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教育,而学生在学校中只能获得其需要的部分知识和初步能力,更多的必须在其未来的人生历程中依靠自主探索、主动学习而获得,只有不断地充实自我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此外,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还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再加上数学学科高度抽象的特点,这就需要学习者有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精神,需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需要有丰富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标准》在各个部分都特别重视数学内容的展开方式,努力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获取、发展数学知识,防止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单纯模仿、记忆题型”的活动。
《标准》还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例如,可以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探究学习的方式;可以采用在上课之前由教师提供一些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结合,课后写读书报告、撰写论文等的学习方式;还可以采用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各自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学会数学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www.xing528.com)
《标准》的又一个特点是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这是学生获得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数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是直接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和模型,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思想材料。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第一手的材料,需要学生去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标准》设置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的学习活动,正是兼顾了这两方面的要求,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也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反思以往的数学学习方式,过于把数学学习等同于数学解题。数学解题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把解题看作数学学习的惟一方式。首先,问题从哪里来?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学创新的出发点。其次,数学问题的求解不能只归结为程式的套用。程式从哪里来?需要探索,从实践中包括从错误中进行自主的思考。再有,依靠记忆公式、题型、结论、规则解题也是不够的,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自主地开拓和发展。中国数学教育讲究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这是很好的方向,值得提倡。但是,当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又把数学思想方法变成一堆需要记忆的规则。其实,数学思想方法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总结出来,依靠灌输是不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