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求根本解决方案
采用场效应管来设计电子静电计并非笔者当年的首选。笔者实际上更想采用增大静电计电容量的方法,这更符合“逆向创造技法”的思路。其基本设想如下:
如果增大静电计的电容量,其携带的电荷不仅显著增多,带电荷之后电势的升高也显著放缓,与环境的电势差也会随之大大减小。这就犹如底面积很大的容器,注入很多的液体,其液位也不会升得很高。这样的静电计不仅不易泄漏,即便有泄露也经得住泄露。使用这样的静电计做实验,对环境、器材及操作手法的要求就会大大降低,实验效果将会得到保障。
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为什么有了DIS静电传感器还要开发DIS静电计:
根据本文所述,DIS静电传感器和静电计的内部结构是基本相同的。DIS静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计算机,DIS静电计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计算机使用。一度有人质疑:为什么研发中心针对静电实验搞了两个如此相似的装置呢?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只看到了两个装置相似,而没有看到它们的区别—DIS静电传感器需要接计算机才能使用,属于“间接观察”;而DIS静电计则因为有了实时显示实验结果的液晶屏而具备了“直接观察”的功能,可以在不依赖计算机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实验,与传统的静电计(含笔者开发的电子静电计)的使用模式相同。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场景选择使用其中之一,并由此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需求。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这个设想始终没有实现的机会。
2.DIS系统完善推动静电计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器件的不断升级,犹如成熟的果子等待我们享用。《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引入了DIS之后,我们已经通过近十年的时间积累了相关技术,这使得基于大电容量的DIS静电计的设想得以实现。而此时,不仅要求“知识、技能”,同时强调“过程、方法”的课改纲领,已经使师生对静电实验的期望由单纯的现象演示、定性观察上升到了定量研究和过程把握的高度。这同时也为DIS静电计的研发确定了基准目标。
(1)DIS静电计的基本构成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和完善,研发中心完成了两款DIS静电计的设计。图3—10—4、图3—10—5所示分别为DIS静电计Ⅰ型和Ⅱ型的外形图。静电计的输入端可插入金属小球或法拉第圆桶(又称法拉第冰桶)等器材。
图3—10—6是它们的电路结构简图。可见,两种型号的电路类同,只是Ⅰ型的信号通过USB接口由计算机专用软件显示,包含数字、指针和波形等显示方式(图3—10—7);Ⅱ型自带液晶屏,亦可通过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显示,可用于学生实验,便于室外使用。
图3—10—4 DIS静电计Ⅰ外形图
图3—10—5 DIS静电计Ⅱ外形图(www.xing528.com)
图3—10—6 电路结构简图
图3—10—7 静电计显示方式
(2)DIS静电计的技术性能
DIS静电计采用了与传统的静电计相同的“电容式”结构。只不过传统静电计借助仪器本身构成了电容,而DIS静电计则在仪器内部设置了大电容电路,电容量比传统静电计大了若干个量级,带电后的电势也相应降低。借助DIS系统日益成熟的信号采集功能,即可对静电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动态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
DIS静电计相对于传统静电计,性能显著提升:
●极性指示:当需要判断极性时,传统静电计必须有一个参考电荷,而DIS静电计可以直接指示极性。
●高灵敏度且灵敏度可调:DIS静电计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静电计,且灵敏度可以调整,静电实验的范围可以因测量工具的升级而扩大。
●定量研究:DIS静电计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有线性标度。与只能粗略测量的传统静电计相比,DIS静电计的精度更高。因此可以用DIS静电计来验证物理定律是线性还是指数关系。这使得实验脱离了定性观察状态,进入了测量、分析阶段。
●过程研究:DIS静电计可以借助示波显示方式实时动态地展示、记录静电实验的过程,这不仅优于传统静电计,同时也使得笔者当年设计的电子静电计相形见绌。
●可供大型演示使用:DIS静电计与计算机相连,专用软件有数字、示波、仪表等多种显示模式,可与投影、白板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联用。
难做的实验往往都很好玩—也谈克服实验难关的教学意义:
本文列举了“电荷守恒”“静电感应和感应带电”“电荷平衡时导体研究”“静电屏蔽”“光电效应”五个经典实验。大家可以看出,这些实验具有一个显著的共性:以往受限于实验手段,一般做不出。但现在做得出了,大家都会认为很好玩。之所以说好玩,在于这些实验往往具有实验现象突出或结果出乎意料等特点。总之,很吸引眼球。做这样的实验,学生觉得过瘾,老师也有成就感,其教育意义自不待言。这就引出了DIS研发的深层意义:让学生从快乐中学习,让教师在成就中教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怎么努力都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