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中日文研究成果(1960-1995)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中日文研究成果(1960-1995)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脇悌二郎,《近世日中贸易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60年。方淑妃,“魏源史学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日本银行调查局,《中国近代货币概要》,东京:日本银行调查局,1967年。包世臣,《安吴四种》,1846年,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中日文研究成果(1960-1995)

“上谕档(方本)”“月折档”“史馆档”

“外纪档”“廷寄档”“长编总档”

“军机档”“宫中档”“传包”

“传稿”“钱法档”“议覆档”

《大清历朝实录》,台北:华文书局,1964年。

《内阁汉文题本户科货币类》,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微卷,乾隆元年(1736)——光绪24年(1898)。

《南菁》,江阴:华东印书馆,1925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北京,1899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钦定户部则例》,北京,1851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收入王云五编《“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史料丛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年。

《筹办夷务始末》,北平:故宫博物院原版,1930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1年。

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于恩德,《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大谷敏夫,“包世臣の实学思想について”,《东洋史研究》,第28卷第2号,页36-69,1969年12月。

大谷敏夫,“魏源经世思想考”,《史林》,第54卷6期,页33-75,1971年。

小竹文夫,《近世支那经济史研究》,东京:弘文堂,1942年。

小野一一郎,《近代日本币制と东アジア银货圈——とメキシコドル》,京都:ミネルヴァ书房,2000年。

山脇悌二郎,《长崎唐人贸易》,东京:吉川弘文馆,1964年。

山脇悌二郎,《近世日中贸易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60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组,《财政与近代历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1辑,#政府统治时期,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中国史学会,《中国の历史世界——统合のシステムと多元的发展》,东京:早稻田大学,2000年。

太平山人,“道光朝银荒问题”,《中和月刊》,第1卷第8期,页41-55,1940年8月。

太和殿(顺化),《大南实录》,东京:庆应义塾大学,1951年——1981年。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收入《清代传记丛刊》012,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方淑妃,“魏源史学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日本史用语大辞典编集委员会,《日本史用语大辞典·用语编》,东京:柏书房,1978年。

日本银行调查局,《中国近代货币概要》,东京:日本银行调查局,1967年。

木宫泰彦,《日支交通史》,东京:金刺芳流堂,1926年。

王业键,《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1年。

王尔敏,“经世思想的义界问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页27-3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台北:作者自刊;台北:华世出版社,1977年。

王传璨,《王文勤公年谱》,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1882年。

王庆云,《石渠余记》,1890年。

王延熙编,《皇朝道咸同光奏议》,上海原版,1902年;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年。

王宏斌,《晚清货币比价研究》,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晓秋,《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页92-100.

王德毅,《清人别名字号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

王瑬,《钱币刍言》,1837年。

王瑬,《壑舟园初稿》,1835年。

邓邵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冯天瑜,“道咸间经世实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方位”,收入葛荣晋《中日实学史研究》,页178-18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冯桂芬,《显志堂稿》,校邠卢,1876年,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85年。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包世臣,《安吴四种》,1846年,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叶世昌,“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一些思想家反对用银的倾向”,《江淮论坛》,1983年第2期,页58-61,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叶世昌,《中国货币理论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年。

叶世昌,《鸦片战争前后的货币学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叶兰台,《清代学者象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叶恭绰,《清代学者象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市古尚三,“清朝货币史考”,《拓殖大学论丛》,121期,1979年3月;127期,1980年3月,页43-73,东京:拓殖大学学术!究会。

永积洋子,“东西交易の中继地台湾の盛衰”,收入佐藤次高、岸本美绪《地域の世界史》9:《市场の地域史》,页326-366,东京:山川出版社,1999年。

田代和生,《17世纪后期——18世纪日本银の海外输出特に“马·朝鲜ル——トを中心に》,社会史学会编,《新しい江%时代史像を求めて——その社会史的接近》,页47-68,东京:东洋新报社,1977年。

田代和生,《川时代の贸易》,速水融,《日本史社会の成立,17-18世纪》,页129-170,东京:岩波书店,1989年。

田代和生,《近世日朝通交贸易史の研究》,东京:创文社,1981年。

田村洋幸,《东亚细亚贸易史论》,京都:嵯峨野书院,1974年。

申旭,《中国西南对外关系史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为中心》,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

