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与机器的关系调整及界面设计

人与机器的关系调整及界面设计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和机器的关系需要全面调整。而在信息时代,机器一方面无处不在,一方面又无处可见。它隐到了背后,成为一种直接的存在。比如,电脑广告中总是喜欢用一些婴儿、动物和白痴,来表现机器之容易被摆弄,相形之下,人在无形中被抬高了。它一方面要作为中介,一方面又不能作碍事的“第三者”。是作为“插足第三者”的机器的界面和触媒的非直接性。实验发现,可以使用以凯夫拉纤维和不锈钢制成的市售导电线把键盘织在通常的衣服上。

人与机器的关系调整及界面设计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非常有预见力地谈到“把电脑穿戴在身上”。他说:“未来数字化服装的质料可能是有计算能力的灯芯绒、有记忆能力的平纹细纱布和太阳能丝绸,我不必再携带膝上型电脑,而是把它穿在身上。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我们其实早已开始把越来越多的计算和通讯设备穿在身上了。”尼葛洛庞帝接着还谈到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无所不在的电脑化”:“将来的房间会知道你是刚刚坐下来吃饭、已经睡着了、刚进浴室洗澡,还是出去遛狗了”,因为“未来的建筑将像电脑底板一样(backplane)‘智慧随时待命’(smart ready)”。这里说的实际是两件事,一是工具越来越向人靠拢,一是环境越来越拟人化。归结到一个概念,是工具和环境“本身”正循于无形,而信息却无所不在地浮现。

换句话说,电脑不见了。人们发觉,网络和计算其实并不绝对依赖于我们的电脑三大件(主机箱显示器和键盘)而存在。人和机器的关系需要全面调整。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机器与人的关系,在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有什么不同?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工业时代,机器是一个中间环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种间接性的存在。人们越是感觉它的存在,而忘记自己的存在,它显得越有价值。比如,在工业时代,我们歌颂联合收割机、大型轧钢机、百万吨巨轮这些可以把摆在旁边的人比得没影了的机器。

而在信息时代,机器一方面无处不在,一方面又无处可见。它隐到了背后,成为一种直接的存在。人们越感觉不出它的存在,而通过它越唤醒了自己的存在,它(毋宁说是自我)越有价值。比如,电脑广告中总是喜欢用一些婴儿动物和白痴,来表现机器之容易被摆弄,相形之下,人在无形中被抬高了。(www.xing528.com)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可穿戴电脑及其所代表的概念真正的意义所在了:——机器正变得“直接”化!它一方面要作为中介,一方面又不能作碍事的“第三者”。它一方面要显得是机器,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太“机器”。这是人本的力量使然。只有人的力量能使技术作这种屈服。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最近最新技术在文化上的局限性:是什么妨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直接化进程?是作为“插足第三者”的机器的界面(感觉中介)和触媒(键盘、鼠标)的非直接性。它们越是硬邦邦地插在人与自然中间,就越不具有“人性化的界面”,就与人越“生分”。

对于IBM企望倡导的生活方式来说,目前的可穿戴电脑显然还大有改进余地。戴着显示器到处游逛,毕竟不是事。而至今为止的各种输入方式,与键盘输入比较起来,也显得很不成熟。实验发现,可以使用以凯夫拉纤维和不锈钢制成的市售导电线把键盘织在通常的衣服上。这样人们可以直接在衣服上输入。而在走路时通过产生低功率电磁场可以起到人体周围的个人局域网(Personal-area network)的作用。通过这些技术改进,技术可以更加“直接化”。更进一步,还有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一方面让人忘掉中介的存在,进入“太虚幻境”;另一方面中介又无所不在,VR效果的每一步背后都有非常实在的技术做基础。尼葛洛庞帝对可穿戴电脑的预言,有些在今天看来仍然充满想像力。比如,他写道:“在更远的将来,电脑显示器可能会按加仑来卖,而且漆成五颜六色。光盘只读存储器可以食用,而并行处理器则可以像防晒油般涂在身上。偶尔,我们还可以住在电脑里面。”我想,做到这些,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朝不朝这个方向努力。技术像风筝,可以越飞越高;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牵线的人,他才是风筝真正的主人。技术最终要复归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