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网络领域相结合:中国精神家园研究

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网络领域相结合:中国精神家园研究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前互联网时代相比,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呈现出人们精神世界的现实领域和虚拟领域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上舆论引导、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支持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和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等措施来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发展,为人们创建一个美好、健康、充实、积极的网络精神家园。

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网络领域相结合:中国精神家园研究

互联网迅速连接着千家万户,为我们的交流构架了桥梁现代人生活正逐步被纳入互联网之中。虚拟性是网络的主要特征,尽管“虚拟贯穿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实践”[68],但是过去人类精神生活的虚拟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中的假设、假想,文学艺术中的想象、虚拟、幻想、虚构等等,它们不仅是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现象。在前互联网时代,这些精神活动仅为少数“精神贵族”所特有。随着网络文化的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和个性化,网络世界成为人类除现实物理世界以外第二个生活空间。数字时代的预言家尼葛洛庞帝有句名言:“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69]人类创造了网络,反过来网络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前互联网时代相比,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呈现出人们精神世界的现实领域和虚拟领域相结合的特点。本文着重论述网络给人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首先,虚拟的网络世界为人们超越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栖息地。伴随着网络而诞生的“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人际交流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它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70]。网络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日常活动都按照网络的方式进行,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体现人生存方式的文化。这个文化反映了人类的生存过程的一个境况,正如丹尼尔·贝尔说的:“文化本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我们对生存困境作出的一种努力。”[71]即我们通过文化来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有了文化,生活才有了属人的意义。网络文化正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倍增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由于网络具有技术平民化和空间自由化的特点,为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在这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放松和自由。人们的性别、职位、收入、教育背景等因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网络中都被屏蔽。正是网络空间的平等和自由为人们虚拟了一个平等的理想社会,人们可以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使精神得到归宿和安宁。在玛格丽特·沃特海姆的《电脑空间与基督教的天堂概念之类比》一文中,显得最为突出:“在现在这个社会和环境分裂的时代,正如早期基督徒把天堂当做超越尘世喧嚣和腐朽的理想王国一样(帝国在他们周围崩溃时,这一腐朽衰弱格外明显),今天的那些改变了宗教信仰的人也把他们的电脑空间领地视为超越尘世烦恼的世外桃源。早期的基督徒把天堂鼓吹为人类灵魂可以不受脆弱和无能的肉体羁绊的地方,今天的电脑空间的信徒们也把它吹嘘成一个自我可以从形体中解放出来的圣地。”[72]在由著名学者郑永廷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人的精神家园质量和规律研究》[73]所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其中一个问题是“当你精神不太好时,你会采取何种途径来解决?”被调查的不同层次的五类人群都将“上网”选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可见,网络文化中的自由和平等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提供了一个空间。但伴随着自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消极的文化现象,给人们的精神带来污染,如网络犯罪、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等。为此,新时期精神家园的建设不仅要注重现实领域加强主导文化的建设,还要注重虚拟领域中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通过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上舆论引导、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支持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和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等措施来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发展,为人们创建一个美好、健康、充实、积极的网络精神家园。

其次,网络虚拟空间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1月)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较2015年底增加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53.2%,较2015年提高2.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了755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15年末的90.1%提升至95.2%。同时,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也已达到2.01亿,占整体网民的27.4%。”[74]自1995年来至今,我国因特网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这高速的发展意味着我国虚拟生活的对象在不断扩大,区域也逐渐加大,由过去的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为如今如一张大网遍布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消除了生活与工作的局限,也逐渐消除了地区间的界限,从而加强了人际间的交往和文化的交流,由此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的现实精神生活的发展。目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关系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观点主要有二:一种观点认为在一个工作、娱乐和社会关系都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信息社会里,人们会完全拒绝在现实世界建立社会关系的需求,而网络上的社会关系没有传统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那样意味深长。这是目前持高科技给人类带来弊端这一观点的人们尤为强调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于网络上的社会关系不仅为过去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传统社会空间提供了一个替代空间,同时还使人们交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将人们联合到了一个不受地域限制的有共同兴趣的社团中来,使人们的社会关系逐渐丰富。根据研究人员有关网络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多年实证调查发现,网络总的来说是拓展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工业社会给人所带来的孤离感提供了一个解决的途径。如“学者对互联网的研究,发现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在保持社会关系中的潜能,通过对人们在联机和脱机时社会关系网的调查,研究者发现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人们通过网络认识和联系的人在脱机后也照样联系。并且根据Krant等经过多年研究中发现网络的最初的一些负面影响随着时间消失了。Krant等发现更多用户频繁的使用网络,扩大了他们社会关系网的规模,增加了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面对面地交流,并且更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他们还发现互联网成功地帮助那些以前社会关系很少的人结交了新朋友”[75]。总的说来,因特网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视域,拓展了人们交往和活动的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现实精神生活的有益补充,是社会生活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呈现其两面性,网络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网络的人。为此,我们应该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具备与高科技相匹配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高科技为人类服务。总之,网络虚拟空间不仅全面而深刻地拓展了现实世界,还因其平民化、自由性、平等性等特征独具神秘和魅力,深深吸引着无数的人们,使人们乐于穿梭于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之间,“虚拟和真实,有生和无生”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76]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7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6]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下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334页。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9]斯宾诺莎著,温锡增译:《神学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2页。

[10]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6)》。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2]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1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1月)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14]《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7月10日)中国教育统计网http://www.stats.edu.cn/tjgb/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614页。

[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页。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77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108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页。

[20][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

[21][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9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2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25][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2页。

[2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27][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3页。

[2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2页。

[2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3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3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页。

[3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3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9页。

[35]《尚书·大禹谟》。

[36]《左传·襄公二十年》。(www.xing528.com)

[37]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编:《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38]《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新华社北京2002年11月17日电。

[39]《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8页。

[40]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0页。

[4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3页。

[42]《谏太宗十思疏》。

[4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44]黄力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光明日报》2007年1月31日。

[45]高进:《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德育的启示》,《高教探索》2011年第7期。

[46]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5—93页。

[47]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48]高昌:《中华文化,情牵四海——新世纪第二届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回眸》,《中国文化报》2002年12月27日。

[49]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50]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52]《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077274.htm.

[53]《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077274.htm.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5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编:《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182页。

[56]中央文明办组织编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4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58]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61]拉里·A·萨姆瓦等著,陈雷、龚光明译:《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页。

[62]汤因比:《历史的研究》(下),上海出版社1986年版,第456页。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6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8页。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66]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6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68]朱珊:《作为人类一种存在方式的虚拟》,《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69][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70]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71]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4页。

[72]玛格丽特·沃特海姆:《电脑空间的天堂之门》,载于恐惧的建筑,转引自[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页。

[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07JJD720047)主持人:郑永廷教授。

[7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中央网信办官网http://www.cac.gov.cn/2017-01/22/c-1120352022.htm.

[75][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247页。

[76][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