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生智力的不同,尤其由于学生小学阶段受教育程度和效果的不同,进入初中,不少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形成巨大差距。如果将成绩差距巨大的学生编排在同一个班,班级教学可能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甚至久而久之,会致使他们的成绩差距更大,尤其可能使学习困难、后进的学生产生厌恶学习、被歧视等消极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早在19世纪末,欧洲一些学者便提出按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分班,缩小班集体中学生的成绩差距,以减轻教学的复杂性,提高教学效率。很多西方国家的学校将这种班级设置方法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发现了不足,为教师开展班级差异设置提供了借鉴。基于成绩差异的班级设置,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实施,初中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和学校发展愿景进行选择。
一、强+良+弱班
这种班级设置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时,初中学校组织入学考试,考试题要按基础题30%、中等能力题30%、灵活运用能力题40%的比例构成,力图拉开成绩差距,将优、良、弱三类学生区分开来。
2.考试结束后,学校综合分析学生的小学毕业成绩和这次初中入学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优、良、弱三个层次。
3.分别将优、良、弱三个层次的学生编为强、良、弱班。
这样,基本上能使同一班集体的学生成绩达到均衡。任教不同类型班级的教师可以根据该班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发展需要确定相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当然,这种班级设置要隐蔽,在班级名称、班级排序等方面要努力消除以成绩为依据分班的痕迹,避免学生产生被歧视、被放弃的自卑、消极感受。比如,按数序排列班级,而强、良、弱班不分别排在一起,而是交叉排序。假设共有15个班,1、3、5、7、9为良班,2、6、10、12、14为强班,4、8、11、13、15为弱班。
二、普九班+试验班
学生的差异复杂而巨大,要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优秀人才是不可能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级各类劳动者,并不只是需要高科技人才。学校设置班级要实事求是,教师实施教学也要实事求是。
因此,初中班级设置也应该尝试设置普九班和试验班。普九班为学习能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设置,只对他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教学降低知识难度,放慢教学进度,训练注重基础,尽量促进他们夯实基础,为他们将来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奠定基础。试验班为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设置,对他们要试验开展创造型教育,无论教学内容、训练方法都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教学要注重课内外联系、知识拓展与灵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这类学生将来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精尖科技人才奠基。
这种班级设置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时,初中学校组织入学考试,考试题要按基础题40%、灵活运用能力题60%的比例构成,总分100分。
2.学校定时组织入学考试,考试结束后组织教师阅卷,将学生按80分以上、80分以下分成两个层次。
3.将80分以下的学生组成普九班,将8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试验班。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差异分班的负面效应,可以允许小范围的学生在普九班和试验班之间流动。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流动一次,普九班成绩进步巨大的学生可以调入试验班,而试验班成绩下降巨大的学生要调入普九班。(www.xing528.com)
三、小班+大班
初中学生往往中间成绩者居大多数,优秀生和学困生各占一小部分。而且使优秀生在现有基础上更拔尖最难,让学困生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也最难,将他们与中间成绩学生编在同一个班,反而会增加教育他们的难度,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设置小班和大班的方法化解这种矛盾。
将优秀生编成一个或几个小班,将学困生也编成一个或几个小班。对优秀生组成的小班开展培优教育,对学困生组成的小班开展扶差教育,对中间学生组成的大班开展常规教育。这种班级设置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小班学生存在的情况更复杂,教师教育要投入的心血最多,但小班人数少,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大班学生人数虽稍多,但学情并不复杂,实施常规班级教学应能促进他们发展。小班和大班相结合的班级设置有利于将学生的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实现差异教学的最高理想——促进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
这种班级设置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时,初中学校组织入学考试,考试题要按基础题30%、中等难度题40%、高难度题30%的比例构成,总分100分。
2.学校定时组织入学考试,考试结束后组织教师阅卷,将学生按60分以下、61~79分、80分以上分成三个层次。
3.将60分以下的学生组成弱小班,将61~79分的学生组成大班,将8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强小班。
四、A班+B班
这种班级设置是指全年级学生按全年级平均成绩平行分班,每个班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最终各个班的成绩均衡。然后相同的教师任教相同的两个班,以实施差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从而避免平行分班不利于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弊端。
这种班级设置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时,初中学校组织入学考试,考试题按基础题50%、能力题50%的比例构成,总分100分。
2.学校组织入学考试,考试结束后组织教师阅卷,将学生按60分以下、61~79分、80分以上分成三个层次。
3.学校按照三个层次学生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组成每个班。
4.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结束后,进行二次分班。学校将二次分班的权利下放给这两个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由任教两个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协商,再将这两个班依据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纪律表现或发展潜势等的优劣分成A班和B班。
这种班级设置可能使家长、学生与教师产生误解,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对家长和学生做好解释、宣传、动员工作,还要给予家长、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A、B班的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