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精神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正是党中央提出在文化建设中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所在。[52]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研究和解决网络文化问题,大力开展网络文化资源建设,有效地将虚拟与现实精神生活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网络文化的建设,拓展人们精神活动空间。

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精神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在的观念、品格的塑造上,也不能仅仅止于外在的教育与引导,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倡导文明、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由此,精神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正是党中央提出在文化建设中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深入持久的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

(一)注重人们家庭、社区等活动的开展,增强人们对共同体的归属感

前工业社会以家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国古代人们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文化。人们生活在这种家国一体的精神家园中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不存在质疑。尽管这种归属感是一种人的低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它漠视了个体精神需求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然而传统精神家园建设中人们注重情感如安全、亲情、友情的需要值得当今的人们借鉴。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但是同时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的家庭已经解组,在物质和技术的过度追求下,人际关系出现了疏离,人与人的关系只剩下了纯粹的事物关系,人们之间心灵之桥被物质和技术所切断,人类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孤独中,人感觉到生活的空虚和无意义。“人生的意义既不在自然界中,也不在上帝之中,生活的意义只能存在于人自身。但是,这个人是孤独的个体吗?不,绝对不是的,而是民族、社会、人类所从事的共同事业之中。离开了人类的共同事业,孤独的个人只能找到虚无,也只能体会到孤寂、恐惧、厌烦和绝望。”[49]

美国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提出人类有三种共同的心理需要:取得他人情感反应的需要、长远安全的需要、追求新奇经验的需要。[50]根据由著名学者郑永廷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人的精神家园质量和规律研究》所进行的调查可发现,家庭美满和身体健康是不同群体共同认为最幸福的要素。[51]因此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首先必须注重人们家庭生活的建设,虽然新旧家庭在价值观念方面是异质的,但是在心理需要方面是同质的。继承传统文化中注重人的情感、安全、爱的因素,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加平等、自主、社会责任意识等内容的培养。其次,应该融入文化的因素,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任何一个客观物质只要与文化相融合,所呈现的效果不尽相同。比如住房,中国人商品房,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注重与家人住在一起,因此偏向买大房子然后与父母同住,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政府在考虑住房建设问题时,不仅仅要考虑人们有没有住,或住得起的问题,同时还应考虑房子的社会功能,应该使注重家庭、亲情关系的传统得以传承,为此政府需要在制定决策时融入文化,将住房建设的社会功能纳入城市建设的规划中,从而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同时也实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这一点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再次,还应加强人们所居住的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互动的平台,增强人们的集体归属感。传统社会,以家为核心的精神家园建设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儒家文化的亲亲、尊尊原则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通过对共同祖先的尊崇以及由此衍生的习俗、仪式等将人们连结在一起。当今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从传统文化资源吸取其养料,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理论上,以诚信、团结、平等、民主、友爱原则作为人们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实践上,开展以“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一些列活动,如关注社区文明、卫生、安全、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建立老人活动室、阅览室、活动中心等场所,为众多互不相识的人提供了交往的场所,这不仅有利于拓展个体交往范围,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而这种友情、安全感等情感需求正是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二)加大网络家园建设,拓展人们精神领域空间

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将形成各种文化资源的共享,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如今利用网络欣赏全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节目,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展览室、歌剧院,使全球的艺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事实。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网民大受其益。21世纪人们的消费注意力将从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需求。人类对文化的需求将增加,网络的发展为不断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捷径。“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52]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研究和解决网络文化问题,大力开展网络文化资源建设,有效地将虚拟与现实精神生活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网络文化的建设,拓展人们精神活动空间。其中网络图书馆建设就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其具有共享性、便捷性、低碳性、容量大等特点而被各国纳入精神文化建设的议程中。国外的数字图书馆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极为迅速。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宇航局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式决定投资2440万美元,在斯坦福大学等6所大学进行名为“数字图书馆创始”计划研究。1998年又启动了该项目的二期工程;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开始实施“美国记忆”项目,投资1200万美元,在2000年其200周年馆庆时将500万件历史馆藏的数字化转化;据了解,“美国迄今投入到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经费已经超过8亿美元;俄罗斯政府在其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的情况下,计划从1999—2004年每年出资两亿卢布支持数字图书馆研究;日本不仅投入了15亿日元开发日文文献数据库,而且还以建设国会图书馆分馆——关系电子图书馆为契机,拟投入4亿美元,将其建设为亚洲文献中心;法国国家图书馆正在努力致力于图书数字化,目前国立图书馆拥有2.4亿页数字化舱室”。[53]中国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也不甘落伍。2000年4月5日,文化部在国家图书馆主持召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工程第一次联席会议”,标志着筹备多年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54]中国科学院前计算机所所长、国家“863”计划306战略组首席专家高文教授这样评价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不仅仅是数字化图书馆,它应该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体,是文化产品的网络商务平台,是国家数字资源组织、开发和利用的基础,是网络文化中心和网络文化的集散地。”[55]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充裕的文化资源和空间领域,但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文化问题,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如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网络犯罪以及有些国家通过网络实行的文化殖民主义策略等。为此,在网络家园建设中,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坚持高科技与高人文相结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技的人文关怀,提升人的主体性,合理使用网络,使之为我们服务,防止和克服第五章所论述的缺乏人性的科技所带给人类的种种问题;其次,加强网络技术的安全系统,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同时主动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建设,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抵制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最后,提高人的现代化的观念意识,使人认识到科技的迅速发展,必须有高速度、高情感的人与之相适应,否则人们反被科技异化。同时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发挥创造性对网络不断加以更新和开发,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概而言之,要开发和丰富网络文化建设以满足人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体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三)创建民主法制伦理道德、科学艺术相互统一,协调一致的精神生活