申奭镐,“朝鲜中宗时代の禁银问题”,收入稻叶博士还历纪念会编,《稻叶博士还历纪念满鲜史论丛》,页401-452,1938年。

全汉昇,“再论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收入食货出版社,《陶希圣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79年。

全汉昇,“明中叶后中日间的丝银贸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5卷第4期,页635-64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4年。

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崇文书店,1972年。

全汉昇,《中国经济史研究》,香港:崇文书店,1976年。

刘广京,"19十九世纪初叶中国知识分子——包世臣与魏源”,《“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刘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台北:联经出版社,1990年。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

刘声木,《桐城文学撰述考》,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

刘翠溶,“厘金”,收入于宗先《经济学百科全书》,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

孙鼎臣,《畚塘刍论》,武昌,1860年。

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

庄吉发,《故宫档案述要》,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3年。

成毅,《求在我斋文存》,邵州,1858年。

早阪喜一郎,《银价と银为替》,东京:大阪屋号,1925年。

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江口久雄,“包世臣の钞法论に关する一考察”,《东方学》,第55期,页76-90,1978年1月。

江口久雄,“清代!世家の银流通史研究について——19世纪前期を中心に”,《社会!“史学》,第45卷第2期,页32-123,1980年。

江口久雄,“清朝道光年代の银腾贵に关する书”,《集刊东洋学》,32卷,页51-59,1974年。

江克让,《全椒县志》,1919年收入《中国方志丛书》,安徽省225,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汤吉禾,“清代科道之成绩”,《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2卷第2期,页517-526,1935年夏。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汤象龙,“道光朝银贵问题”,《社会科学杂志》,第1卷第3期,页1-31,1930年9月。

汤鹏,《浮邱子》,1865年。

百濑弘,“清代に于ける西班牙弗の流通”,《社会经济史学》,第6卷第2号,页1-25,1936年5月;第6卷第3号,页38-60,1936年6月;第6卷第4号,页43-65,1936年7月。

百濑弘,“清朝の异民族统治に於ける财政经济政策”,《东亚研究所报》,第20号,页1-116,1943年2月。

许楣,《钞币论》,海昌许氏古均阁,1846年。

许槤,《古均阁遗着》,1888年。

齐思和、林树惠、寿纪瑜,《鸦片战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佐佐木正哉,《阿片!争以前の通货问题》,《东方学》,第8辑,页94-117,1955年6月。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

余捷琼,《1700-1937年中国银货输出入的一个估计》,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

别府淳夫,《清末における宋儒学风の再兴》,《哲学·思想论集》,第十二号,页1-18,1987年3月。

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1857年。

吴章铨,“洋务运动中的商务思想——以李鸿章为中心的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自强运动》,《思与言》论文选辑,第4集,页39-88,台北:食货出版社,1972年。

吴嘉宾,《求自得之室文钞》,12卷,广州,1866年。

宋惠中,“票商与晚清财政”,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组,《财政与近代历史论文集》,页379-44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岛田虔次,“章炳麟について(上)中国伝统学术と革命”,《思想》,第407号,页87-109,1958年5月;第408号,页55-75,1958年6月。

张际亮,《张亨甫全集》,33卷,孔庆衢校订,1867年。

张家骧,《中华币制史》,北京:民国大学,1936年。

张彬村,“明清两朝的海外贸易政策:闭关自守?”,《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4辑,页45-59,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

张惠言,《茗柯文二编》,上海:“国立”故宫博物院,1881年。

张惠信,“货畅其流:清代银货史话”,《故宫文物月刊》,4卷11期,页126-132,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

张惠信,“清末货币变革对山西票号的影响”,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组,《财政与近代历史论文集》,页319-37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张惠信,“银票问题与洋银的流入”,《故宫文物月刊》,5卷2期,页131-137,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

张惠信,《中国货币史话》,台北:台扬出版社,1994年。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张履,《积石文稿》,1894年。

