·仁本》。
[86]《司马法·仁本》。
[87]《司马法·仁本》。
[88]《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89]《司马法·仁本》。
[90]《司马法·仁本》。
[91]《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92]《司马法·仁本》。
[93]《司马法·仁本》。
[94]《左传·昭公十三年》。
[95]《论语·尧曰》。
[96]《司马法·仁本》。
[97]《司马法·仁本》。(www.xing528.com)
[98]《司马法·仁本》。
[99]《司马法·仁本》。
[100]《隋书·经籍志》著录《六韬》时曰“周文王师姜望撰”。
[101]谢祥皓:《略谈古代齐国的军事思想》(上),《管子学刊》1988年第2期。
[102]《史记·齐太公世家》。
[103]《史记·齐太公世家》。
[104]张烈:《〈六韬〉的成书及其内容》,《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05]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制度》中的有关考证。
[106]《六韬·龙韬·立将》。
[107]《六韬·文韬·文师》。
[108]参见宗彦群:《从临沂一号墓出土的竹简看秦始皇“焚书”的革命措施》,《文物》1974年第3期;陈青荣:《〈六韬〉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姜太公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109]参见刘宏章:《〈六韬〉初探》,《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2期;孔德骐:《〈六韬〉的作者、成书时代和版本问题》,《〈六韬〉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110]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驿传制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5年第2期。
[111]陈青荣:《〈六韬〉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姜太公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112]参见孔德骐:《〈六韬〉的作者、成书时代和版本问题》,《〈六韬〉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113]参见盛冬铃:《六韬译注·前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4]《六韬·犬韬·教战》。
[115]参见《六韬·文韬·文师》。
[116]《六韬·虎韬·军略》。
[117]《六韬·豹韬·鸟云泽兵》。
[118]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五节《弘扬兵学,中兴齐国——齐威王》中的有关考证。
[119]参见罗振玉编:《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0]参见盛冬铃:《六韬译注·前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1]朱墉:《武经七书汇解·序》。
[122]《六韬·龙韬·论将》。
[123]《六韬·武韬·发启》。
[124]《六韬·文韬·上贤》。
[125]《六韬·龙韬·立将》。
[126]《孙子·谋攻篇》。
[127]《六韬·武韬·文伐》。
[128]《六韬·龙韬·兵征》。
[129]《六韬·武韬·发启》。
[130]《六韬·龙韬·军势》。
[131]《六韬·龙韬·军势》。
[132]《六韬·龙韬·军势》。
[133]《六韬·龙韬·军势》。
[134]《六韬·龙韬·选将》。
[135]《六韬·龙韬·选将》。
[136]《六韬·龙韬·奇兵》。
[137]《六韬·龙韬·立将》。
[138]《六韬·龙韬·军势》。
[139]《六韬·龙韬·立将》。
[140]《六韬·龙韬·农器》。
[141]《六韬·龙韬·奇兵》。
[142]《六韬·虎韬·略地》。
[143]《六韬·虎韬·绝道》。
[144]《孙子·九地篇》。
[145]《尉缭子》之《攻权》《武议》。
[146]《六韬·文韬·赏罚》。
[147]《六韬·龙韬·将威》。
[148]《六韬·犬韬·练士》。
[149]《六韬·犬韬·教战》。
[150]吴如嵩:《论〈六韬〉的军事思想》,《兵家史苑》第1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151]《六韬·虎韬·动静》。
[152]《六韬·虎韬·疾战》。
[153]《六韬·豹韬·少众》。
[154]《六韬·豹韬·少众》。
[155]《六韬·豹韬·敌强》。
[156]《六韬·豹韬·少众》。
[157]《六韬·犬韬·战车》。
[158]《六韬·犬韬·战骑》。
[159]《六韬·犬韬·战车》。
[160]《六韬·犬韬·战车》。
[161]《六韬·犬韬·战步》。
[162]《六韬·豹韬·敌武》。