五四运动以来,建立在以儒家为基础上的一整套价值规范开始解体。改革开放至今,维持社会秩序、调节人们行为、逐渐起主导地位的是法律。中国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国家的法制建设,人们由过去按习俗或道德来规范的行为,逐渐按法律来规范。这样,法律因其灵活、明确、强制等特点而上升为社会行为的有效规范。而道德规范失去了昔日的光辉而下降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它至多在社会公共礼仪中保留着它的残余形态。法律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最低标准,能把利益和意愿不同的人们维系在同一秩序之内,使人们能在有序的社会中工作和生活,但是却不能沟通人们的心灵。然而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不能离群索居,必须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的社会性迫切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信任、同情和谅解,还迫切需要一种意义以便统帅自己的行为。为此在过分拥挤,匆忙而冷漠的现代社会中,要求重建道德信念的呼声越来越高,正如叔本华早就指出,“人如豪猪,因寒冷而拥挤一处相互取暖,然而因挤压而被对方的刺触痛,于是又相互排斥,但分离后又感寒冷。现代人感到孤独和寒冷,急需友谊和温暖了”。[56]因此一个社会不仅需要一套完备的法律,还需要一套为人们提供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精神文化系统。孔子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7]。我们要建立一种有耻无违的社会生活秩序状况。有耻无违,是法规与德规、他律与自律的现实统一。在一个多元民主的公正社会中,既应法制无违,又应有耻自律。一个社会的持久生动,健康有序,正存在于这种有耻无违之中。因此,精神家园建设必须既要注重对人们进行民主法制观念的建设,即人人守纪守法,在纪律、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也要不断开发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资源,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发展和创新适合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达到既维护了社会层面的稳定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也是个体自我完善,人性丰满的实现。道德是一种资源,并且是一种重要资源,属于文化资源的内源性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加强文化内在资源的积累,才能使这个民族拥有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更好的立足于民族之林。由此,当今精神家园建设要把握好法律和道德建设之间的适度张力,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法律和道德成为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共同促进精神家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于此同时,前文所说的追求新奇经验的需要是人类三种共同的心理需要之一。前工业社会,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人们将艺术当作追求新奇经验的寄托,而科技则被压抑。如古时候启蒙的学童所习诵的一首诗就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林语堂认为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的情感,它同时抒发了绽放着异彩的淳朴的人生理想,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不是知识的经验而是美感的经验。古代倡导通过对艺术的追求来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生活态度等,这为当今单调、片面、机械化的生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解决途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科技日益成为发展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工具,对知识的探求成为人们追求新奇经验的方式,然而对科技的过度追求和崇拜引发了一些了问题,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艺术和科技分别代表着人类对美和真的追求,单一地发展任何一方都都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目的,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若能够使民主法制、伦理道德规范和科学艺术相互统一、协调一致,将真、善、美的统一作为精神家园的最高目的,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是一个精神文化繁荣发达的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最高层次是确立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顶层”,它是价值体系的核心或决定性的部分,因为它是人们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各种实践追求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的动力性观念。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针对行为规范的,因此只有动力性的观念才是带动行为趋向更好的表现和生活的决定性观念。中间层次是党中央对精神家园建设的目标,即通过人们对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通过丰富精神食粮的供给来提升国民的素质,使核心价值体系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最后一层是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实现人们素质的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精神文化系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积极、团结的精神文明生态。

【注释】

[1]约翰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转引自约翰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潘维、玛雅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4]潘维、玛雅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5]约翰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1页。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页。

[7][不丹]卡玛尤拉、沈颢主编:《国民幸福——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页。

[8][不丹]卡玛尤拉、沈颢主编:《国民幸福——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10]《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13]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统计局网站)www.gov.cn2008年10月27日。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1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17]《正蒙·神化》。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2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2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2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编:《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9页。

[2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www.xing528.com)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25]鲁迅:《致尤炳圻》,《鲁迅书信集》(下卷),第1064页。

[2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27]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9页。

[2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9]高昌:《中华文化,情牵四海——新世纪第二届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回眸》,《中国文化报》2002年12月27日。

[30]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31]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2页。

[32]黄盛华:《信仰缺失:世纪之交无法挥去的一种迷茫》,《新华文摘》1993年第5期。

[33][美]埃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4页。

[34][美]埃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3页。

[3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38]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2期。

[39]罗姗:《当代中国社会人的精神生活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40]《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谈(5)》,《人民日报》2001年8月6日。

[4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58页。

[4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43]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统计局网站),2008年10月27日。

[4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45]《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46]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3页。

[47]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4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49]曹锦清:《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学林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第171页。

[50]转引自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07JJD720047)主持人:郑永廷教授。

[5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53]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54]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55]陈玲:《信息时代的知识英雄》,《光明日报》2000年5月10日。

[56]曹锦清:《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学林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第246页。

[57]《论语·为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