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页3-1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李世熊,《钱神志》,1871年。

李宇平,"1930年代中国的救济经济恐慌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7期,页231-27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

李伯荣,《魏源师友记》,湖南:岳麓书社,1983年。

李国祁,“清代台湾社会之转型”,台北:教育部社会教育司,1978年。(www.xing528.com)

李林,“清朝嘉道时期兴起的议政改革之风”,《辽宁大学学报》,第70期,页78-83,1984年6月。

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1865年。

李重耀,《从日本神社谈桃园神社修建》,台北,1992年。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收入《清代传记丛刊》890,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Mikhail Ivanovich),《周期性工业危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

杨家骆,《天工开物》,1637年;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汪辉祖,《病榻梦痕录》,1872年。

沈垚,《落帆楼文集》,1858年;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9年。

足立启二,“清代前期における国家と钱”,《东洋史研究》,第49卷第4期,页671-697,1991年。

近代中国研究委员会,《经世文编总目录》,东京:东洋文库,1956年。

闵尔昌,《碑传集补》,1923年,收入《清代传记丛刊》120-123,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陈平民,“王茂荫及其货币理论”,《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页19-21.

陈在正,"19世纪40年代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与太平天国革命”,《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页1-19.

陈国栋,《常关》,收入于宗先,《经济学百科全书》,页198-203,台北:联经出版社,1986年。

陈昭南,《雍正乾隆年间的银钱比价变动1723-1795》,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

陈慈玉,“以中印英三角贸易为基轴探讨19世纪中国的对外贸易”,收入“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1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页131-173,1984年。

陈慈玉,“近代中国对英美及亚洲地区的贸易”,《经济论文》,15卷2期,页115-135,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7年9月。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的发展与世界巿场》,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2年。

周予同,《经今古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再版,1967年。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和田博德,“清代のヴエトナム·ビルマ银”,《史学》,第三十三卷第三、四号,页119-138,1961年。

“国史馆”,《清史列传》,收入《清代传记丛刊》096,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商务官报》,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文献传包传稿人名索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6年。

屈万里注译,《尚书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

岸本美绪,“清朝とユ!ラシア”,“史学研究会,《近代世界への道:容と摩擦》,东京:“史学$究会,1995年。

岸本美绪,《清代中国の物%と动》,东京:$文出版,1997年。

巫宝三、冯泽、吴朝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昔皇、刘庸,《清朝文献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松井义夫,《清朝经费の研究》,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济调查会,1935年。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1885年,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林丽月,“试论明清之际商业思想的几个问题”,《近代中国初期历史研讨会论文集》(下),页711-73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林志伟,“清乾隆朝的官马——需求、购补与孳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

林崇墉,《林则徐传》,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

林满红,“口岸贸易与近代中国——台湾最近有关研究之回顾”,《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页869-91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或“口岸贸易与腹地变迁:近代中国的经验(1860年代至1930年代)”,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页14-26,山东:齐鲁书社,2005年。)

林满红,“中国的白银外流与世界金银减产(1814-1850)",《中国海洋发展史会议论文集》,第4辑,页1-44,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

林满红,“对外汇率长期下跌对清末国际贸易与物价之影响,1874-1911”,《教学与研究》,第1期,页147-176,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979年。

林满红,“有等级区分的均富思想:论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台湾历史中的实现”,《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12期,页101-129,1998年秋季。

林满红,“清末社会流行吸食鸦片研究——供给面之分析,1773-1906”,“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85年,页620.

林满红,“银与鸦片的流通及银贵钱贱现象的区域分布(1808-1854)——世界经济对近代中国空间方面之一影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页89-13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6月。

林满红,“嘉道钱贱现象产生原因“钱多钱劣论”之商榷——海上发展深入影响近代中国之一事例”,《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5辑,页357-426,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

林满红,《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1860-1895》,台湾研究丛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7年;增订再版(六刷),2004年,页230.