[163]参见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金德建:《论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164]刘心健编著:《孙膑兵法新编注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5]参见《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文物》1974年第2期;詹立波:《〈孙膑兵法〉残简介绍》,《文物》1974年第3期。
[166]如沈阳部队编写组:《孙膑兵法注释》,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中华书局1984年版。
[167]如任继愈:《〈孙膑兵法〉的哲学思想》,《文物》1974年第3期;杨伯峻:《孙膑和〈孙膑兵法〉杂考》,《文物》1975年第3期;黄盛璋:《〈孙膑兵法·擒庞涓〉篇释地》,《文物》1977年第2期。
[168]如霍印章:《孙膑兵法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傅振伦:《孙膑兵法译注》,巴蜀书社1986年版;邓泽宗:《孙膑兵法注释》,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刘心健编著:《孙膑兵法新编注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黄朴民注译:《白话孙子兵法(附孙膑兵法)》,岳麓书社1991年版。
[169]霍印章:《孙膑兵法逸文·按语》,《兵书观止》第1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730页。
[170]参见刘心健:《孙膑言论集录二则》,《孙膑兵法新编注译》,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霍印章:《孙膑兵法逸文》,《兵书观止》第1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71]《战国策·齐一·南梁之难》所载田臣思说的一段话,与此段文字基本相同。
[17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73]霍印章《孙膑兵法逸文》认为,以下各句也是孙膑原话。毛元佑《武经总要(节选)》则认为以下各句是《武经总要》编著者曾公亮、丁度等人的话,《兵书观止》第2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768页。此从霍说。
[174]参见杨善群:《孙膑生平及其著述》,《孙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0页。
[175]参见朱亚非:《孙膑故里探析》,《孙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孙世民、吴良训:《〈孙氏族谱〉及孙膑故里》,《孙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周广良、张存俭:《孙膑故里话孙膑》,《孙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庄春波:《孙膑原名考》,《孙子学刊》1994年第3、4期合刊。
[176]参见张震泽:《〈孙膑兵法·陈忌问垒〉校理》,《辽宁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张震泽:《〈孙膑兵法·威王问〉篇校理》,《辽宁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177]参见杨伯峻:《孙膑和〈孙膑兵法〉杂考》,《文物》1975年第3期。
[178]参见《中国军事史》第4卷《兵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179]《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81]参见郑良树:《〈孙膑兵法〉之出土、影响及作成时代》,《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3页。
[182]参见杨善群:《孙膑生平及其著述》,《孙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9页。
[183]《孙膑兵法·见威王》。
[184]《孙膑兵法·见威王》。
[185]《孙膑兵法·见威王》。
[186]《孙膑兵法·见威王》。
[187]《孙膑兵法·见威王》。
[188]《孙膑兵法·见威王》。
[189]《孙膑兵法·月战》。
[190]《孙膑兵法·八阵》。
[191]《孙膑兵法·见威王》。
[192]《孙膑兵法·势备》。
[193]《孙膑兵法·篡卒》。
[194]《孙膑兵法·见威王》。
[195]《孙膑兵法·见威王》。
[196]《孙膑兵法·势备》。
[197]《孙膑兵法·威王问》。
[198]《孙膑兵法·官一》。
[199]《孙膑兵法·官一》。
[200]《孙膑兵法·威王问》。
[201]《孙膑兵法·八阵》。
[202]《孙膑兵法·八阵》。
[203]《孙膑兵法·势备》。
[204]《孙膑兵法·势备》。
[205]《孙膑兵法·地葆》。
[206]《孙膑兵法·威王问》。
[207]《孙膑兵法·威王问》。
[208]《孙膑兵法·官一》。
[209]《孙膑兵法·陈忌问垒》。
[210]《孙膑兵法·八阵》。
[211]《孙膑兵法·威王问》。
[212]《孙膑兵法·威王问》。
[213]《孙膑兵法·陈忌问垒》。
[214]《孙膑兵法·行篡》。
[215]《孙膑兵法·威王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