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与健全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在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特殊学生的身心缺陷明显多于健全学生
大部分特殊学生都有生理和心理的缺陷,这些缺陷妨碍了他们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学习和适应,其心理发展会产生较多的问题,易引发第二性缺陷-心理障碍。例如,视力障碍学生的视觉器官有缺陷,他们不得不利用听觉、触觉等来感知外界事物。由于失去接收外界信息的视觉通道,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听力障碍学生由于听觉器官有缺陷,对其语言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语言发展的局限性又会妨碍其抽象思维的发展。肢体残疾学生在动作技能的发展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有时生活难以自理。智力障碍学生的智力有缺陷,他们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比健全学生晚,起点低,速度慢,所能达到的水平一般也有限。
(二)特殊学生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都明显大于健全学生
特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个体间差异既包括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之间的差异,又包括同一类型的特殊学生之间的差异。例如,智力超常学生与智障学生分别代表了智力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类学生,这两类学生之间有极大差异。又如视力障碍学生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听力障碍学生及其他学生。即使属于同一类型的特殊学生,因造成其心理发展异常的原因不同,每个学生的个体特征也不同。正是由于特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应该进行归类和具体分析。(www.xing528.com)
个体内差异通常是指个体内部各种能力之间的差异。特殊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差异特别大。例如,有些自闭症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而语言理解力、人际交往能力又特别差。又如,有些听力障碍学生虽然听不见声音,但手眼协调能力却非常好。因此,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其个体特点进行。
(三)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明显差于健全学生
特殊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方面也面临较多困难,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特别辅导。例如,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对智力超常学生可能过于容易,而对于智障学生则可能太难。对大多数听力障碍学生和视力障碍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的教学方式。学校需要根据特殊学生独特的教育需要设计课程和教材,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特殊学生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又如,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由于其成长的“特殊”环境,其学习和生活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往往会造成适应不良。因此,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考虑特殊的方式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