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骈句的概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类句子除了可能用了对比修辞外,还用了骈句修辞。
何谓骈句修辞?
骈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格,是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有同字相对的两句话。它是一种讲求均衡的语言艺术,要求文字的对称,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工整的骈句上下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工整的骈句上下句结构相同,但在字数上不完全相等,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下句多了一个“们”字。骈句的两句话,有时候可能不是完整的句子,是短语,如歌词中的“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等。
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人们并不是有意为之,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骈句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此时人们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这一写作格式被称为“骈四俪六”。骈文由多组骈句构成,后来很多文人特意追求这种形式上的整齐、词性上的相对,过分注重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的音韵要求,骈体文逐渐成了无聊的文字游戏,所以很多人就反对写骈体文了。唐宋时期,出现了由韩愈引领的旨在反对骈体文、提倡秦汉时期古文的“古文运动”。
(二)骈句的特点
1.由上下两句构成。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在视觉上有对称美。上下两句字数相同或几乎相同。字数完全相同,如:“有的浓,有的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字数几乎相同,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同字相对。就是上下句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样的词。这是骈句区别于对偶的最显著的特征。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www.xing528.com)
4.上下两句节奏相同,在听觉上有音韵美。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上句“2+4”,下句也是“2+4”,上下句节奏完全相同,韵律一致。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5.上下句重复出现的词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在句首:“时而振翅,时而滑翔”;可以在句中:“河水不再倒流,人老不再黑头”;也可以在句尾:“福气多多,满意多多”;还可以在句中多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上下句重复出现的词的数量不固定。可以是重复一个词:“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可以重复两个词:“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以重复三个词:“天造一半,人造一半”;可以重复多个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7.可以不太讲究平仄相对和词性相同的要求。讲究的,如“时而振翅,时而滑翔”,“振翅”是仄仄,“滑翔”是平平,严格按照“平仄相对”和“仄起平收”的音韵原则,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有的骈句讲究平仄相对,但不讲究仄起平收,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此句节奏清晰,富有变化:“惨淡的人生”对“淋漓的鲜血”。平仄相对,音韵和谐:“惨淡”是仄仄,“淋漓”是平平;“人生”是平平,“鲜血”是平仄。但这对骈句是“平起仄收”,不符合对偶“仄起平收”的音韵要求。
8.骈句经常同时使用对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但将“忧”与“乐”,“先”与“后”进行了对比,还将“忧”“乐”的“先”“后”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作者高尚的思想;“有的浓,有的淡”,将南方初春田野的颜色进行了对比,突出初春草色的特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把“谦虚”和“骄傲”、“进步”和“落后”进行了对比,还将“谦虚”和“骄傲”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即“进步”和“落后”。骈句常常兼用对比,这个特点与对偶相同。
(三)骈句的作用
骈句的使用,可以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从视觉上看有整齐之美;从听觉上说有音韵之美,即语言学家郭绍虞在《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所说的“汉语的音乐性”。[5]因为骈句形式上与对偶非常相似,所以,骈句在修辞上的作用与对偶非常接近。
著名学者、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黄永武说:“骈文和律诗是中国文学很别致的一种文体,也是中国文学中最美文体,而对偶就是骈文和律诗的灵魂。”《修辞学发微》作者徐庭芹分析杜甫的《登高》说:“中四句为对。此类华美之对局,在中国文学中处处可见。其声律之和谐,辞彩之华美,语句之整齐,为中国文学独有之特色,此他国文学所不及者也。”此二者所说的“骈文”,即指由大量骈句构成的文章;所说的“对偶”,就是近体诗和骈赋中的对仗,也是广义骈句的一种形式。徐庭芹概括了对偶和骈句修辞上的共同作用:声律和谐、辞彩华美、语句整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