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流派开发了许多人格量表以测量人格。包括大五问卷(NEO—PI或Big-Five Inventory)和明尼苏达多向人格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应用后发现大多数被测量者的得分符合正态分布。这似乎验证了一个常识:生活中还是普通人多。津巴多认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特质理论让我们拥有了一些预测普通情境中行为的能力。[42]人格特质理论在现代的商业和职业咨询领域尤为普遍。[43]但是心理学家,尤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认知理论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为首,则质疑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的行为并没有所想的那样一贯。[44]Dennis Coon和John O.Mitterer曾举了一个“突然犯罪的杀人犯”的例子:“弗雷德·考文在学校里曾是优秀学生,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安静、有绅士风度和对儿童有爱心的人。虽然他身高体壮,但从不恃强凌弱,他的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我们偶尔会在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消息:绅士、安静、羞涩、本质善良的人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去杀人。弗雷德·考文就是这样,他被上司解职两周后,突然回到公司,准备打死他的上司,但没能找到。于是,他开枪打死了4名同事和1名警察,之后开枪自杀。这种行为是不是推翻了人格特质理论呢?尽管一个人平时很害羞,但也可能变成暴力罪犯。这样说对不对?”[45]米歇尔则认为,在某一情境中外向的人在另一种情境中也许就会变得羞涩;当情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情绪稳定的人也会崩溃。所以,在预测行为的时候,有关情境的信息比有关人格特质的信息更为重要。以上质疑引发的争论被称为人格—情境争论(personality—situation controversy)。[46]
1.对特质论的批评。许多特质论者所持的基本观念是基本特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虽然对于基本特质的界定存在差异,但他们始终无法回避这一问题:这种跨时间稳定性和跨情境一致性的人格特质到底是一种假设还是真正存在的、可以用科学方法检测的对象?沃尔特·米歇尔在其《人格和评鉴》一书中主张:如果人格特质存在,那么反映某种特质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应该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的高相关。除了智力行为具有跨情景的一致性、场独立性或场依存性行为的相关系数高达0.50以外,其余所有的对他人态度的特质、性别认同、依赖性、攻击性、刚强性、逃避性以及支配性等特质都是值得怀疑的,几乎没有证据证明反映这些特质行为的一致性。这些特质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0。[47]他认为问题的原因出在特质论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尤其通常所使用的自陈问卷测量存在着许多不严谨之处:问卷法中大量使用含糊的副词和修饰词所表示的频率极不相同,所测量的特质之间会增大相关系数。许多问卷中不同的量表交错使用,每一个项目都由两个以上的量表来评分,甚至量表内的各个项目常常重复出现,必然使各个量表之间获得相关。问卷项目常使被试产生戒备的心理,并由此作出迎合主试心意的回答。有些被试不考虑问卷内容,对问题均说“是”。许多问卷要求被试尽快填写,不要多加思考。问卷中大多数项目本身就已经假设行为在不同情境中会保持一致性。然而被试也许想说,这要看他们在哪里,和谁在一起,一天中什么时候,每星期、每月、每年的什么时候等。米歇尔认为特质论者所使用的等级评定量表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等级评定有一种压力,促使被试作出社会期许的回答。它总是假定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保持一致性,且大多数只包括特质或者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质。被试对量表的某些部分常有选择倾向,倾向于作出中性评鉴而避免对自己作极端评鉴。米歇尔认为特质的存在来自于观察到的行为一致性,然而这是一种偏见。查普曼夫妇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精神病患者对不同罗夏图片的反应,还让他们看每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患者的反应与对患者的诊断之间是随机搭配的,其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当主试要求被试报告呈现的一系列图片反应与对患者的诊断的关系时,大多数被试坚信他们看到了很明显的联系。他们把实际上没有联系而看作有联系的刻板印象称为错觉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48]
确实,如果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的行为会出现不一致,那么研究人格理论就没有价值。人格—情境争论的争议点就在于在预测人的行为时,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的比例。现代社会的情境变化非常迅速,人格—情境争论显得尤为重要。如现代社会新出现的路怒(road rage)现象。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通过网络对2023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6.5%的人表示身边有很多路怒族,23.4%的人承认自己就是路怒族。在受访者中,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的为76.1%,开车时骂骂咧咧为64.1%,被别人超车、插队就开骂为63.4%,被人挡住去路就烦躁、想给他点颜色看看为62.9%,看到行人乱穿马路就不爽为60.5%,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的为46.8%。在自陈原因的统计中,自认为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的占71%,对无序状态和不公正感觉愤慨又无处发泄的人占68.6%,心态不平和的人占63.3%,有情绪无处发泄,生活中比较压抑的人63%。这些数字提示我们必须重视该情境对司机群体的心理影响。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于2006年的一项问卷调查也显示,中国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达到59.8%。其中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则为44.4%。问题司机的各类心理症状主要包括“偏执状态”“强迫观念”“躯干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等。[49]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普遍的路怒现象?应该归因于拥挤的交通状况和他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境原因?还是应该归因于特殊情境下的身份被隐匿,即情境中的线索不足以遏制司机本人的攻击性?还是因为控制欲比较强的人往往通过汽车来实现控制欲,而在公路上的意外打破控制时,引发了司机的愤怒?(www.xing528.com)
2.特质论者的反驳。特质论者改进了研究方法以试图证明特质论的合理性,通过建立较好的行为效标和较严格的测试程序,并对各种情境做更多的测试,以解决行为一致性问题。另一种思路是采用人格变量与情境变量交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格特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将特质论者的反驳研究总结为以下四种:
(1)行为的稳定性研究。不少研究再一次表明,个体差异在气质、职业兴趣、成就追求、神经质、精神质、反社会行为、性别角色定型、表情丰富性、道德行为、外倾、内倾、攻击性、利他主义等持续几十年不变。布洛克(Block)及其他进行长期追踪的研究证实了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2)行为频率研究法(act-frequency approach)。巴斯和克雷克(Buss&Craik)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特质(如快乐)有很典型的行为,典型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均高于其他行为。在不同情景下典型行为的相关系数超过了米歇尔所说的r=0.30的界限。(3)聚合研究法(aggregation approach)。爱波斯坦(Epstein)的研究证明个体在冲动性、爱交际和社会联系的行为表现,为外倾特质的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例证。(4)相互作用研究法(interaction approach)。互动论者提出行为是个人及其所处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假设有两个人:一个是典型的外倾者,另一个是典型内倾者;有两种情境:拥挤的聚会和安静的图书馆。假定研究快乐的行为。我们能说哪一个更快乐吗?除非我们知道他们所处的情境,才能回答。我们能说哪一种情境导致快乐吗?除非我们知道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是哪一种人。这就是人和情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法。个体差异的效果依赖于情境,情境的效果依赖于个体差异。鲍尔斯(Bowers)总结过许多类似的研究,发现用相互作用研究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是能够证明人格稳定性的。[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