林满红,《晚清的鸦片税,1858-1906》,《思与言》,16卷5期,页427-476,台北:思与言杂志社,1979年。

法式善,《清秘述闻》,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罗绶香,《犍为县志》,28卷,1937年,收入《新编方志丛刊:四川方志》,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郑友揆,“我国海关贸易统计编制方法及其内容改革考”,《社会科学杂志》,第5卷第3期,页264-296,1934年9月。

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郑永昌,“清代乾隆年间的私钱流通与官方因应政策之分析——以私钱收买政策为中心”,《“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5期,页235-286,1997年6月。

郑永昌,《明末清初的银贵钱贱现象与相关政治经济思想》,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4年。

郑光祖,《一斑录》,1843年,江苏:!玉山房。

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施敏雄,《清代丝织工业的发展》,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8年。

段超,《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胡韫玉,《包慎伯(世臣)先生年谱》,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1826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898年版之复印件,1972年。

贺凌虚,《西汉政治思想论集》,台北:五南书局,1988年。

赵尔巽、柯劭忞,《清史稿》,收入《清代传记丛刊》089-095,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赵轶峰,“试论明末财政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时代特征”,《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页55-6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饶玉成,《皇朝经世文编续集》,1882补刻续编江右饶氏双峰书屋刊本。

倪来恩、夏维中,“外国白银与明帝国的崩溃——关于明末外国白银的输入及其作用的重新检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页46-56.

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徐扬,《姑苏繁华图》,香港:商务印书馆,1986年。

徐鼒,《未灰斋文集》,1861年,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聂雨润、李泰,《大荔县新志存稿》,收入《中国方志丛书》,陕西省315,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诸联,《明斋小识》,1821年。

郭建,《绍兴师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郭润涛,《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钱江,"1570-1760年中国和吕宋的贸易发展及贸易额的估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页69-117,厦门:厦门大学。

顾炎武,《亭林文集》,亭林先生遗书,朱氏校经山房刊本,1888年。

《辞源》,台北:商务印书馆,1965年。

曹永和,“试论明太祖的海洋交通政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1辑,页41-70,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4年。

梁廷!,《夷氛闻记》,《中国野史集成续编》,第28册,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1837年序;上海:扫叶山房,1884年。

梁堃,《桐城文派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

梁章巨,《归田琐记》,1845年序;上海:扫叶山房,1918年。

梁章巨,《退庵随笔》,台北:广文书局,1967年。

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1897年。

黄卬,《锡金识小录》,1752年序,1896年;台北:无锡同乡会,1972年。

黄克武,“诂经精舍与19世纪中国教育、学术的变迁”,《食货月刊》,13卷5、6期合刊,页70-79,1983年。

黄爵滋、许乃济,《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1850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田明伸,《中华帝国の构造と世界经济》,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4年。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

平昌洪,《东亚钱志》,东京,1938年。

彭泽益,"19世纪50-70年代清朝财政危机和财政搜刮的加剧”,《历史学》,1979年第2期,页131-151.

彭泽益,“鸦片战争后十年间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经济与阶级关系”,《历史研究》,第6期,页40-68,1961年12月。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斯波义信,"16、17世纪における中国の海事交と银需要”,岛根县教育委员会,《第2回石见银山$史文献研究会报告书》,页43-50,大田:岛根,1997年。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湖南:岳麓书社,1987年。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蒋彤,《李申耆年谱》,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

蒋良骐原纂,《十二朝东华录》,1770年;王先谦改修,1879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再版,1963年。

蒋湘南,《七经楼文钞》,1869年。

管同,《因寄轩文初二集》,1833年。

缪荃孙,《续碑传集》,1910年,收入《清代传记丛刊》115-119,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缪梓,《缪武烈公遗集》,小宋山馆,1881年。

谭彼岸,“中国近代货币的变动”,《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3期,页190-210,收录于存萃学社,《中国近三百年社会经济史论集》,香港:崇文书店,1972年。

薛福成,《庸庵随笔》,1897年,上海:扫叶山房,1925年。

戴炎辉,“清代台湾之大小租业”,《台湾文献》,第4期,页1-47,1963年6月。

魏秀梅,《陶澍在江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魏秀梅,《清季职官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

魏源,《古微堂内外集》,1870年。

魏源,《圣武记》,1878年。

魏源,《海国图志》,1867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